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还在,可是钱却没了。今年年初被人用补卡方式骗走20万元人民币的上海朱先生起诉中国联通一案于近日在上海市浦东法院开庭。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庭审中中国联通方面承认工作疏忽,但其在调解中提出最多补偿2万元人民币。
实际上,近年来这种“补卡截码”的诈骗方式并不少见。5月初,一位首都航空的空姐在微博上称,因为手机卡遭他人复制,自己银行卡里损失了15万元。五花八门的新兴通讯网络诈骗手段挑动着公众的神经,尽管大家的警惕性日益提高,但仍防不胜防。那么,此案件中朱先生20万元人民币不翼而飞究竟是谁之过?
原告朱先生认为,被告方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在犯罪嫌疑人使用虚假身份证的情况下为其补办了自己的手机卡,并向其发送了招商银行网上银行登录与转账所需的验证码,向他人提供了本应提供给自己的服务,是中国联通之过。中国联通公司律师则认为,要实现朱先生的招商银行网银转账不仅需要短信验证码,还需要登录密码与支付密码,是朱先生自己登录密码与支付密码泄漏才导致钱被转走。
“信息泄露”俨然成为此案件的重要角色。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15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逾六成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损失约805亿元人民币。
自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底,工信部组织电信企业对14万余个涉及通讯信息诈骗等犯罪的电话号码进行了快速关停。另外,从今年5月3日至9月,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组织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只是,信息安全情势之严峻,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政府部门专项行动,尽管让公众得到些许慰藉,但也同时引发大家更深的担忧,那些信息犯罪团伙或许能暂时隐匿,但整治之后会不会变本加厉?
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背后是什么原因使然?据统计,目前,有将近40部法律、30多部法规、将近200部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但数量多并不见得力量大,中国软件开发联盟网站曾泄露600多万条个人信息,但是,处罚仅仅是行政警告而已。
相关专家指出,与现实的安全风险、公众的满意程度比,这种“加固”还需要提速增效。这就包括,加快相关法律条例的研究跟进、系统配套,加强相关部门的“握指成拳”协调共治,进一步明确运营商、银行、电商等的权责,提高对信息泄密者的处罚成本,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展开依法维权。
因此,个人信息安全,不能止于打“补丁”。需要从根本上完善法律法规,为查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有力法律支撑,才是长效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基础,才能避免和减少类似补卡诈骗事件的发生。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