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绸缪长效机制

未来政策将不再仅仅针对已经界定的44座资源枯竭城市,而是站在新的高度上,以全国所有资源型城市为对象,绸缪全局  文/本刊记者 刘斯斯  2010年中央财政对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到期,鉴于转型任务的长期性,地方政府普遍期待后续政策,并冀盼政策可长期有效。  事实上,今年3月5日,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已经将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列为2010年13项重点处理建议之一。而10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进行的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评估的目的之一,即为后续政策的出台打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司副司长彭会军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后续政策将包括《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以及其他财税政策,目前这些政策正在密集研究之中。  由此可见,未来的政策将不再仅仅针对已经界定的44座资源枯竭城市,而是站在新的高度上,以全国所有资源型城市为对象,绸缪全局。  政策重在长效机制  在地方政府看来,国家政策的作用应当体现在更多的政策优惠和项目支持上。萍乡市政府在其指导转型工作的一份文件中指出:国家对转型城市的支持主要是财力性转型支付、优惠政策和重大项目。他们认为,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支持下,可以极大地改善转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及投资环境。  该文件进一步分析称,国家对于转型城市的支持,主要是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激活城市各类生产要素,甚至城市周边及更大范围内各要素,使之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的流动和重组。这是一个不断消除现有体制机制弊端、打开全新局面的过程。  中科院地理所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张文忠对于国家政策的指向,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要解决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种种问题,光靠国家每年几亿元的投入是不够的。地方政府应在政策大方向的指引下,加快建立针对各自发展情况的良性机制。  以萍乡2009年率先对煤炭企业开征可持续发展专项资金为例,张文忠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尝试,值得推广。“从一个地方挖走了多少资源,就要相应地做出补偿”,他总结道。  当前,资源税与“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被认为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两大重要机制。前者已在新疆等西部地区率先改革试点,而有关“准备金”由谁主导、如何使用、使用的主体等问题,仍有争议。  若进一步考察国外的政策经验,法律法规作为明确政府和企业在资源开发领域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手段,可说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德国矿山法对矿区开发、复垦及资金来源等方面都做出明确规定,如要求企业必须预留足够的复垦专项资金,对因开矿所占用的森林、草地进行异地等面积的恢复,对开挖出来的土壤要分表土层和深土层分类堆放,矿水抽出后需经处理才能排放等。  此外,除全国性的法律外,也可为资源枯竭城市做出单独规范。德国的鲁尔地区在转型中,曾经制定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律上正式生效的区域整治规划,并在环境保护、煤矿开发、投资援助、区域整治等法律法规中,为鲁尔开出特例。  地方政策设计可巧辟路径  由于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资源枯竭城市多反映财政困境较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除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建立外,地方政府也做出了其他探索。  焦作市通过建立融资平台、壮大担保公司、推进资本运作,以多渠道发展的方式为城市转型筹集资金。具体包括整合组建了注册资金90亿元的市投资集团,与中国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签订100亿元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与11家银行签署355亿元的金融合作协议。目前,全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已达27家,并成功引进中信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等域外股份制商业银行。  另一方面,因为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转型城市成为特殊的投资“洼地”,对外部各类资源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专家建议,地方政府在积极争取大型企业入驻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基础上,形成产业聚集,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在政策上,应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优惠贷款和信用担保,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改造和技术引进等具体工作。  除了以上几点,地方政府在其他政策设计上,也可以开放思维,巧辟路径。  以日本北九州市为例,在过去重工业污染极为严重的情况下,政府也从没有鲁莽课收重税,或搬迁企业。在精确测量污染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之后,市政府逐个与工业企业达成防止环境公害的协议。这一经验表明,只要政策设计得当,产业发展、环保减排、技术创新、保护就业等目标完全可以同步实现。

时间: 2024-07-30 05:55:12

资源型城市绸缪长效机制的相关文章

淮南找准资源型城市转型坐标

走进淮南高新区 "智慧谷","数据淮南"的魅力扑面而来:大到城市市容,小到采煤沉陷区,视频信息全部通过卫星传输至大数据库.来到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农业科技的突破映入眼帘:四季种植的进口蔬菜.海绵基质无土栽培技术-- 资源型城市淮南曾因产业结构单一而承受"发展的困惑",如今,创新成为淮南践行 "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力点. 近年来,淮南市以大数据产业基地为引领,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016年,淮南"智慧谷

《规划》首次界定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21635.html">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 <规划>首次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262个资源型城市2

安徽铜陵循环经济助推资源型城市转型

"黑山.白山.红山"都是宝山 "铜.硫.石灰石产业,是铜陵三大支柱产业,在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铜炉渣.硫精砂.磷石膏这黑.红.白三座大山."铜陵市循环经济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怀忠说. 多年开采,铜陵留下了大量的硫精砂,仅以冬瓜山矿为例,每年选铜尾矿便有约70至100万吨的硫精砂.围绕这一"红山",铜陵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应运而生.铜陵有色铜冠冶化分公司在循环园里建起了80万吨硫酸项目,用来处理冬瓜山铜矿的硫精砂.原本毫无用处的废渣,

资源型城市转型应首先研究发展战略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首先要有一个战略,要分析清楚优势.劣势,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还是功能性城市,还是根本就没有条件成为城市,只能作为矿区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德国鲁尔的成功转型让很多资源枯竭城市找到了发展方向,因此我国不少资源型城市也希望通过开发工业旅游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然而,这种路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认为,资源型城市必须仔细衡量自身条件,准确定位城市发展方向

评论:4G已到绸缪时

中国的3G时代其实才有两年.2009年的5·17国际电信日上,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的3G无线网络正式商用,在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上,诞生了三张3G无线网,囊括了国际电联规定的三种3G制式. 所以,很多人也许会问:3G才两年,聊4G是不是早了点?一点也不早.3G之所以上得晚,是因为当时在3G网络上还缺乏所谓"杀手级应用",就是说,是否有一个应用导致大家都去趋之若鹜地使用,使3G用户群体的规模快速扩大,是运营商收回早期投资,进入盈利期,从而更有动力去维护.升级网络,形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28个关键领域

城市趋势研究将城市和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它的思考对于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现阶段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理论与方法体系. 它的全面推进将有助于从整体角度认知城市发展的本质.城市与区域的空间协同战略.城市文明的脉络与走向.城市问题的剖析.解构与缓解.城市统筹效率的协调性等.系统梳理了我国城市趋势研究发展的历史背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学科(群)建设发展现状. 为了满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需要,城市趋势研究必须在现阶段围绕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和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开展系统性地

智慧城市发展下一程:2016年,你必须知道的28个关键场景

城市趋势研究将城市和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它的思考对于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科学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现阶段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理论与方法体系.它的全面推进将有助于从整体角度认知城市发展的本质.城市与区域的空间协同战略.城市文明的脉络与走向.城市问题的剖析.解构与缓解.城市统筹效率的协调性等.系统梳理了我国城市趋势研究发展的历史背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学科(群)建设发展现状.为了满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需要,城市趋势研究必须在现阶段围绕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和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开展系统性地研究

智慧城市四路径:新兴技术与城市管理结合

于明 李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当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城市建设及管理的结合日益紧密深入,城市信息化建设目标升级,智慧城市建设迅速展开,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已达36个.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物联网产业发展及应用示范最为集中,占我国智慧城市总数的74%.内陆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相对沿海来说起步稍晚,但是受沿海地区的带动,多个城市均已推出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综合分析这30余个城市,发现部分城市着重整体建设,部分选择相应的突破点,我们将其总结为四种适合

开掘资源城市转型活力

专访中科院地理所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张文忠 目前资源储备丰富.正处于鼎盛期的城市也应该提前谋划,一方面可持续地利用资源,另一方面要开发新产业.像山西和内蒙古这样的资源大省,都应该未雨绸缪 文/本刊记者 刘斯斯 作为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评估工作的第3方专家,中科院地理所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张文忠不仅实地走访了许多城市,也参与编制了一些城市的发展规划.在他看来,资源城市转型不仅要抓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其他因素包括转变发展理念.形象重塑以及城市发展定位等,都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与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