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华映资本合伙人头衔的熊向东,近日和苏州的高新创投集团共同成立了一只人民币基金。这位曾经的IDGVC投资总监,在过去的10年里曾参与投资包括携程网、分众传媒、如家连锁酒店、好耶广告网络、易趣网、东方财富网等项目。
当一个个投资人“出走”后,以创业者的身份自立门户时,他们开始不自觉地扮演着为国内投资热造势的角色了。而这种转变的发生,却始于五年前。
遇到合适的机会,没有人不想自己做主。在人民币基金大行其道的当下,熊向东的做法实为迎合之举。
早在去年9月,离开NPEA的王刚带着他的维思资本“重出江湖”,而彼时他的身份已从一名外资基金合伙人变成了10亿元人民币基金的掌舵者。“我自立门户做人民币基金是因为看到中国PE投资市场正在走向本土化,人民币基金更贴近中国市场。”王刚告诉记者。
潜龙在渊,这是一群善于抓住机会的人。赛富基金合伙人阎焱就是个实例。阎焱最早进入中国做投资时曾尴尬地被别人认为是“皮包”公司,但在当时这个夹着皮包的年轻人还是第一波把握住了国内风险投资市场的“脉动”,从成为AIG最年轻的投资人,到在软银亚洲创造的盛大神话,这些积淀都成为他如今主导赛富基金的底气。
实际上,5年前,稍有投资经历且熟悉国内市场的,便有机会可以直接转身去做VC。拥有实业管理和投资经验的邝子平看到了创业投资在中国的飞速成长,而投资人的生存环境也在同步复制这种快速的路径。正是这种机遇让邝子平在2006年决定与位于美国西雅图的风险投资公司Ignition Partners以及Mobius风险投资合伙人Gary Rieschel联手在中国创立启明创投。
同样看到机会的还有东方富海合伙人陈玮。2006年时任深创投总裁的陈玮放下了国有背景的身段,重新归零,创立东方富海。摆脱背靠国资的大树,走市场化的融资方式是陈玮当时的野心,总计17亿元的两只基金、30个投资项目、4年的时间足以证明了他当初的眼光。
像他这样的同行者其实还有很多。去年6月,张仲在英特尔投资亚太区总监任上正式离职,并在2个月后在中国香港创建创投基金 FUEL Capital。而单伟健也在最近辞去他工作了12年的美国私募股权基金TPG,计划创建一个专注于亚洲的投资基金。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国内投资市场的日趋成熟,市场流动性足够充裕的大背景下,那些原本在PE领域已累积一些经典退出案例的明星级人物试图摆脱一些团队原本固化的思维方式,寻求不同的投资组合与投资策略,以此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此外,我们发现,如果把投资机构视为一个品牌的话,那么投资人就是投资机构内的代言人,当企业家越来越热衷追求投资机构品牌的同时,作为机构方,除了向拟投企业展示过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外,投资人也是一块硬招牌。
这就好比在名人效应的辐射下,虽然资本是驱动企业价值的杠杆,但企业家也看重价值背后的人为因素,或许这也是鼓励投资人勇敢“出走”的另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