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是乔布斯IPhone发布10周年的日子,张小龙发布了“小程序”。
当众多早期公众号的既得利益者还在沿袭互联网思维、幻想“先入为主,流量红利”的时候,小程序“白皮书”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没有小程序分发入口!
病毒传播?不能分享朋友圈!
互相导流?不能有外链!
刷榜?没有排行榜!
小广告?没有推送!
怎么接入?鼓励企业将二维码作为小程序的入口!只要“扫码接入”!
为什么???传感接入,符合人性!
这符合张小龙的一贯思维:未来每一个对象都包含着一个小程序,小程序的入口目前是二维码,未来的接入将更加“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原来,“小程序”是为线下企业的海量的商品与服务提供了一种“二维码”入口,“所见即所得”,从而超越了“互联网思维”。
“所见即所得”,这是微软1990年5月推出Windows3.0的理念,在PC桌面时代一炮而红。
物联网就是要在没有屏幕的真实世界,也要实现“所见即所得”,这就是“小程序”背后的“大思想”,它远超互联网的流量思维模式,是物联网的“大事件”。因为“小程序”,说2017是“物联网”运营商的元年,毫不过分!
依此演进,很快会出现“安装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物联网手机”,随着“小程序”生态圈的建立,将会出现“所见即所想”的可穿戴设备与运营服务商。
笔者在2011年发表的《未来五年移动互联网的十大标志事件》中曾预言:基于物联网打通整合线下海量资源、集约到线上的O2O的接入平台公司崛起(注意是offline2online,而不是传统互联网的Online2Offline)。
“小程序”就是这样的接入平台!
2012年5月23日,张小龙曾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消息:PC互联网的入口在搜索栏,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二维码”。
在微信公开课上,他举了个小程序的应用场景——在汽车站,扫一下汽车站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车票,而不需要排长队,而且用完即走,不需要关注、甚至不需要注册。
这是真正的物联网大事件!
一个“动作”完成“企业的服务接入”,不需要注册,甚至不需要下载APP,不需要关注其他与“服务本身”无关的信息、动作与干扰,简洁明了,直奔主题。
这也是笔者发明“二维码扫一扫”、“隐形二维码看一看”等专利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入口是“二维码”,而非网址等互联网入口,也非NFC、RFID等物联网的主流?因为“光取代电”!“光取代电”是利用光反射作用,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因此“接入物联网服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才是真正的“链接一切”的“基础接入方式”。
那么,物联网链接的只是“信息”吗?二维码里只有信息吗?
非也!二维码里是“接入物联网服务的指令”,是接入海量商家服务的入口,也是进入“数字人网络”世界的入口(gateway)。
任何需要额外硬件的物联网模式,即使是业界巨头去打造,也将头破血流,因为不符合人性。比如分众传媒的Q卡,上海滩风靡一时的VELO城,乃至苹果公司的APPLE PAY(需要额外的NFC芯片与POS机),甚至银联闪付……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光取代电”,才是符合人性的“大道至简”的物联网接入方式。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本质区别何在?
物联网是服务线下的海量资源,通过“二维码扫一扫”即小程序,再集约到“线上”的各种数字化服务,接入平台就是“微信”,“小程序”几乎可以看作是“物联网时代的OS”(操作系统)。
相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苹果ios与谷歌的安卓系统,“小程序”明显是更高维度的,是互联网升级到物联网的产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而互联网的价值其实就是所谓“流量价值”。为了追求“流量”,就要人为制造热点,以期形成“中心”。诚然,互联网的“流量变现”,带来了一大波红利,也造就了巨头公司,更诞生了“虚拟经济”的巨大吞噬力量,但是因为互联网与生俱来的缺陷——没有建立与实体世界的映射关系,所以在体感或脑电波感应设备没有实质性发展的前提下,无论互联网中的内容如何栩栩如生,或者内容就来自真实世界,对体验者而言,这个世界依然是虚幻的,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并没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你坐在电脑前拿起鼠标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即从真实的物理世界切换到了虚拟的互联网,当你放下鼠标离开电脑,又返回真实的世界。人利用互联网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时,这种切换始终存在。
然而,人类毕竟还是生活在“真实世界”,而不能无限制地在“虚拟世界”,最终就像“黑客帝国”中“浸在金鱼缸里的肉体”那样,被“MATRIX”所操控。
这应该就是张小龙提倡的“用完即走”的哲学思考。这是极其正确与伟大的。
那么,小程序究竟能带来哪些“颠覆性”变革呢?
笔者2011年发表的《未来五年移动互联网的十大标志事件》有这样的预言:主流手机标配5种以上传感物联接入器件(增强二维码,NFC,超宽频,超声波,红外,zigbee变种等新协议,包括传统的WIFI/蓝牙);手机厂商将标配可以接入“增强二维码/隐形二维码”的“感动芯片”;三网融合、四屏合一的广告平台与发布;开始出现话费、通讯费完全免除的专业移动运营商,主营搜索、广告、电商等其他盈利模式;移动搜索将基于位置传感和SNS关系,远超互联网。
这些都需要从更加“符合人性”的物联网思维角度来理解,从而摒弃互联网的流量思维模式。
谷歌董事长2015年说:互联网将“消失”,物联网将无所不能。
这是因为互联网与生俱来的缺陷:
非实名
一个人可以在互联网上以不同的角色(ID)出现,但从人的社交本性来说,人们和陌生人打交道,目的还在于成为朋友,而不是止步于天天面对无数个虚拟ID。互联网的非实名特性,对商业化运作来讲是最大的障碍。因此各种商业应用中不约而同加上了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真实姓名等,敦促用户填写更详尽的资料,然而这不仅影响用户转化率,还会引起个人隐私泄露等信息安全方面的连锁反应。
使用限制
由于互联网最初是基于固定终端,因此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互联网。在移动网络(WiFi、3G)覆盖不好、移动终端功能与电脑相差太远的情况下,互联网还是把人们束缚在了电脑前面。如今4G广泛应用,5G也将开始商用,物联网将逐渐成为主流。
信息求证的难度
在互联网上的信息真伪,作为个人基本上无法求证,因此用户自觉或不自觉地持有怀疑态度。商家花费巨大成本来维持客户黏性,而商品或服务一旦发生真伪问题,就会导致用户流失和营销成本的重复投入。
智能手机已经强大到可以和台式电脑相比,无线网络也把人们从电脑桌前解放出来,然而,移动互联网仅仅是移动的互联网吗?我们打开手机,是为了做和在电脑上一样的事吗?
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和互联网相提并论,是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沟通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桥梁。更进一步,“移动”的不再是“互联网”,而是“物联网”,这才是“小程序”孕育着的“大事件”。
物联网生态圈体系应该由三部分构成:
与苹果的生态圈类似,新的物联网生态圈体系将包含硬件(目前是手机,未来是眼镜,以及各种可穿戴设备),软件(目前微信是物联网的云OS的雏形,还需完善二维码码链的接入协议,包括其他光感如隐形二维码/三维码为主,辅以声波,脑电波等)与“数字人形态下的企业生态圈服务”的云后台。
之所以是三部分共同构成,是因为物联网无论是从使用人数还是使用时间,更关键的是使用场景(这些场景不单是智能电表传输,电线杆式传输的物与物,更是“以人为本”的“人与物”、“人与人”的真实世界链接),都将远超互联网。这些相乘效应所催生出的巨大物联网生态圈与产业链,才是下一个“红利”。
虽然谷歌董事长提出“互联网即将消失,物联网无所不能”,但硅谷目前仍在走“以机器为本,用机器取代人类”的道路。无论是无人车还是人工智能,以及各种机器人,无一不是如此。
指导科技发展的必须是哲学,哲学高度决定科学深度,人类究竟是选择“用机器取代人”的硅基文明,还是“以人为本”的“碳基文明”,这场文明之争也许很快就会爆发。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