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6.3 寻找冯·布劳恩(3)

16.3 寻找冯·布劳恩(3)

文明之光 第二册
1945年5月的一天, 钱学森所在的美军部队在巴伐利亚俘获了一名叫冯· 布劳恩的火箭工程师。或许是因为他的名字和职业都跟美国要找的人对得上,钱学森等人得知后欣喜如狂,连夜提审了他。这位德国人得知他们的来意后,对钱学森说:“我想你们要找的是我哥哥沃纳·冯·布劳恩, 我的名字是马格努斯·冯·布劳恩(Magnus von Braun), 我哥哥发明了V-2 导弹, 我们都想向你们投降。”在马格努斯帮助下,钱学森等人终于找到了沃纳·冯·布劳恩。冯·布劳恩见到美军调查团后说:“我知道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战争模式。问题是现在我们不知道,应该把我们的才智贡献给哪个战胜国。我希望人类能避免再进行一场世界大战,我认为只有在各大国导弹技术均衡的条件下,才能维持未来的和平。”最终冯·卡门和钱学森等人让冯·布劳恩相信将火箭技术交给美国人对世界和平更有好处,于是他随冯·卡门等人来到了美国。

冯·卡门和钱学森在德国期间,还一起去了当年冯·卡门上学的哥廷根— 德国的一所大学城。在那里他们会见了空气动力学的开山鼻祖,冯·卡门的导师普朗特(Ludwig Prandtl,1875—1953),并且留下了一张三人的合影。值得一提的是,普朗特在二战之前收了位名叫陆士嘉(原名陆秀珍,1911—1986)的中国女学生做博士生。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是她在中国航空领域的地位就相当于钱学森在航天领域的地位。她也是北航的筹建者之一,算起来还是钱学森的师叔呢。说段题外话,清华和北航的老人都知道关于陆士嘉的这样一个故事。

在文革期间,中国想引进英国劳斯莱斯公司(Rolls-Royce)的飞机发动机。该公司不仅生产世界上最豪华的轿车,还生产全球最好的喷气发动机。世界上很多军用和民用飞机,包括现在最新的波音787 和空中客车A380 都采用它的发动机。中国和劳斯莱斯的谈判一开始非常不顺利,对方企图高价卖给中国劣质产品。在文革这个知识被踩在脚下的年代,中国出席谈判的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向英国人争取权益。主管领导没有办法,赶紧到劳改农场把正在扫厕所的陆士嘉找了回来参加谈判。陆士嘉一到, 便指出了英国给我们的发动机的问题,说得有理有据。陆士嘉还表示如果劳斯莱斯公司提供这样的发动机,公之于众将会大大影响这个知名品牌的声誉。这下子英国人不得不对这个看似村妇的老太婆刮目相看。一打听,才知道她就是陆士嘉,普朗特的学生, 于是英国人的态度马上来了个大转弯,表示愿意给予中国最好的产品,并且以很低的价钱。当然条件是请陆士嘉先生原谅他们先前的行为,这样可以维护劳斯莱斯的脸面。我们民族的复兴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像陆士嘉这样有真才实学的学者。陆士嘉在文革之后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中国航空工业的很多骨干都是她的学生。她去世时,邓颖超、习仲勋等给她送了花圈。

长话短说。冯·布劳恩来到美国后的头几年,居然无事可做,因为美国当时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核心任务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以避免这些国家倒向前苏联。因此,美国一直在裁减军队和军费。到了1947年, 美国军队总兵力从二战后期的1200 万裁撤到150 万,与现在的规模大致相当,军费预算从1945年初的909 亿美元裁减至1947年的103 亿美元2。

这两年间美国并没有什么航天计划的预算。冯·布劳恩多次提出研制新火箭的建议,都被搁置一边。事实证明他的老板是个很糟糕而且不称职的人, 这个26 岁的少校仅仅上过大学,对航天技术完全是门外汉,对冯·布劳恩的要求从不理会。要知道,冯·布劳恩26 岁时已经指挥上千名德国工程师工作了,现在倒要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伙汇报,一定非常郁闷。美国自身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几年时间里,冯·布劳恩从波士顿搬到马里兰州,后来又给弄到了得克萨斯州,这大致就相当于从东北给搬到京郊, 再给搬到广东。在此期间,他能做的事情就是教教课,为大学和工业界做点培训,另外,有空就把美国人从德国带回来的V-2 火箭再重新装一装。照我想,冯·布劳恩这些年过得实在是无聊。如果不是冷战的开始和另一个对手的出现,冯·布劳恩说不定也就讲讲课、做做研究,直到终老。但是, 上帝还是给了他、也给了他的对手发挥其天才的机会。而他那位26 岁的老板,曾经有一次影响历史的机会,但他不是这块料,最终证明还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虽然从档案里我们知道这位老板名叫吉米·哈米尔(Jim Hamill),但是没人知道他,也没有人有兴趣想了解他。关于冯· 布劳恩这段时间的生活,在《红色月亮升起— 史泼尼克卫星和被遗忘的太空时代的对手》(Red Moon Rising: Sputnik and the Hidden Rivalries that Ignited the Space Age )一书中有详细描述。

时间: 2024-09-08 04:08:43

《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6.3 寻找冯·布劳恩(3)的相关文章

《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6.2 寻找冯·布劳恩(2)

16.2 寻找冯·布劳恩(2) 文明之光 第二册到了1945年, 德国的败局已定.这时的同盟国想得更多的已经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如何处置战败国和建立战后新秩序.美国是一个重视人才的国度,他们看中了德国的人才,尤其是掌握火箭技术的精英.相比之下苏联人更看中德国和日本留下的机器设备,他们洗劫了德国的工业区和中国的东北.1945年4月,一个特殊的美国调查团来到战争还在持续的德国,团长是陆军航空队1 的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1881-1963)少将.这位出生于匈牙利的将

《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6.1 寻找冯·布劳恩(1)

16.1 寻找冯·布劳恩(1) 文明之光 第二册军事的需求往往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技术民用化之后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美苏太空争霸导致了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在这背后,很大程度上是两个天才的默默竞争. 1944年6月6日,军事史上最著名的D 日(D-Day).这一天,艾森豪威尔将军率领的盟军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之后盟军迅速向纳粹占领的法国纵深推进.纳粹德国离最终的失败已为期不远了,在战争中饱受德国空军袭击的伦敦人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然而,到了9月8日,一个庞然大物从天而降,落在伦敦西

《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0.1 罗卡尔角的夕阳—— 葡、西的殖民时代(1)

10.1 罗卡尔角的夕阳-- 葡.西的殖民时代(1) 文明之光 第二册 人类早期的文明,除了印度的文明之外,都出现于大约北回归线(大约23.4 度)到北纬35 度之间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气候适宜,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生产,再往南又太热了.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四世纪大约一千年里,除中国以外的地区,人类文明的中心是环绕地中海而出现的.如有机会到一个世界性(而不是地区性)的博物馆看一看,你会发现在那一千年里,最好的文物都来自于希腊半岛.亚平宁半岛.北非.中东和土耳其地区,而人类古代最活跃.最先进和最有创造

《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 10.4 罗卡尔角的夕阳—— 葡、西的殖民时代(4)

10.4 罗卡尔角的夕阳-- 葡.西的殖民时代(4) 文明之光 第二册到西班牙旅游,就应该去离马德里不远的托雷多(Toledo)看一看.这是当年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笔下的人物堂吉诃德的故乡,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古城.在那里,人们仿佛置身于16 世纪.堂吉诃德的命运反映出伊比利亚半岛上这两个王国的兴衰,这位思想还停留在中世纪的骑士一生处处碰壁,至死都没有弄明白一个道理- 他的盾牌保护的是一个旧世界,而他的矛头指向的是一个新世界.清朝末年的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就曾预见到清朝的灭亡,他深知他

《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0.2 罗卡尔角的夕阳—— 葡、西的殖民时代(2)

10.2 罗卡尔角的夕阳-- 葡.西的殖民时代(2) 文明之光 第二册1745 年,瑞典的哥德堡号(Ship Gothenburg)满载着700 吨从中国采购的货物- 主要是茶叶.瓷器和丝绸,从广州启程回国,九月驶进了哥德堡海港.在距离陆地不到一公里处,这艘船神秘地触礁沉没.由于是近海,当时打捞上来30% 的货物,其中丝绸和茶叶因为泡了海水基本上不可用,能卖钱的只剩下瓷器.但就是这些中国的商品,在市场上拍卖后,不仅支付了哥德堡号这次(长达两年)中国之旅的全部成本,而且让股东们获得了14% 的利润

《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0.6 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崛起(1)

10.6 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崛起(1) 文明之光 第二册欧洲西北部的低洼地区,在日耳曼语族中称为尼德兰(Netherlands), 这是今天被称为荷兰的正确国名.其中最强大的一个省称为Holland8, 音译成中文就是荷兰.今天,我们用荷兰一词代表尼德兰整个国家,就如同用英格兰代表整个联合王国,或者用普鲁士代表德国一样,有点以偏概全.不过既然这个说法已经为大众接受,大家就只好将错就错了.另外,大部分中文的文献中,称荷兰立国前为尼德兰,立国后为荷兰, 本书也沿用这个习惯.荷兰人和英国人是近亲,

《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0.7 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崛起(2)

10.7 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崛起(2) 文明之光 第二册到今天为止,全世界恪守信托责任的国家并不多.在21 世纪有一家很大的公司,在它最需要钱和技术的时候,一家外国公司给了它许多的投资,包括大量资金.技术和人员,当然也就占到这家公司的大量股份,持股比例超过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和创始团队成员.后来,这家公司玩猫腻, 将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资产转到了这个创始人名下的另一家公司,当然他总能找出这么做的理由.虽然后来经过调解,这家公司给了当初的投资人一些补偿,但是这些补偿和投资人的损失相去甚远.这是不

《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0.8 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崛起(3)

10.8 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崛起(3) 文明之光 第二册接下来的日子有多么艰苦,在关于巴伦支的各种传记中都有描述.在漫长的冬季里,他们不得不与严寒.暴风雪.饥饿和疾病作斗争.他们饿得精疲力竭,只能靠偶尔捕猎到的野狐狸过活,由于营养不良并且长期吃不到蔬菜,船员得了坏血病(缺维生素C),每过一段时间都有船员冻死或病死.而船上装满了货物,包括可以保暖的衣服和治病的药品, 但是这些船员们居然宁可冻死.病死也不去动那些荷兰商人委托的物品, 因为他们深知那些物品属于委托人,而不属于他们.这年冬天,很多船

《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0.10 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崛起(5)

10.10 海上马车夫-- 荷兰的崛起(5) 文明之光 第二册西班牙和葡萄牙国运不能持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利益分配不公平.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队是各自独立核算,如果哪个船队几条船回来一半,他们就有可观的利润可分,如果大部分商船沉没了或者被海盗抢了,那么投资人可能就会血本无归,这一个个船队没有能力在全球各地建商埠造码头.在这样的氛围里,很多生意都是一锤子买卖,比如这次在亚洲捞到一票,投资人可能就不再去做这种高风险的投资了,这样生意就缺乏长久性.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则不同,他们所追求的是长远的买卖.在公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