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领导人必须先人后事

那些率领公司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决策者们,往往不是首先确定目的地,然后把人们引向那里;他们会首先招募合适的人,再去为公司设定新的远景和战略 一个优秀的公司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公司? 在这个调查研究项目开始前,我们以为会有这样的发现:将一个公司从优秀推向卓越的第1步是为公司设定一个新的方向、新的远景和战略,然后找到合适的人,再朝这个新的方向前进。 我们发现有时情况恰恰相反。那些率领公司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主管们,往往不是首先确定目的地,然后把人们引向那里,他们会首先让合适的人上车(不合适的自然请下车),然后才决定去何处。 为什么要“先人后事” 这些领导人明白3个简单的道理。第1,如果你是从“选人”而不是“做事”开始的话,就更加容易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如果上车主要是因为车子的去向,那车子已开出10英里了,你却需要改变方向,此时你将何去何从呢?这下你的麻烦可就大了。但要是上车是因为某人也在车上的话,情况就不同了,改变方向要容易得多:“嘿,我上车是因为某某人也在车上;如果我们需要改变方向以寻求更大的成功,最好是请跟着我。”第2,如果你有合适的人在车上的话,那么如何激励和管理他们就不再是问题。合适的人是不需要严加管理或勉励的,他们会因为内在的驱动而自我调整,以期取得最大的成功。第3,如果车上坐的是不合适的人,不论你是否找对正确的方向都无关紧要,因为你还是不能拥有最卓越的公司。光有远见卓识,而没有了不起的人,那也无济于事。 以富国银行为例。从1983年起,银行开始了长达15年的出色经营,不过实现这个转变的基础却要追溯到70年代的早期,当时任CEO的迪克。库利开始组建一支业内最为出色的管理队伍。库利早就预见到,在取消管制后,整个银行界最终会经历一番天翻地覆的变化。至于变化会以什么形式出现,他并不感兴趣。因此,他和董事局主席厄尼。阿巴克尔不是忙于制定应付变化的战略决策,而是把精力放在源源不断地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上。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现了杰出人才,他们都聘用他们,往往当时并没有具体的工作位置安排在脑海中。他指出:“这就是你构建未来的方式。即使我不能足够精明,无法看到即将发生的变化,但他们却可以。而且他们可以灵活机动地处理那些事情。” 库利果然具有先见之明。没有人能够预见银行业取消管制时所带来的所有剧变。事实证明,当变化发生时,没有一家银行比富国银行处理得更好。那个时候,银行界的股票普遍低于大盘59个百分点,而富国银行的股票上涨速度为大盘的3倍。1983年,当卡尔。赖卡特担任CEO时,他把银行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归功于他身边的人,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原来库利的旧部下。 美洲银行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线。当迪克。库利正在系统地招聘他所能找到的人才时,美洲银行遵循的是“弱将强兵”模式。这使得美洲银行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富国银行的环境。富国银行的职员地位平等,他们为了寻找最佳答案,往往会争得不可开交;而与此同时,美洲银行的“无能将军”们却只会呆在那里坐等上级指示。一位退休的美洲银行前CEO,把70年代的高层经理们全都形容为“木头人”,他们被训练得只知道对上级惟命是听。到了80年代中期,该银行亏损达到10亿美元。在1973年到1998年,富国银行实现巨大飞跃时,美洲银行的股票收益率还跟不上普通市场的步伐。 如何做到“先人后事” 不是“1个天才与1000个助手”的事 实现跨越的公司组建强大管理者队伍。相形之下,我们吃惊地发现那么多的对照公司遵循的是“1个天才与1000个助手”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公司只不过是某个奇才个人的舞台。此种情况下,只要有他在公司,这位举足轻重的天才就是公司最大的财富,也是公司成功的原动力所在。但是,一旦天才离开了,剩下的人就会如无头苍蝇般茫然不知所措。 爱克德公司就因此而上过大当。公司的创始人杰克。爱克德有着过人的精力(他在经营公司的同时,还参加佛罗里达州州长竞选),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再加上一个精明的生意头脑,使他靠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2家小商店白手起家,建立起一个遍布美国南部的有着上千个连锁店的庞大公司。尽管爱克德是个做生意的高手,但他在聚集起一个合适的领导班子方面,却糟糕透顶。 到70年代末,爱克德公司的资产可以与当时的百货业巨头沃尔格林公司相抗衡。看起来,公司似乎可以在工业界取得巨大的成功。可就在此时,爱克德把兴趣转移到政治上,积极竞选议员,并加入了华盛顿的福特政府部门。没有了他的天才领导,爱克德公司很快就走下坡路,落得个被收购的结局。 重要的是给何人付酬,而不在于如何支付 为了
激励员工,奖优惩劣,不少决策者十分重视管理人员的薪酬问题,成天考虑的是实行股份制分红好,还是直接给予丰厚的工资好。但他们大错特错了。对于“先人后事”的公司来说,排在第1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合适的雇员在车上,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建一个伟大的公司而竭尽全力。 纳科尔钢铁公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为了吸引和留住那些熟练的工人,该公司付给工人的工资比任何一家炼钢公司都要高。但这样的高工资是建立在压力很大的团队奖金运行机制上的,一个工人收入的50%以上要与一个由20人到40人组成的工作小组紧密相连。因此,该公司的队员常常是提前30分钟到现场,早早就做好准备,等到发令枪一响,他们就立即抡锹挥锤猛干。“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勤劳的炼钢工人。”一位该公司的主管说,“我们雇用了5人,但他们工作起来顶10个人,而我们只付8个人的工资。”此举不是旨在要将懒人变得勤劳,而是要创造出这样一个氛围:勤者生存,懒者淘汰。懒汉们要么自己离开,要么被公司开除。在个别极端的例子中,工人们合伙起来,用铁棍将一个拖大家后腿的队员赶出公司。 严格,但不冷酷无情 要从优秀走向卓越,公司必须崇尚严格的文化。注意,是严格,而不是冷酷无情,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冷酷无情就意味着大幅裁员(尤其是在经济困难时期),或不加任何考虑就胡乱解雇员工。而严格则代表着无论在何时都严格按制度行事,并面对所有阶层,尤其是对上层管理者。要做到严格而非冷酷无情,有3条实用的原则。 1、若无法确定,则宁缺勿滥,保持观望态度。 那些成功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转变的公司决策者心里十分清楚,任何卓越公司的最终飞跃,靠的不是市场,不是技术,不是竞争,也不是产品。有一件事比其他任何事都举足轻重:那就是招聘并留住好的员工。但如果没有特别适合的好员工,则宁可保持观望态度,宁缺勿滥。 电器城公司的领导者深谙此道。我曾经采访过该公司副总裁沃尔特。布鲁卡特,他是公司实现跨越年代的一个副总裁。当被问起实现由中等到杰出这个伟大转变的5个首要因素时,布鲁卡特说:“第1是人才,第2是人才,第3是人才,第4是人才,第5还是人才。实现转变的很大部分,应该归功于我们所制定的挑选合适人才的原则。”接着,布鲁卡特就给我们描述了他与CEO艾伦。沃兹尔在当时的一段
对话:“‘艾伦,我真是伤透了脑筋,我总是在力图找到最最恰当的人选,来填补各个
空缺,我该如何妥协?’艾伦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你不必妥协。我们想其他的办法,直到我们找到真正合适的雇员。‘“ 2、一旦发觉换人之举势在必行,就当机立断。 如果你发觉某人非要严加看管不可,那你一定是用错人了。因为好的部下是不需要管理的。实现跨越公司高层人员的去留有2个极端,要么是在车上呆得很久,要么就是匆忙下车。换句话说,实现跨越的公司靠的不是频繁替换,而是高质量的替换来达到目的。 3、将杰出人才用于抓住天赐良机,以图发展,而不是解决你的最大难题。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雷诺烟草公司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都在国内贸易中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雷诺公司认为打入国际市场的诀窍就是:“如果别国的人要我们的产品的话,就尽管让他们来找我们吧。”但莫里斯公司有着不同的观点。在它看来,国际市场才是公司得以长期发展的惟一最佳机遇,尽管在当时公司的收入中,只有不到1%是来自国际市场。 在什么是最好的发展国际市场的策略上, 莫里斯公司总裁乔。卡尔曼也曾一筹莫展,但他最终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何人”,而非“何事”的问题。因此,他把他的王牌主管乔治。韦斯曼从国内主营业务撤回,让他全权负责国际市场的开拓。那个时候,国际贸易几乎为零——一个小小的出口部门,只在委内瑞拉和澳大利亚有极少的投资份额,在加拿大的生意也不大。“当乔让乔治负责国际市场时,很多人都感到迷惑不解。”乔治是不是犯了什么错?“韦斯曼的一个同事说。 然而,据《福布斯》杂志20年后的观察,卡尔曼当初的调离韦斯曼的决定,实在是明智之至,尽管那里陌生又复杂。韦斯曼却不愧是发展欧洲市场的最佳人选。很快,他所开拓的国际贸易一跃成为全公司规模最大的部分,发展也遥遥领先。事实上,在韦斯曼的英明领导之下,万宝路成为世界上最热销的香烟品牌。3年之后,它超越了雷诺公司,坐稳美国香烟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时间: 2024-10-16 13:38:32

《从优秀到卓越》:领导人必须先人后事的相关文章

李善友:先人后事历代功业尽在此言中!

"先人后事"是我喜欢的几个管理词汇之一.什么叫先人后事?先人后事是<从优秀到卓越>里面的定义:所谓先人后事,就是把合适的人请上车,让大家各就各位,然后让不合适的人下车,然后才决定把车开向哪里.这是用西方人的话来定义,其实子也曾经曰过类似的话.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说舜这个人无为而治,让人很羡慕.但他真的什么都不做吗?错了,在<论语>另外的章节很明显地说,舜之所以能够无为而治,是因为他选择招聘了合适的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一一1.8 管理中要有信任

1.8 管理中要有信任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 Marco Dorantes在2005年的一篇博文中提到了另外一篇极好的文章,名为"Why Big Software Projects Fail"(为什么大型软件项目会失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Watts Humphrey,他曾经参与过IBM OS/360项目.在文章的一开始,Watts即对自2001年以来软件项目完成情况的数据作出了分析. 上图展示了按照项目的规模统计的Standish1数据.当以这种方式查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半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一一1.7 行百里者半九十

1.7 行百里者半九十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 尽管我喜欢阅读编程类图书,但是我发现,软件项目管理方面的书是最令人厌烦的一类.我觉得,这可能意味着我不适合做项目经理.然而,我在Stack Overflow扮演的恰恰就是这个角色. 我并不是说软件项目管理方面的所有图书都"狗屎不如",但它们中的大多数就是这样.一些我认为很值得读一读的书中,有一本叫<门后的秘密:卓越管理的故事>,它是由Johanna Rothman和Esther Derby合著的. 读过这本书之后,你一定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一一1.10 十年磨一剑

1.10 十年磨一剑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 Gmail的原开发主管Paul Buchheit曾经说过,Gmail的成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Gmail的开发始于2001年8月,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它.有一些人因为它的搜索功能而使用它,但他们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抱怨.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们应该终止这个项目,或者按照一个企业级的产品重做这个项目--它应该有一个本地的客户端程序,而不是这个异想天开用JavaScript做出来的东西.即使等到两年半之后的2004年4月1日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一一1.3 你没有说服我

1.3 你没有说服我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 最近,电影<末代独裁>1里的一个场景成为我的最爱,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这是一部关于Idi Amin2的传记电影,它从一名虚构的苏格兰医生的视角,生动再现了Idi Amin这位妄自尊大的独裁者. Idi Amin:"我想要你告诉我应该做什么!" Nicholas Garrigan:"你想要我告诉你应该做什么?" Idi Amin:"是的,你是我的顾问.你是这里我唯一信得过的人.你本该一开始就告诉我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一一1.2 今天上班可以放羊

1.2 今天上班可以放羊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 如果你受雇于谷歌,那你只须拿80%的时间用在本职工作上.而另外20%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前提是,你所做的事会以某种方式帮助谷歌进步.至少理论上是这样的. 到目前为止,谷歌的20%时间政策在软件开发行业里已经很出名了.不过,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如果追溯回去,这个概念其实早在1948年就由3M公司1提出了. 1974年,3M公司的一名科学家Art Fry提出了一个巧妙的发明.他认为,如果能把黏胶涂在一张纸片的背面(其实他的同事Sp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一一1.1 待办事项不靠谱

1.1 待办事项不靠谱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 除了看这本书,今天你还打算做些什么呢? 你注意到了吗?在众多类似LifeHacker.com1这样的效率工具网站上,你可以发现大量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有关"又有一个新的To-Do(待办事项)软件了"的消息.你可以在各个平台上找到大量的类似软件.现在你大概开始觉得这件事情有点可笑了,按照Life Hacker的规律(每24小时就会有一个新的To-Do软件发布),你大概需要一个To-Do软件来跟踪所有的这些To-Do软件. 在生活中,我不断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一一1.4 真正失败的项目

1.4 真正失败的项目 程序员的修炼--从优秀到卓越 你还记得Microsoft Bob1吗?如果你还记得的话,你一定还可以回想起当时那个广告铺天盖地的场景,但是之后却以可笑的失败收场.有些人甚至把它称作为微软的最大败笔. Microsoft Bob毫无疑问是一场灾难.但是,失败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位在Microsoft Bob项目中工作过的人叙述了下面这段经历. **在Bob这个项目呼声很高的时候,我曾经给比尔·盖茨写过一封邮件,告诉他我觉得这个项目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抵制.一

优酷首谈合并:先人后事不内耗

"最坏的结果,是一个完了,另一个也完了." 今年2月13日,优酷总裁古永锵做客央视,大谈手机.电视.电脑3屏合一,1个月后,优酷网宣布合并土豆网. 早报记者 庄春晖 发自香港 "最坏的结果,是一个完了,另一个也完了."中国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网高级运营副总裁魏明突然打断对话. 此时魏明正与记者们共进午餐,并且为优酷合并土豆可能的结局争执不休,一位女记者提出了疑惑:如果今后两个品牌非要强调独立运营,会否导致合并毫无意义的坏结果. 两败俱伤这个回答脱口而出,让在场每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