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首富成功的3秘诀

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德国零售商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以230亿和181亿美元的资产分列第3和第14名,并蝉联德国的首富。那么他们是如何苦心经营,由位于穷乡僻壤的食品店主演变为海内外赫赫有名的零售巨商的呢?  历经磨难  上世纪20年代初,卡尔和泰欧·阿尔布莱希特相继出生于德国埃森市郊的小镇舍内贝克。兄弟俩自幼家境贫寒,作为鲁尔煤矿工人的父亲早年因尘肺病失去了工作,母亲只好在市郊矿工生活区开办了一家食品小店,以补贴家用。生活的窘迫使得兄弟俩十几岁便结束了学业,早早走上谋生的道路。卡尔在一家美食店找到了工作,泰欧则帮助母亲打理店铺。家庭生活刚有起色,但不久二战的爆发又中断了他们的平静生活,一直持续到1945年战争结束。当时国内市场百业凋零,兄弟俩四处求职,却屡屡碰壁。适逢不久母亲辞世,于是他们接管了母亲留下的那间窄小的食品店。由于资金拮据,商店开张时简陋的店面也没有修缮,只能出售一些饮料、罐头等本小利薄的商品,维持惨淡经营。他们不断谋求生意的扩展,但一直苦无良策。  峰回路转  一次偶然的相遇成了卡尔和泰欧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一天,当他们路过当地一家商店时,发现进出购物的人流络绎不绝。出于好奇他们浏览了店门前的促销广告,其做法是:购物时附赠优惠券,年底凭优惠券可按原累计购物金额的3%免费领取等值商品。原来人们是冲着年底的赠物而来,兄弟俩由此得到了启发。但他们并没有盲目模仿,而是觉察到一些不可预期的情况:如果年底物价上扬,顾客手中的优惠券就会贬值。进一步说如果无力兑现,优惠券何异于空头支票。实际上他们一开始即考虑到信用问题。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推出更为稳妥的即时让利的对策,宣布凡店内出售的商品在当地最低价格的基础上再减价3%。并承诺如达不到上述价格水平,可向商店索回差价,并提供奖励。从此,小店内外人头攒动,每天的营业额翻了几番,他们的创业取得了成功。  随着60年代以来全球零售业的整合,兄弟俩预感到新型折扣零售的前景不可限量,进而发现了自己的使命。1962年他们在多特蒙德开办了第一家名为阿尔迪(ALDI)的折扣商店,它取自阿尔布莱希特(Albrecht)和折扣(Discount)的前两个字母,体现出他们投身折扣零售业的理想。此后,阿尔迪坚持服务大众的经营原则,加上提供的商品质优价廉,不仅低薪阶层情有独钟,也颇受部分中产阶层的青睐。据统计,目前德国75%的居民经常在阿尔迪采购。随着阿尔迪声名鹊起,其连锁店不仅在德国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欧美及大洋洲一些国家也形成了绵密的销售网络。  诚实守信  恪守诚信的原则一直被阿尔布莱希特兄弟奉为圭臬,这主要体现在阿尔迪同顾客及供货商公平无私的关系上。首先是保证商品宁缺勿滥。阿尔迪选择供货商的标准是既看价格,更重质量。凡厂商的供货阿尔迪均定期提交给德国质量监督权威机构“商品检验基金会”检测,除得分良好的予以认可外,其余即使得分合格也不会得到定单。新产品接受定货后,首先要在部分商店进行至少3个月的试销,得不到顾客赏识,同样会被除名。其次是质量控制十分严格。商店平日注重对商品的抽样检查,经常让品尝师蒙上眼睛品尝出售的食品,发现问题立即对厂商提出警告。质量纰漏严重的,阿尔迪则解除收购合同并索赔损失,因而供货商不敢在质量上有丝毫懈怠。同时,为了企业的形象,阿尔迪连外观稍差的商品也不拿出摆放,像顾客挑剩的水果、蔬菜、面包等,每天打烊后均作为垃圾倒掉。至于顾客对所购的商品不满意,不用提出任何解释,阿尔迪均予以退款或退货。再者是守诺取信。阿尔迪曾提出,在原来价格水平上,只要成本下降,就继续对顾客让利销售。每当厂商降低供货价格时,他们不等新货上架,马上更换原有商品标价。宁可承受存货高价低卖的损失,也要兑现让利于民的承诺。对于大多依赖阿尔迪生存的供货商,阿尔迪同样以诚相待。除了对质量稍显“苛刻”外,没有任何额外的要求和追加协议,而且从不拖欠货款。因而,阿尔迪与消费者和供货商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这样,在阿尔迪购物没人会考虑质量和价格问题,与阿尔迪交易同样不用担心违约。久而久之,公众对阿尔迪的普遍印象自然是诚实公道、可信度高。 以简驭繁  阿尔迪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了简单化的经营原则。这种简单化由来已久。战后一个时期,国内商店普遍供应短缺,经济复苏后,当其他零售商纷纷扩大花色品种以迎合市场需求时,阿尔迪并没有随波逐流。因为多年来品种匮乏并未影响阿尔迪赚钱,况且扩大品种意味着面对日益增多的厂商,管理复杂程度的加大是不言而喻的。为此,他们的对策是从调整品种结构入手,精选出最畅销的商品,并力求以业内最低的价格出售。迄今阿尔迪依然仅保留600~700种商品,而单品的年均采购额却超过4000万欧元, 由此获得了十分低廉的进价,进而使零售价格极具竞争力,弥补了品种单一的缺陷。  由于奉行简化品种模式显现成效,阿尔迪进而推行了管理的分权化。他们认为,集中管理只能产生没完没了的联络,连篇累牍的数据,应接不暇的请示,滋长独裁管理的倾向。为此,他们将企业划分为阿尔迪北部和南部集团,并在全国划分为66个经营地区,每个地区再下辖60余个商店。公司赋予地区经理进货、配送、财务、人事等直接管理权,并推行员工的自我负责制。这种简单管理的策略既调动了基层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又减轻了集团决策层的管理难度,分散了集权经营风险。在其他方面,阿尔迪同样主张避繁就简,放弃他们认为是烦琐多余的东西:企业不设监控部门,取消年度计划,不聘咨询顾问,不做公关工作,不要ISO9000认证,不搞差别定价和复杂的核算与统计,没有顾客
意见征询,不挂广告招贴等等。按阿尔迪前经理迪特·布兰德斯归纳,在管理上类似的放弃内容就有21项,其结果无疑促进了阿尔迪团队管理效率的提高。  节俭务实  除了取舍得当,阿尔迪的简单化原则还包括简朴节制。卡尔兄弟崇尚节俭是远近闻名的,这可追溯到在鲁尔开店的时代。据说在当时生意十分火爆的情况下,他们仍宁可让店员每天晚上将该冷藏的食品搬到地下室,也舍不得添置冷柜。这种近于吝啬的俭省后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资谈而广为流传。不管怎样,这种人生的理念保持下去,并成为其特有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尽管家族早已富甲一方,兄弟俩依然躬行节俭,居住在埃森郊区显得寒酸的简易单层楼房,过着普通的平民生活。在经营上他们同样戒奢宁俭,具有高度成本意识:公司总部仅有两幢装修简单的五层办公楼房,没有豪华的公司汽车;德国邮政编码升位多年后,包括泰欧在内的管理人员仍沿用涂改了邮编的旧信纸,办公纸张则常常用完正面再用反面;开店避开昂贵的繁华地段,各家分店毫无装饰,远看像一座座仓库,而市区的门店甚至没有停车场;卖场面积十分紧凑,仅有500~800平方米;商品大多按出厂的纸箱和托盘就地陈列销售,节省空间和理货时间;商品不贴价签,商店大多不使用条码扫描机,仍使用老式的收款机;平均每家商店仅雇用3.3人,员工往往身兼多职;很少在媒体刊登广告,而是通过传单发布商品信息等等。这些节制的举措为阿尔迪降低成本,实施以廉制胜战略奠定了基础。  多谋善断  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事业上成功还在于他们的计深虑远。在发展自己零售网络的同时,他们十分关注业内外零售商的动态,揣摩对手的强项和弱点,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从折扣零售来看,他们采取了全球采购、厂家大批订货、买断和控制厂商货源、与厂商建立产销联盟、委托厂商代工、自产自销等策略,砍掉了原有的中间环节,推出最具价格竞争力的商品,对业内同行造成相当的压力。从相关业态来看,他们很早就观察到位于市郊的仓储商店,其价位较低,但交通不便,有的还要收取会费或批量采购。于是,他们力图将阿尔迪改良成浓缩型仓储超市,不仅把家庭日用品比重提高到20%以上,而且商店分布更便于居民就近零星采购。随着实力的增长,阿尔迪的扩张范围已超出居民社区,其分店常常与大型卖场比肩而立,不断分流对手的客源。同时,他们还瞄准时机,主动跨业竞争,先是针对百货业,每周更换15~20种百货服装商品进行促销,消费者闻讯便蜂拥而至。近年来又针对专营店陆续推出了家用电器和办公用品,如DVD、打印机等,并在德国首开食品超市销售电脑的先河。很难想象,在短短10年间阿尔迪已悄无声息地成为德国第六大纺织品销售商和最大的电脑专营商。  多年来,阿尔迪能够得心应手地实施创新经营战略,主要在于它能博采众长,善于将不同业态的优势兼收并蓄。同时不断利用低成本的结构整合与扩张,使自己成为以食品为主,兼跨多种行业的复合型零售企业。进而利用竞争对手的市场空隙,不断蚕食其市场份额,取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深藏若虚  当阿尔迪逐步成为全球关注的角色时,卡尔兄弟依然处事低调,从不张扬。不出席公开场合社交活动,回避媒体采访,他们最近的照片也是17年前刊登的。由于阿尔迪属于非上市公司,而且兄弟俩既对企业情况讳莫如深,又对媒体的评论和猜测处之漠然,以至多年来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们的经历,对阿尔迪的境况更是雾里看花,没人知道阿尔迪赚了多少钱。因而在公众眼里事关阿尔迪的一切都平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好在前不久德国官方出台了一项企业公开义务的规定,人们才可以根据媒体的报道,或多或少了解一些阿尔迪现状,结果可能出人意料:目前阿尔迪在全球已拥有6800多家分店,其中国内分店达到4000家,其余2800多家分布在欧美和大洋洲的11个国家。2003年阿尔迪实现销售额370亿欧元,利润超过11亿欧元。据此,它的企业价值被权威机构评估为400亿欧元,相当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市值。人们由此方略识“贫民店”的庐山真面目,步入不惑之年的阿尔迪也才逐渐显露出德国折扣零售业霸主的形象。

时间: 2024-09-20 14:51:30

德国首富成功的3秘诀的相关文章

影响产品成败的因素,诠释做成功产品的秘诀

文章描述:让我们的产品更成功. 文 / 马博 作者首先分析了影响产品成败的因素,然后对症下药,从战略.规划.战术三个层面,诠释了做一款成功产品的秘诀. 谈到"成功"和"失败",我想每个企业管理者和产品的具体参与者都存有"避之不及"与"翘首期望"的双重心态.被冠以"成功"还好,可以上下振奋.内外俱荣.一旦被冠以"失败",便推搡躲闪.情何以堪.其实定义所谓的"成败"很容易

欧洲零售业首富成功几大原则

在今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德国零售商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以230亿美元和181亿美元资产分列第3名和第14名,并蝉联为欧洲首富.那么他们是如何苦心经营,由不见经传的食品店主演变为海内外赫赫有名的零售业巨商的呢? 历经磨难 上世纪20年代初,卡尔和泰欧·阿尔布莱希特相继出生于德国埃森市郊的小镇舍内贝克.兄弟俩自幼家境贫寒,作为鲁尔煤矿工人的父亲早年因尘肺病失去了工作,母亲只好在市郊矿工生活区开办了一家食品小店,以补贴家用.生活的窘迫使得兄弟俩十几岁便结束了学业,早早走上谋生之路.一

探险式三消《糖果粉碎传奇》成功的四大秘诀

三消这一类型在安卓平台是屡见不鲜的,甚至可以说已经烂大街了.在一片红海之中,<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 Saga)杀了出来,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功.那么它的秘诀是什么?这款游戏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且听小编一一道来.成功秘诀一:探险过关式基本设定大部分的三消游戏是没有关卡设定的,进入游戏后直接开始消除,直到时间走到尽头.但<糖果粉碎传奇>不一样.这款作品采用了探险过关式的玩法,玩家只要达到当前关卡的目标,小火车 就会继续向前开,进行下一个关卡.这种设定的优点在哪里?最

个人网站成功运营的秘诀——提高用户“满意度”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是当年那种少数人竞争的行业了,现在很多网民也涌入了互联网当一名站长,于是互联网成为了竞争激烈的行业,在这激烈的竞争之中很多站长却忽略了用户的利益,片面追求网站的极端发展,造成用户的不满意,最后的结局就是网站的转化率不高.跳出率过高,这样的网站其实是不符合互联网发展需要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提高用户满意度.打造一个低跳出率的网站呢? 我们先来看看互联网的运营和公司的产品销售,其实互联网站的运营就和一个公司的产品战

做最成功的电影站秘诀!新手做站必读!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说到电影站,很多人都知道竞争情况是十分激烈的,几乎刚学会做网站的新手都会做,但是成功的渺渺无几,为什么会这样呢? 1:资金不够,2:没有技术,3:网站重复太多,4:内容几乎都是采集,5:模板泛滥.还有几条就不一一的列举了,我自己也是做电影站的,虽然做的时间没老手那么长,但是感触还是非常深的. 下面我一一的解说下做成功的电影站的要点. 首先大家

Dropbox创始人MIT演讲:成功的3秘诀

Dropbox创始人.CEO德鲁·休斯顿 导语:Dropbox创始人.CEO德鲁·休斯顿(Drew Houston)近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向大学生 提出了3点人生建议:追逐自己感兴趣的事,找到最合适的圈子,以及不要浪费人生的每一天.以下为休斯顿演讲全文:谢谢董事会主席里德,也祝贺所有2013届毕业的同学.我很高兴回到麻省理工学院,并很荣幸地与你们在一起.我仍然佩戴着"黄铜鼠"戒指.在毕业当天向所有人展示这枚戒指仍是我一生中最自豪的时刻之一.这是特殊的一天,而原因

德国沃达丰成功商用4.5G 德国最快基站峰值速率达375Mbps

德国沃达丰CEO站在基站下向人们展示最快网络. 日前,德国沃达丰携手华为创造了德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全新速率纪录--在以工业展览闻名于世的知名城市汉诺威市,德国最快的移动网络基站最高速率可达375Mbps.据悉,沃达丰的所有后付费套餐用户,使用相应的智能手机即可体验当前最高速率. 沃达丰德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Hannes Ametsreiter博士表示:"沃达丰是一家将提供千兆网速的运营商,我们会给整个国家带来最高速率.375Mbps的移动网络速率意味着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首个全德国最快的基

乔布斯成功10大秘诀:专注本行轻装上阵 超凡营销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7197.html">北京时间9月11日消息,<福布斯>网站周一发表职业顾问公司Position Ignition创始人西蒙·诺斯(Simon North)的文章称,尽管史蒂夫·乔布斯(820.html">Steve Jobs)已病逝近一年,但他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尤其是创业者,要想成为"下一个乔布斯",完全可以借鉴乔布斯的成功经验. 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

成功融资的秘诀是什么

向投资者证明你已经做足了工作,并且愿意自己做出牺牲,这样才能吸引投资者的资金. 我已经和企业家一起工作了将近25年,在这25年里有一个是不变的事实:只有5%的企业家能得到投资资金.只有5%的的观念是可以成功的吗?为什么这个"有魔力的"数字不发生变化? 我相信一个基本的理由,找到这个原因就能很好的提高可行的,富有创造性的观念,从而对我们的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1.评估企业家的体系是武断和无效的.当你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投资者寻找投资理由的方法是将全部原因放在企业家上.一旦他们有了想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