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联网实验室
1986年6月29日,11.5万人涌入阿兹台克体育场,他们与其说是在看世界杯决赛,不如说是在见证一位球王的加冕仪式。当年,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队夺得冠军,“一个人的世界杯”由此得名。用前法国著名球员普拉蒂尼的话说,“我用足球能做的事情,马拉多纳用一个橘子就能搞定。”媒体报道称,那届世界杯,只属于马拉多纳。
28年后的巴西世界杯,对中国互联网来说,在全程记录巴西世界杯的同时,或许也是在见证一位“球王”的加冕仪式。这个球王就是百度。因为,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说,巴西世界杯,只属于百度。
正如媒体报道所言,包括百度、微软、谷歌、高盛在内的全球各大科技公司,正在用最前沿的技术给出世界杯结果预测,“这也是今年世界杯期间最具技术含量的一个‘世界杯场外赛’”。据数据显示,百度、微软以及高盛参与了小组赛阶段48场比赛的预测,其中,百度以58.33%的准确率领跑,微软和高盛分别以56.25%以及37.5%的准确率紧随其后。而在淘汰赛阶段,百度、微软进行了全程预测,而谷歌则预测了16进8和8进4的两轮比赛,结果,百度和微软在14场预测中取得全中的成绩,准确率100%,而谷歌在12场预测中有11场正确,准确率为91.67%。综合来看,百度以62场42中的预测准确率在全球巨头中领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被看作最具技术含量的一个“世界杯场外赛”中,只有百度是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与其同台竞技的是微软、谷歌、高盛。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因为,这到底是一个偶然,还是一个顺其自然、功到所以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分析,并不见得没有意义。因为,为什么不是其他同样名声在外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而是百度?为什么百度作为唯一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孤军奋战在全球世界杯大数据预测的战场前线,仍然能在强敌环伺下以62场42中的预测准确率在全球巨头中领跑?
分析这个问题的维度有很多,本着刨根问底的精神,我们不妨从百度的“老底”也是决定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生死存亡的根基——技术研发的角度来一探究竟,毕竟,有中国互联网教父之称的尼葛洛庞帝就曾提出,技术是互联网创新的驱动力。
百度2014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为12.77亿元、2013年第四季度为12.64亿元、2013年第三季度为10.91亿元,已连续三个季度超人民币10亿元。而2013年全年,百度研发投入则高达人民币41.07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78.2%,占全年总营收的比例接近13%。这一比例不仅远高于业内平均投入水平,也高于硅谷领先科技企业的投入比例。在研发方面的不断加大投入,让百度成为一家典型的“技术驱动型”公司。
今年4月,百度宣布正式发布大数据引擎,将包括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三大组件在内的核心大数据能力开放,通过大数据引擎向外界提供大数据存储、分析及挖掘的技术能力,而这正是全球首个开放大数据引擎。而作为百度大数据引擎的精华,代表人工智能水平的百度大脑(Baidu Brain)融合了全球领先的深度学习算法、数据建模、大规模GPU并行化平台等技术,实现了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与成长,它拥有200亿个参数,构造起世界上最大的深度神经网络。
可以说,正是不断加大的资源和能力的双向投入,为百度的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百度由此引来了“金凤凰”。今年5月,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专家、“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正式加盟百度并出任百度首席科学家。与此同时,百度在硅谷正式成立美国研发中心。作为国内技术最为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百度在硅谷布局人工智能研究,招揽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与微软、谷歌这样的公司展开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短兵相接的技术竞争,已经预示着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百度能在世界未来尖端创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而两个月后的巴西世界杯决赛前夕,只有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做到了最高的预测准确率,更是进一步说明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微软、谷歌、高盛这些公司不仅已经“平起平坐”,而且还以“神预测”表现出来了相当的“大神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