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可视化的经典案例:伦敦地铁线路图

1863 年,伦敦地铁第一次通车。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数条铁路线出现,并且纵横交错。但由于私营企业的运营,地铁线路图也随之变得复杂混乱,这与如今的标志性地铁图大为不同。

这张标志性的地铁线路图1931年由Harry Beck设计的,现在世界各地的地铁图大多由该地铁图衍生而来。而实际上,在这张著名的地铁线路图出现之前,人们也曾设计过许多地铁线路图。

尺寸问题

地铁线路分布之广让线路图的制作非常困难。即便在伦敦市中心,站与站之间的距离也大相径庭。比如考文特花园站和莱斯特广场站仅隔200米,而国王十字站和法林顿站却相隔1.85公里远。

地铁线路延伸至距离贝克街50英里的周边郊区——白金汉郡的维尔内路口站和布里尔站。当时的地铁线路图设计要求地图和实际的地理位置要准确的定位。

但到了1930年,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想在一张地图上按照真实比例来反应和规划整个地铁网络,实在是一个可以让人绝望的工程。所以那时的地铁线路图往往只侧重于伦敦市中心的地铁线路的描绘。而地图上的那些幸存的地铁线路逐渐布及城市边缘地区。

而许多早期的线路图因为充满艺术气息,如今成为收藏家的的藏品。即使这些地图没有什么用处。


(1932年版)

地图还是蒙德里安?

1925 年,一位名叫Harry Beck的工程绘图师加入伦敦地铁的绘图队伍,并于1931年发明了新的线路设计图。这张图不仅成为伦敦市民和游客的工具,其自身设计也颇受人们喜爱。如今伦敦地铁线路图仍遵循当时的基本设计。

但是,当 Beck向地铁管理部门初次展示他的设计时,地铁管理部门却对此表示怀疑。Beck设计的地铁线路呈水平、垂直或对角线延伸。摆脱了真实地理比例局限,地铁线路图如同一个电路图,又像是一幅蒙德里安风格的绘画。

Beck认为,实际的距离并不是特别的重要,乘客们只需要知道他们应该要在哪里上车和下车就可以了。


(1933年版)

1933 年,地铁、城市公交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过河巴士以及绿线公交组合成一个新的公共交通集团:伦敦乘客运输委员会。1932年,在少数站点尝试性地印发500 份的Back的线路图后,在1933年又印发了70万份线路图。一个月内又重印了再发了一遍,这表明线路图十分的成功受人们的喜欢。

可是这份线路图也并非完美。Back并没有考虑区域线的西端区域,也没有考虑里克曼沃斯另一边的大都市区的郊区。经过他多年的改进,这些问题已得到解决。他的最终设计版本于1960年印发。

直至1974年去世之前,他仍在继续着私人设计,包括数十年前就开始绘制的巴黎地铁线路图。

泪流成河(歌名:Cry me a river)

自1986年起,这项设计工作已成为一项公司任务,而作为创始者的Back却近乎被人们遗忘。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这份线路图的设计。它不仅成为各国地铁线路图的设计模板,也激发了许多设计灵感,在衬衫、咖啡杯以及无数商品上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2009年,一直被奉为伦敦地标的泰晤士河从地图上被移去。这项举措在全国激起一片哗然,各国媒体的负面报道更是纷至沓来。最终几个月后,泰晤士河又重新出现在地铁图上。正如邮票收藏者珍藏爱德华八世的邮票一样,因其珍稀的设计,许多收藏者也将珍藏这份没有泰晤士河的线路图。

2006年,BBC发起“英国最伟大的设计”评选活动,超过20万名观众对一些著名设计进行投票。Back设计的线路图名列第二,仅次于世界上最美飞机——协和客机。

Back的地图以及之后的更新版本同样也给予艺术家灵感。David Booth的《The Tate Gallery by Tube》是伦敦地铁站的宣传海报,用画作展示了纷繁复杂的路线。自1992年起,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Simon Patterson的《大熊》一作,画中地铁站名称变成诸多艺术家、探险家、科学家、演员以及作家的名字。

受到伦敦地铁线路图启发的不仅仅是艺术家。多年来,学生们为了打发上学和放学途中的无聊时间,尝试将站名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如将站名翻译成德语。或者使用Johnston字体使地铁路线一目了然。这样人们就能轻松记忆线路图的每一站。

随着工艺品和纪念品的融入,渐渐的,人们脑海中刻下了一张特殊的伦敦地图。80多年来,Back设计的线路图仍被视为新地铁路线设计的标杆。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5-08-07

时间: 2024-09-27 22:24:57

信息可视化的经典案例:伦敦地铁线路图的相关文章

《不只是美: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 1.1 理性乐观派观派

1.1 理性乐观派观派 不只是美: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 原本我打算在这章的开头讲述几个有关信息可视化.信息设计和信息图表的正式定义,但没有这样做,一些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一次,我随意浏览<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网站时,一篇关于<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sity Evolves)(2010年)的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该书的作者是英国科学评论家Matt Ridley. 这篇评论

《不只是美: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 2.5 功能限制形式

2.5 功能限制形式 不只是美: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Louis Sullivan的粗略本质论引起的误导并不反驳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形式与功能是而且必须是密切相关的.是的,正如我们刚才所讲到的,功能不一定决定形式.但是这个观点也没错,那就是技术实体的形式必须依赖于其辅助完成的任务.处理信息图表与可视化时需要记住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形式应该受制于你所展示的功能.为了便于读者操纵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数据集的展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但并非适于任何形式.如何选择可视化类型进行数据编码,这不只涉及美感和

信息可视化设计:可视化的案例和设计特点

文章描述:最近在研究"信息可视化",因此首先需要定义研究范畴. 最近在研究"信息可视化",因此首先需要定义研究范畴. 信息可视化的定义之前有同事研究过,本文只简单摘录wiki的定义: 信息可视化(英文: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旨在研究大规模非数值型信息资源的视觉呈现,如软件系统之中众多的文件或者一行行的程序代码,以及利用图形图像方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数据.与科学可视化相比,信息可视化则侧重于抽象数据集,如非

信息可视化案例

信息可视化囊括了数据可视化,信息图形,知识可视化,科学可视化,以及视觉设计方面的所有发展与进步.下面是信息可视化的案例分享. 关系网--基于60000封电子邮件存档数据,用不同颜色深度的线条呈现了地址簿中用户和个体之间的关系,比如回复.发送.抄送.) (上图通过数据化的比较,用变形的柱状图等图形,形象的展示了不同国家老师的收入水平,社会包括学生和公众对其的尊重度.) 如何制作信息可视化? 第一步:确定表意正确明确信息图表达内容,确定最主要的表现内容. 第二步:优化展现形式内容正确还不够,还要易懂

病例之外:信息可视化对于提高个人及公共健康的贡献

#大数据文摘很荣幸的邀请到医疗专栏作者,纽约西奈山医学院教授.临床基因检测信息部主任陈荣与各位读者分享.陈荣博士将在本周六(6月4日)大数据文摘"未来医疗与大数据"微信群中与各位见面并分享相关研究,回答大家的疑问.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进群参与讨论.具体分享内容见今日二条. ◆ ◆ ◆ 一个逻辑学家不需亲眼看到或听说过大西洋或尼亚加拉大瀑布,凭一滴水就能推测出它们存在的可能性.因此,所有的生命形成一根巨大的链条, 一旦我们看到其中的一环,整根链条的特性就能了然于心.  --夏洛特•福尔

HTML5,不只是看上去很美(第四弹:可交互地铁线路图)

前言 最近特别忙,承蒙大伙关照,3D机房的项目一个接着一个,领了一帮小弟,搞搞传帮带,乌飞兔走,转眼已经菊黄蟹肥--有个小弟很不错,勤奋好学,很快就把API都摸透了,国庆几天自己折腾着做了个HTML5的魔都的地铁线路图,能拖能拽的,还和电子地图做了交互.哥决定把小弟的成果纳入"HTML5,不只是看上去很美"系列,以示鼓励(P.S. 其实还挺有压力的,后浪推前浪,新人赶旧人.我们这些老鸟也得注意,免得让00后给抢了饭碗) 效果图对比 网上的地铁图还是很多的,小弟选了这张比较新的做参考.想

《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原书第2版)》——第1章什么是可视化

第 1 章 什么是可视化 在过去15-20年间,信息可视化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一发展得益于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普及.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V)的本质可以通过以下四个诞生时间远早于计算机的经典例子得以充分展示. 图1-1是一幅由拿破仑的绘图师Monsieur Minard绘制的地图.该图描述了拿破仑的军队从波兰和俄罗斯交接处东征莫斯科以及之后的撤退.大多数看到这幅地图的人都不需要询问就可以看出地图中线条的粗细代表军队中的士兵数,灰色表示进军而黑色表示撤

惊现!表面下的隐藏信息——浅谈信息可视化

1910年,病卧床上的魏格那(德国气象学家,以"大陆漂移学说"闻名),无意地注视着墙上的世界地图--地图表面之下的隐藏信息惊现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 地图,将地面坐标的信息可视化而产生的图形工具,更便于人们探索其中关系,进而发掘隐藏的真理.Let's zoom out.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一类信息:表格,图形,地图,甚至文本,无论静态或动态,都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的手段.而可视化(visualization),将数倍放大他们的威力.让我们看看Ta是

交互设计理论:浅谈信息可视化

1910年,病卧床上的魏格那(德国气象学家,以"大陆漂移学说"闻名),无意地注视着墙上的世界地图--地图表面之下的隐藏信息惊现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 地图,将地面坐标的信息可视化而产生的图形工具,更便于人们探索其中关系,进而发掘隐藏的真理.Let's zoom out.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一类信息:表格,图形,地图,甚至文本,无论静态或动态,都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的手段.而可视化(visualization),将数倍放大他们的威力.让我们看看Ta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