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编辑,外加一枚实际不(够)懂在线教育、但却被不少人认为还懂点在线教育、并对其保持相对关注的媒体人,每天过着同行们有关在线教育的投稿,我很难气定神闲地一语不发... 诚
作为编辑,外加一枚实际不(够)懂在线教育、但却被不少人认为还懂点在线教育、并对其保持相对关注的媒体人,每天过着同行们有关在线教育的投稿,我很难气定神闲地一语不发...
诚实地讲,关于在线教育,在看投稿前,我能猜到稿件里的大部分观点和答案。这些答案无非是,在中国,用户的付费意愿非常差;在中国,不存在非考试(不管是传统应试还是职业考试)之外的学习需求;在中国,没有人愿意贡献内容,也少有人具备生产优质内容的资质及能力...
目前为止,我听不到一个艰难但却同样坚定的声音,我听到的无非是对中国式在线教育的种种吐槽。
在他们的逻辑演绎下,中国的在线教育,按照某个损人的词汇,其发展的脆弱程度甚而可以用“玻璃心”来形容——一触即碎。除却一批不解实情、在国外在线教育融资消息轮番轰炸之下对中国式在线教育盲目且异常乐观的人之外(我曾经也是这样一群人之一),这批同行们的态度则呈现出另一个极端:悲观而不自信。而我敢说,这种悲观或是不自信,在圈内也绝非少数。
因为,就在几个月前,我还采访了某个做教育平台的同行,写了一篇稿子的上(以下简称上稿),其中所要呈现的问题,跟前几日的投稿,大同小异。当时的稿子原本写成上和下,主要基调是先抑后扬,即我尝试在向读者呈现自己眼中的现实之后,又尝试让他们回归理性和希望。但因为处理内容的经验相当有限,上稿已经呈现悲情一边倒。这名被采访的同行在看到上稿之后,要求我改措辞或者直接不发稿。
言辞激烈之下,我们“吵”了一架。开始的时候,我对她的这种外交方式甚是不解,但后来逐渐理解了她的愤怒。因为,同样是去呈现事实,媒体可以选择、而且应该思考多种表达方式。作为大众舆论的放大镜,媒体一篇用词轻率的文章,往往就可以去影响甚至主导舆论的基调——按照她的说法,这篇稿子或有可能在团队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中增添原本不存在、也不必要的阻力,而后者原本的热情和投入度就相对有限。在她眼里,媒体的这种落井下石、不搞建设只搞破坏的做法,对于她、以及她那个真正在做实事、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对待这个项目的团队,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除了理解她彼时的愤怒以外,我甚至有些一厢情愿地认为,她的这种愤怒并非突如其来的,在看惯了媒体为制造话题而制造话题之后,她甚至已经先入为主地将我归为这一派。
当然,在跟她沟通之前,我相对简单的人生经历、以及向来凭直觉做事的惯性并没有给我提供这样的视角、这样缜密的思路和练达人情,所以,她的开门见山式的命令式语气既非我能理解,也非我能容忍的...很可贵的是,我们最后相互、而且火速承认了错误。
不过,那篇稿子我终究是没有发,答案并非某些人所想象的,即我不愿去呈现事实,或者我妥协了;真实的情况是,那件事及之前的一些接触让我逐渐认清一点:在中国,从来都不缺唱衰中国教育的大众和同行们。大伙儿动辄拿中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说事,即便谈到线上教育,中国的教育体制依然脱不了干系,中国的国情依然是提到频次最高的一个词。
他们说的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商业逻辑讲求的是顺势而为,做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生产力和收益。大形势不好或不匹配,个体做再大的努力,或也只是南辕北辙、杯水车薪,自然会感到无力。
但国情这个词谈多了,我有时会感到一丝厌烦,甚至觉得这是无能者在无力改变现实时一个惯用的挡箭牌。更重要的一点是,当这种群体性悲观在教育圈、甚至在舆论圈成为一个主旋律时,我觉得,此时作为一个媒体人再去火上浇油,非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倒反而让懦弱者、无能者、短视者和百分百的现实主义者感到一丝落井下石的快慰。而这,当然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老实说,我觉得,当我们跳脱国情这个词、当我们剥离自己对中国式教育的因为深受其苦而被放大的主观情结时,我们就会承认,机票、酒店、金融、保险等等传统的、线下行业同样波及到整个产业链、同样涉及各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和纠纷,但我们也看到了,这些古老的行业已经一步步艰难地在实现网络化、透明化。
只是,你会说,教育要更复杂些,或许还不止复杂一点点,教育内部改造的动力也要更欠缺些——当你跟我这些时,我是愿意承认的;但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有做事的余地——当你跟我说你的产品不够好、内容不够精良、课程设计不够合理,甚至说是在用户的成瘾性、留存率方面下的苦工不够,你给我举这些原因,我是愿意听到的;
当你说新模式尚无颠覆旧模式和既有的体制,是因为它的技术瓶颈尚未突破,网络、带宽、成像、平板这些硬性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新模式提供的解决方案没有10倍地提高效率和生产率带来足够的颠覆,当你跟我讲这个原因时,我是愿意听到的。但请不要把什么都归罪于国情,然后无所作为。
用户的行为、甚至说是需求,从来都是被互联网产品塑造的:在Facebook之前,没有人能想象某个人会将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家常里短、鸡毛蒜皮往网上放;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足够好用之前,很少有人想到照相机有一天会被打入冷宫。再放眼国内,如果你要跟我谈国情,在微博出来之前,你能想象公众在这样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去吐槽、去围观政府官员?在韩寒等人出来之前,你能想象这些人用这样戏谑、甚至说是偏激的语调去针砭时弊?
所以我想说,很多人的局限在于,他们永远只能用相对单薄的过往经验去预见未来,永远无法用一个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如果你想期待改变,那你就从你能做的那件事开始。
另外,其实最该说那部分的都已经在《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可汗学院/Coursera》那篇稚嫩的文章里面说过了——可以说,同行的分析多以结果为导向,但少有人是以过程为导向在讨论这个命题。撇开最初提到的付费意识、用户需求、内容生产的成本和门槛问题不说,对于另外的一部分人来说,单纯地去做在线教育这样一件事,影响自己可以影响的那部分人,这已经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快乐。当他们把优质内容往网上一方,他们知道,会有人从这部分内容获益——当你知道,你所做的事正在改变某些人的命运,让这些人有更好的生活,而你又可以把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拿来做这件事,这件事本身难道不足以让你足够兴奋吗?起码,对我自己来说,假如能够解决生存问题并且活的不算太糟糕,我愿意一辈子用这样的状态工作下去。
第二,已有的稿件也都是基于惯常的商业逻辑,在分析中国的在线教育。这样做的合理性我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但从我很个人也很自我的角度,并结合我非常有限的线下教育经验来说,有时,这些分析会让我觉得太过实用主义、也太过浮躁。因为,跟其他的服务业不同,教育是一个最将心比心的活儿。教育,比其他任何职业更看重你做事的出发点和动机——没有对这个行业发自内心的理解、热爱,以及影响他人的强烈需求,我觉得,你很难把这一行做好,也很难耐得住寂寞。
但有人会说,理想主义显然不是全部。没错,单从我个人接触来看,我看到的另外一个、迎合商业价值的问题则是,整个国内的在线教育行业都缺少实践力和创新力。
我得说,一些同行对于教学内容质量的强调往往只是留于口头上的,这种强调有时甚至是不假思索式的,甚而给我一种道貌岸然的印象。因为,实际的内容质量,你不用深入研究,你从他们的网站页面设计逻辑(侧重)、课程架构、提供的教学视频已经可见一斑。
另一个问题是,部分同行对于在线教育的理解完全没有跳脱既有的行业体系、产品框架——除了跟风似的、囫囵吞枣式地开始强调内容以外,有多少人想过真正的模式创新呢?即便有人心血来潮有个不错的idea、产品思路,有多少人有后续的一整套的商业逻辑、判断标准、战略规划、及足够的霸气和勇气去验证、或者推翻模式的可行性呢?相比之下,在美国,你能看到是最优秀的一群精英在做在线教育——除了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以及其基金会支持的可汗学院,假如你去翻翻Udacity创始人Sebastian Thrun的背景,你会发现,这个人曾是Google X实验室创始人、无人驾驶汽车背后的技术顾问,2005年《Popular Science》全球5大杰出人物之一,2011年《快公司》全球第五大最具创造力人物。
在这样一种人力投入成本的悬殊之下,你会看到,在国内,有多少人坐等国外产品在国外市场被初步证明其可行性之后,将其生搬硬套到本地,又在遭遇阻力时出现群体性的见风使舵。写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一个例子(放在这里绝对没有攻击同行的意思)。那天,我跟一名做在线教育的同行聊完之后,他告诉我,他们会瞄准用户刚需——做题,从做线上的中小学习题集开始。那会儿听完他的这番描述,我心里已经是五味杂陈。我当然能理解这种策略背后的无奈,但我更为这个团队在变革中体现出的无力感,感到深深的悲戚——在应试教育荼毒线下教育功德圆满之后,它们又堂而皇之地,进军线上了。
而这,或许不仅仅是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的问题,而是中国各行各业都存在的问题。总结下来,略带公益的视角+完备的商业逻辑,是我看到的中国式在线教育的短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中国的在线教育变革,从来都没有真正开始过(当然,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里面还有机会)。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件事,说说我那篇胎死腹中的上稿。显然,知道事情的另一面却选择性地不去呈现、一味地阳春白雪、既有失公允,也非我初衷——我只是在努力寻找一种平衡,努力寻找一个机会,试图换一种跟“上稿”相比更克制、也更客观的方式去呈现这些事实,试图让公众在看清中国式在线教育的另一面时,又始终对其保持一份关注、一份热情和希望。这种观点和态度上的平衡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内容初学者来说很难,所以,我在等(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无能者的拖延),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有意无意地去攒一些不一样的项目——仅仅是为了释放主旋律下面的另外一些声音。
所幸,有同行终于履行了年前的承诺向我供稿,将我从越发自觉的拖延中解救而出。我的手头积攒了一些不算太多的项目和案例,现在也可以写一写它们。他们或许仅仅是在某一点上,与我接触的、与我上述描述的创业公司和人事有些微的不同,他们也并非我所谓的、我眼中百分之百的理想主义者。但是,这些微的不同已经足够打动我,所以我愿意去呈现他们。这些人做的事或许目前并未规模化,但却在我心里,燃起虽然微暗、但却无比温暖的火。
后记:在这样一篇大张旗鼓、自以为是、甚至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的引子之下,我很难说,读者和同行们对于我后面要报道的创业公司、要讲述的人和事不会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我还是有个请求,请不要对他们抱太大的期望。
请不要抱着一种看客和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下面的文章,更不要期望后面的案例能给你一个解决方案。我所呈现的,仅仅是另外一种状态、另外一种做事的心态。但改善中国教育,是一个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去思考的问题,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你我、以及你我的下一代,都会直接浸淫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成为中国式教育的直接承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