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怎么看苹果在中国的发展路

苹果公司已经将大中华区(包括大陆、香港以及台湾)视为其主要增长中心。为了了解苹果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专注于苹果新闻的网站AppleInsider派出记者,先后探访香港、台湾以及广东省,并在这些地方每处停留一周时间深入观察。以下就是外媒记者在深圳的见闻:

深圳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部边缘,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它与其南部相邻的香港仅一水之隔,那里生活着至少1200万人口。可是,与香港不同,深圳原来只是一个安宁的渔村。直到1979年,这里成为中国探索市场主导经济的前沿。它被定为“经济特区”之一,向外国投资开放,允许国际和本地公司自由贸易和投资。

深圳征收的企业所得税仅为15%,比香港的17%和其他地方的33%都低。与之相比,美国的企业所得税通常为34%到35%,但多数大公司缴纳的平均有效税率仅为12.5%。苹果宣称,其在美国缴纳的有效税率为26%以上,而谷歌(微博)和微软分别为15.7%和19%,三星仅为12%。

自从中国实行更为务实和开放的经济政策后,深圳迅速从小渔村变成现代化大城市。这里充满了活力,外国投资达到数十亿美元。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深圳地域不算太大,但其绝对够现代化。经过过去数十年的规划和建设,这里拥有巨大的公园、城市绿化带、密集的商业区以及地铁网络。它是专为快速增长设计的,整座城市不仅拥有宽阔的车道,还有专门的公交车道、自行车道、行人隧道以及立交桥等。

地铁发展见证“中国硅谷”成长

深圳奇迹般的增长速度可通过其地铁系统的发展反射出来。这里到1999年才开始建造地铁,首条地铁线10年前才开始投入运营。但是今天,深圳已经有130多个地铁站,地铁里程超过160公里。到2030年,深圳地铁长度预计可达719公里,可将整座城市连通起来,甚至与香港接通。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苹果中国成长史

由于这些地铁系统都是全新的,因此地铁站非常干净,给人一种现代化的感觉。有像电梯一样的门,可预防任何人进入轨道发生危险;每个地铁站都有卫生间,许多站点有X光机扫描乘客背包和行李,确保安全。它们非常高效地运行,几乎没有任何不便的感觉。

与之相比,旧金山5年前开始建造2.7公里长的中央地铁工程,预计仅增加4个车站。但其依然没有任何联通北滩初始段地铁的计划,更不用说未来扩展计划。但是这项工程有望于2019年向唐人街提供服务。到目前为止,这项地铁工程的预算已经超过15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地铁工程之一。此外,旧金山现在只有8.8公里长地铁,而且还不太可靠,拥挤不堪,经常因有人跳过轨道而导致列车延时,且所有地铁站中的卫生间都已关闭。结果导致许多电梯无法工作,因为被人类排泄物堵塞。

到2020年,中国政府计划斥资130亿美元,将深圳地铁再延长160公里,新增102个新车站。这意味着,随着人类出行更快更便捷,深圳的增长和商业活动将继续加速。而在美国多数创新、富有以及成功的商业区中,大多数上班族每天都要坐在车上浪费大量时间。

苹果与深圳制造业

外国资本涌入深圳,加上充足的劳动力和中国政府对基础建设的大力支持,深圳迅速成为制造中心。2001年时,苹果在制造笔记本和iPod时,除了台湾鸿海集团,几乎没有多余的选择。从1988年开始,鸿海就开始在深圳特区成立富士康科技集团。为了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硅芯片生产商,英特尔也将主板业务交给富士康。此外,包括黑莓、思科、惠普、戴尔、摩托罗拉、诺基亚,甚至日本的索尼、任天堂、东芝以及台湾的宏碁等大公司,也都将制造合同交给富士康。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苹果中国成长史

这不是劳动力廉价的问题,而是经过30多年的大规模投资,深圳已经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可以支持大规模制造活动,这些都是美国无法复制的。在中国大量建造公路、地铁、高速公路以及大片商业区的同时,美国却受阻于维护现有基础设施,并出于政治意愿而取消公共运输项目。

2013年,谷歌旗下摩托罗拉移动宣布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美国本土组装Moto X智能手机。但即使生产的数量有限,而且在谷歌资本力量的全力支持下,这个计划依然以失败告终,损失达数十亿美元。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摩托罗拉移动最终又被中国企业收购。

苹果近来强调称,它们将利用美国本土资源制造各种零部件,包括在肯塔基州建造显示器贴膜、在德克萨斯州生产处理器,其他本土供应商为其提供各种零部件等。苹果还利用国内工厂建造数量有限的Mac Pro,并继续在加州组装定制的Mac。此外,苹果还在亚利桑那州资助建立蓝宝石工厂,但最后失败,改为数据中心。可是,美国本土依然无法大规模生产iPhone和iPad,因为美国缺少大量可用的熟练装配工人和工业工程师,也没有支持建造庞大零部件供应链的基础设施。

苹果的WAPI大战

在中国制造产品远比出售产品更容易。2007年苹果开始生产iPhone时,曾与包括中国移动(微博)在内的国有运营商谈判,但因为中方拒绝苹果提出的营收共享、要求控制应用等问题,双方数年未能达成合作协议。2008年夏季,苹果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店,但却没有iPhone出售。

11月份,中国联通同意开始代售3G版本的iPhone,但不支持WiFi功能。2004年以来,中国因安全因素禁止使用标准的802.11 WiFi,同时推出WAPI无线标准,此举将可帮助中国控制国内新兴市场,同时无需向西方知识产权所有者支付专利费。

要想在中国出售使用WAPI式无线网络的产品,苹果需要在中国本土制造商中挑选合作伙伴,因为西方公司不被允许看到无线网络规格的细节。这令WAPI成为一种强制技术,可有效地限制贸易,迫使外国人在中国制造产品,增强本国出口能力。与此同时,这一举措也可为国内新兴科技产业增加优势。

但是苹果向中国联通提供的正版iPhone不支持WiFi或WAPI标准。短时间内,这似乎是一种失败战略,苹果的产品销量不是很好。可是,富有的中国民众对iPhone的需求促使通过香港的“灰市”异常繁荣。这些正版iPhone不仅支持WiFi功能,而且绕过了征税环节。再加上苹果iSO操作系统拒绝接受WAPI作为WiFi的平行标准,促使中国放弃其WAPI单一标准政策。当时,恰好是苹果发布iPad之时。

苹果最终获得许可,可以出售支持WAPI和WiFi的iPhone。此举让苹果在中国的营收迅速增加,iPhone销量从每年数千部增至200多万部。

苹果在中国狂开店

在iPhone诞生四年后,苹果在中国已经建立11家店,开始出售iPhone 5。

2010年7月份,苹果第二家店在中国开业,这家浦东上海旗舰店拥有独特的玻璃杯式入口。9月份,苹果开始在中国出售支持标准WiFi的iPad。2011年9月份,苹果在上海的第二家店开业,同时也在香港开设第一家店。这家店距离苹果在深圳的手机和iPad主产地仅有1500公里远。

2012年初,苹果与中国联通的三年独家代理协议到期,苹果与中国电信(微博)也成为合作伙伴。像美国的Verizon一样,中国电信使用CDMA网络。为此,苹果于2011年初与Verizon合作推出CDMA iPhone 4,随后又于当年10月份与Verizon和Sprint联手推出iPhone 4S。2012年初,第一种使用视网膜屏的iPhone开始在中国出售。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苹果中国成长史

2012年冬,苹果开始在大中国区闪电式增加零售店,包括香港增加2家、北京增加1家,深圳的第一家店以及成都第一家店。这些零售店都在中国2013年春节期间开业。短时间内连开5家旗舰店,包括在两座新城市设店,此举特别值得关注,因为苹果解雇了刚刚就任7个月的零售主管约翰·布劳伊特(John Browett)。在此之前,苹果零售零售业务曾自主运行一年多而没有主管掌舵。

安吉拉·阿伦德茨(Angela Ahrendts)重返中国,帮助苹果店加速设立。在iPhone 5c和iPhone 5s推出后,苹果在大中华区又新开了两家店,包括上海第四家店和北京第四家店,都是趁2014年春节期间开业的。此时,苹果零售业务依然没有指派任何主管。毫无疑问,当苹果于2013年末挖来巴宝莉CEO阿伦德茨时,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感到激动万分。

阿伦德茨于2014年春接管苹果零售业务,并于去年夏天主持两家中国新店的开业仪式,包括重庆第一家店和上海附近无锡第一家店。仅上个季度,苹果就在中国开了六家零售店,包括郑州第一家店、杭州第一家店、重庆第二和第三家店、天津第一家店以及沈阳第一家店。这些活动促使苹果于2015年春节时在中国又开业了20家店。

深圳与苹果店

深圳苹果专卖店位于益田假日广场附近。即使我在专卖店关门前几分钟到达那里,店中和广场上依然挤满了人。我首次访问这里是希望能为自己的手机配上当地的SIM卡。与香港苹果专卖店不同,那里可以卖给我很便宜的SIM卡,可为我的iPhone 6提供当地电话服务和一周无限数据服务。而深圳苹果店要求我必须到当地运营商那里买SIM卡。在中国购买SIM卡时,你必须出示护照证件。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苹果中国成长史

深圳与我想象中的中国城市有很大不同,我觉得这里更像圣迭戈,靠近海岸,气候温和,没有严重的污染问题。深圳之所以给我不像中国城市的其他原因还包括,这里堪称“熔炉”,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外国人,尽管这里不是美国或英国,但看起来没什么两样。鉴于深圳的急速发展只有短短30年,很多建筑都是苹果2007年推出iPhone以后兴建的,因此很难界定哪些人属于“当地人”。

我开始怀疑很多有关深圳的负面报道,包括谴责苹果在深圳奴役未成年人制造各种产品,而当地人却买不起这些东西。可实际上,几乎乘坐地铁的每个人几乎都持有一部智能手机,拥有iPhone 6的人比例十分庞大。(风帆)

时间: 2024-08-03 20:03:04

外国人怎么看苹果在中国的发展路的相关文章

从品牌的角度看Google在中国的发展

昨天刚看到Google的一则新闻: 最新版本的Google Earth 4.2已经发布了,强烈建议大家立刻去下载这个版本,这个版本包含了一个有趣的东西:Google Sky.据路透社报道,这一功能如同一个"虚拟天文望远镜",可使用户在上亿颗恒星间"遨游".它可以让用户以从地球的角度浏览和放大观察1亿颗恒星和2亿个星系.另外它还能透过不同图层显示恒星演变史.星群.哈勃望远镜拍摄的高解析度图片以及星系指南.一张当地的太空图层可以让用户直接在可用肉眼或小型望远镜观测得到的

双方就中国通信行业发展、苹果公司在华发展等交换了意见

双方就中国通信行业发展.苹果公司在华发展等交换了意见.2013年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会见了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就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全球移动通信和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与创新趋势及苹果公司在华发展等交换了意见.

苹果进军中国光伏 形成“中环股份+苹果+SunPower”组合

不知是不是"苹果概念"的第一次失手,总之,在"首度涉水中国光伏"的新闻曝出48小时内,A股市场给予的反应是异乎寻常的冷漠. 4月16日,市值超过7000亿美元,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公司苹果宣布,其将通过注资四川晟天新能源,首度在中国建设光伏电站.而与之呼应,四川晟天新能源第一大股东,A股上市公司--中环股份也在4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4月16日开市起,将因"拟披露重要事项"停牌. 与资本市场表象上的漠视截然相反,事实上,"苹果涉

倪光南:中国云计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倪光南: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参加"2011中国云计算与云服务高峰论坛",我就中国云计算发展现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我今天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介绍一下云计算的模式.第二,强调一下打造中国自主可控的云计算产业链.第三,云计算在中国的机遇.第四,实现低成本信息化的途径. 下面首先介绍一下云计算模式对我们的意义."十二五"国家已经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排在第一位的新兴产业,这其中云计算.物联网是比较热的,还有三网融合等等,都在里面,而且这些内容我想也在发展

中国黑客发展历程

    在中国互联网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事情我们必须提起,有太多的事情我们必须铭记.回顾那段历史,我们有过迷茫,我们有过辉煌与理想,同样也经历了一次次的困惑与无奈.当我和安全界的朋友在策划这个专题的时候,我们又一次的翻开了中国互联网 的发展史,在这本厚重的书中我们努力找寻着中国黑客与安全事业的发展历程,找寻着那段属于中国黑客自己的历史-- 温故1994:中国黑客的起源(1994年-1996年) 那个时期是中国互联网处于刚刚开始发展的朦胧时期,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的大门终于面向公众开放了.但

加拿大院士周松年建言中国云计算发展

本文讲的是加拿大院士周松年建言中国云计算发展[IT168 评论]国庆前夕,周松年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不过,这次他的行程有些特殊.应国务院.欧美同学会的邀请,50名成功华人代表来华座谈,共同商讨包括云计算.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在内的多个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为PLATFORM公司的CEO,同时也是加拿大工程院的院士,周松年特别就中国政府的云计算战略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9月30日,周松年就此还接受了IT168等媒体的采访,分享了他对云计算及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许多独到看法. ▲PLATFORM

O2O这个概念起源于美国,但在中国的发展却大相径庭

O2O这个概念起源于美国,但在中国的发展却大相径庭.美国O2O模式主导者是实体零售商,中国则主要是BAT这种大的电商平台.对于实践者来说,O2O是一剂慢作用的营销中药,实体企业想通过转型O2O模式优化企业,还需要找对门路. O2O到底是什么? O2O的定义有多种,但大同小异,从字面上看,O2O即Online To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通过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在线上筛选服务,在线成交和结算等,提高流量和规模. 从概念

合作、探索 TIBCO别样的中国创新发展之路

TIBCO在中国一直是一个低调的公司,中国对于TIBCO却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因为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发展迅猛,对支撑其关键业务的企业中间件需求很大.随着业务的增长,TIBCO需要实现研发人员的全球化,2005年TIBCO决定在中国建立离岸研发中心时选择了文思信息,也就是今天的文思海辉. TIBCO产品&技术执行副总裁汤姆·拉菲表示,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TIBCO曾对所有可能的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选择文思海辉有很多原因,第一,文思海辉规模是最大的.能够与文思海辉这样的领头羊合作对我们来说

欧美与中国P2P发展环境对比,中国有更大机遇

在讨论中美 P2P 借贷网站"土壤"之前,让我们先分析下在美国 Prosper 和 Lending Club 面对的市场环境.美国的 Prosper 和 Lending Club 是06.07年分别在美国成立的"个人对个人理财融资"平台(P2P平台),Prosper 成立在先,其规模约是 Lending Club 的一半.Lending Club 现在累计完成的交易金额约为 24 亿美元,今年早些时候接受了 Google 1.5 亿美元的投资并计划于2014年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