“网瘾”最重要的不是改名

摘要: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主任沈家宏介绍说,目前业界准备不再使用网络成瘾(网瘾)这种说法了,改称为病理性上网。卫生部正在进行调研,确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主任沈家宏介绍说,目前业界准备不再使用“网络成瘾”(网瘾)这种说法了,改称为“病理性上网”。卫生部正在进行调研,确定它的诊断标准,一旦诊断标准确立,“病理性上网”就是一种病。

由于切近日常生活,这个报道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兴趣。专业人士看来,“网瘾”改名这个举动本身是在朝着更科学、更客观的方向前进,但更多非专业人士却提供了更广阔、更多样的观察角度,听听他们的见解,对于网络依赖的防治不无裨益。

■荒唐

是不是也该有“病理性麻将”

把迷恋上网称为“网瘾”本身就很偏颇,现在又准备正儿八经地命名为一种病,按照这种发病率推算,仅广东上网的青少年就有超过一半是病患,所有上网的青少年都应该是病毒携带者。

笔者是网络一族,每天泡在电脑前的时间不会低于10小时,按照卫生部原来的初步认定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可认为是“网瘾”,笔者恐怕已经达到了重症的晚期。据有关资料显示,最早提出“网瘾”概念的是美国纽约的一名精神病医生,这个概念一出笼,直到现在也还在争议之中。我们不怀疑有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也不怀疑部分青少年犯罪是由于网络的影响,然而社会因素复杂多样,如果把某种犯罪归咎于某种因素的影响,本身就很片面,没有网络的社会,青少年的犯罪率并不比现在低多少。笔者不认为“网瘾”就是一种病,正如很多中老年人喜欢打麻将,其中一些人也到了沉迷的地步,一天离开麻将桌都恨不得要命,这该不该算是“病理性麻将”?以此类推,还应该有“病理性受贿”、“病理性腐败”等等。 十水

■支招

有效防治更重要

老百姓对叫什么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治理“青少年上网成瘾”这一社会顽疾,使自己的孩子避免染到“网瘾”,或使那些处于“网瘾”中的青少年早日解脱出来。

“网瘾”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无一幸免。在预防和治疗上,国外也有许多成熟的办法,韩国政府在全国开办了140多个心理咨询中心,并培训了超过1000名网瘾咨询师,他们被派往各地的学校帮助青少年;新加坡的行为健康服务中心已经开始向中小学定期派遣心理学家,教育学生和家长如何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美国充分利用心理咨询业进行疏导。相比而言,我们在预防上还存在空白和薄弱环节,在治疗上还很不科学规范。在我们身边,一旦孩子得了“网瘾”,学校教师两手一摊,表示对“网瘾”学生无能为力时,家长也一脸漠然,送入戒网训练营后,电击、暴走等矫正适得其反,可以说,“网瘾”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成年人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网瘾”,而不去反思:为什么孩子只能在虚拟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堂吉伟德

游戏制造商不该忽视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给我们带来了便捷和效率,注定将成为我们所有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本身并不可怕,问题是沉迷于网络中的什么,我们只关注“网瘾”,却忽视了让青少年染上“网瘾”的原因,而这原因实际上就是各种网络游戏。我们害怕青少年上网成瘾,许多游戏制造商却唯恐不上瘾,为了自己的产品更能吸引人,甚至聘请一些心理专家来专门帮助开发。

这些极具诱惑的暴力甚至色情游戏,不仅掠取了青少年的钱财,更诱使他们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对于这些披着合法外衣企业的“合法”产品,我们的监管部门尽到监管责任了没有?就像著名网瘾研究专家陶宏开教授拍案而起说的话:“网络管理方面,政府已出台很多制度、政策,但哪一个真正落实了?”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倘若是绿色的网络,岂能染出灰色的心灵? 朱永华

■提醒

别只是制造了商机

说实话,看完报道,笔者根本没有搞懂“网瘾”和“病理性上网”有啥区别。以笔者浅见,把“马铃薯”称为“土豆”,并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质,“网瘾”和“病理性上网”也还是指同一种现象。只不过,加上“病理性”几个字,会加剧人们对“网瘾”现象的担心。

从网上可以查到,提出“病理性上网”这一概念的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本身是一家治疗“网瘾”的机构。这样的“文字游戏”中间会不会有不为人知的利益存在,笔者不敢妄加推测,但全国网戒机构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这是不争的事实。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网戒行业的规模已达数十亿元。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官方的定义改变,都可能对网戒市场产生巨大影响。而把“网瘾”称为“病理性上网”,无疑会增加人们治疗“网瘾”的迫切性。

在 “网瘾”还没有被诊断成“病理性”的情况下,现在全国各种网戒机构已经多如牛毛,各种“疗法”也层出不穷。如果国家权威部门真的有朝一日界定了“病理性上网”的标准,以全国近4亿网民的基数,以中国家长对孩子“患病”的那种超乎寻常的关心,该会产生多大的市场,会创造多大的商机,会有多少人的血汗钱跑到奸商手里,肯定会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青少年迷恋于上网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的专家应该找出一个解决之道,而不是改个名字吓人。网络作为改变人类生活的一项重大发明,的确很多人已经上“瘾”,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一种标志。有关部门一定要慎重行事,不能把老百姓都扣上一顶“病理性”的帽子。如果“网瘾”真的改成“病理性上网”,也许离电视上大声叫卖“戒网贴”、“戒网液”、“戒网灵”的日子就不远了。 刘昌海

■观察

最重要的是让课余生活精彩些

虽然“网瘾”的标准还未确立,虽然“网瘾”可以改称为“病理性上网”,但现实中,许多人染上“网瘾”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其实最需要研究的是,如何让青少年不染上“网瘾”;当青少年染上“网瘾”之后,如何科学地治疗。“网瘾”改成了“病理性上网”就是一种病,不改名难道就不是病吗?网络是个工具,但上网成瘾,将网络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显然是不健康的,是一种病态生活,应该进行治疗。

网络是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很可能成为教唆犯罪的武器。据查,少年犯的娱乐方式中80%都是有害娱乐,其中网游占了重要部分。显然,网络的负面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不过,当“网瘾”成为一种病,真正需要治疗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让其走出网络恐怕是很难的,真正能够治疗“网瘾”的,绝不是医院所能够承受得住的。

对于“网瘾”,改不改名并不重要,我们要做的是,首先正视它,承认它的存在,承认它的危害;其次,让青少年课余生活精彩些,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并不是只有网络,当避免陷入“网瘾”的路径多了,青少年的生活也就安全多了。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现在不难发现,真正提供给青少年的课余活动空间实在是太少了,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到了寒暑假,青少年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活动;再次,治疗必须具有科学性。唯有科学性,才能使那些患上“网瘾”的孩子早日走出生活的阴影。

“网瘾”最重要的不是改名,对于“网瘾”,我们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郭文斌

■声音

不能简单化处理

假如“网瘾”存在的话,也是一个与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的问题,而不是单单与网络有关的问题。如果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把一个社会学问题简化为医学问题,甚至对网络进行有罪预设,在笔者看来,就是南辕北辙。——朱四倍(教师)

监管别成一纸空文

“网瘾”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源头上的控制,说到底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比如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比如网吧不得通宵营业,早在2002年起施行的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就已明确规定,然而在不少地方仍是一纸空文。 ——钱夙伟(职员)

时间: 2024-10-22 11:53:02

“网瘾”最重要的不是改名的相关文章

“网瘾”改名引发网友热议 或为商业利益驱使

摘要: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主任沈家宏介绍说,目前业界准备不再使用网络成瘾(网瘾)这种说法了,改称为病理性上网.卫生部正在进行调研,确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白云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灵成长中心主任沈家宏介绍说,目前业界准备不再使用"网络成瘾"(网瘾)这种说法了,改称为"病理性上网".卫生部正在进行调研,确定它的诊断标准,一旦诊断标准确立,"病理性上网"就是一种病. 由于切近日常生活,这个

调查称计算机专业学生网瘾多逃课率高

□记者 肖波 和其他专业相比,"近水楼台"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有更多机会上网,而他们过度使用网络的比例也比其他专业学生高.记者昨天从上海高校心理协会获悉,一份最新的调查对比显示,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电脑拥有量更多.上网时间更长.因上网而影响课业的情况较严重.心理专家表示,不妨针对该专业学生建立三级预防体系. 调查显示,大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而非专业学习和技术提高.单独访谈还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网龄"大多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长,玩网络游戏的历史更久.种

解放日报:网瘾标准同一化是否可行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海根 问:日前,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占了14.1%,约2404.2万人.网瘾诊治标准的制订一直备受关注.对于将初步以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认为是网瘾的界定标准,引来不少 网友争议.请问,能否仅凭上网时间就可诊断网瘾?网瘾标准同一化是否可行? --东方网网友 风吹稻花 答:能否光凭上网时间就可诊断网瘾的问题,确实需要澄清一下.对此,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网瘾.网瘾是网络

孩子, 不上学 判断网瘾简单办法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今年7月底在我市成立的全省首家公益性戒除网瘾专业机构--绿色互联青少年辅导中心,已经面向社会进行了4个月的免费矫正.据统计,4个月以来,该机构已经成功矫正了20余名上网成瘾的学生的网瘾,同时也通过心理测评,打消了一些家长的疑虑,将对上网有正常兴趣的孩子头上的"网瘾"帽子摘掉.   网瘾的形成,不单是孩子自身的原因 "我的孩子平时没精打采的,一上网就特别有精神,一天不让他碰电脑就像丢了魂似的.他是不是染上了网瘾? "绿色

绝望母亲曾想结束网瘾儿子生命

"家庭战争"持续7年 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绝望母亲曾想结束"网瘾儿子"生命 因为儿子痴迷"网游","家庭战争"持续了整整7年:从劝说.批评.打骂,后来升级为相互动手,最终发展到彻底绝望--"儿子掐我的脖子,我也好几次想结束他的生命--"这位"网瘾孩子"的妈妈名叫耿化伟,是安徽省淮北市铁路系统的一名职工,42岁的她,头发已经花白.她痛苦的"家庭战争"经历和"救救

青少年网瘾矫治机构存在批办混乱、收费混乱等问题

学校性质的.医疗性质的.公司性质的--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性质,却都是青少年网瘾矫治机构的性质.在日前举行的"首届青少年网络素养知识竞赛"启动仪式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关于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状况及对策的调查研究>结果令人惊讶:青少年网瘾矫治机构存在批办混乱.收费混乱.从业人员混乱等问题.此次调查涉及全国65家青少年网瘾矫治机构. 机构性质混乱 仅三成左右为"学校" 事关孩子半生乃至一生的问题,青少年网瘾矫治机构现状却令人

卫生部:网瘾不作为独立精神障碍来诊断

中新网10月10日电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表示,中国目前没有把网瘾作为独立的精神障碍来诊断.孔灵芝是在今日卫生部介绍"关注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有关情况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孔灵芝介绍,关于网瘾诊断标准的问题,目前国际国内都没有明确地将上网所谓的网瘾作为独立的精神障碍来诊断.这是一个正在研究的问题,中国现在也在研究之中.但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都是采取对症治疗的办法,比如一些有问题的孩子或者成年人,本身就有焦虑.抑郁或者情感冲动的障碍或者问题,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这些

孩子染上了网瘾怎么办?

放假了,很多孩子没有度暑假的合适去处,游戏厅成了他们的最爱.3日,济南一家游戏厅内,尽管门口有醒目的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标识,但仍有大批稚气未脱的中小学生在狂热地玩游戏机.本报记者周青先摄 本报记者董从哲实习生林泽胜 孩子放暑假,基本上脱离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管,自己在家看书学习,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很容易成了宅男宅女,一不小心就会染上网瘾.如何让孩子在假期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家长. 网络, 不可避免的诱惑 很多孩子家长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在家,玩电脑这事儿很难管,网络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可避免的诱

卫生部叫停电击治网瘾

本报讯 (记者吴鹏)日前,卫生部发出通知称,"电击治疗网瘾"技术的安全性尚不确切,暂不宜应用于临床,因此要求停止该疗法的临床应用. 电击治疗安全性不确切 日前,媒体报道称,山东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医生杨永信网瘾治疗中心,利用电击治疗网瘾. 报道中,杨永信称,他独创的"醒脑疗法"是用1-5毫安的电流通过脑部,这种刺激治疗网瘾,会造成疼痛,但非常安全,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伤害. 日前,卫生部向山东省卫生厅发出通知称,近来,该省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开展的"醒脑电击治疗网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