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e写了一篇博客营销,我也看过《博客营销》这本书。我在今年上海交大主办的首届全球传播论坛上提交过一篇小小的论文:BlogMedia:一种链式传播的行销媒介。这篇文章我稍后两天会全文贴出。
不过,本篇日志的重点不是讲如何进行Blog营销,而是讲为什么不进行Blog营销。
首先要说明的是,Blog营销,不是blog进行营销。所以,某个人开一个Blog然后成为红人,不是blog营销真正该关心的。确切地说,应该是这样的:A品牌,利用B/C/D…等等blog将其品牌知名度(或者叫意识占有率)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定义出发,品牌利用BSP进行blog营销是最好的方式,因为独立Blog的聚合程度远远小于某个BSP。
在我看来,Blog营销比较适合公关和市场,而不是销售。Blog的传播方式,我更愿意看成是人际传播,而非大众传播。Blog营销的好处是品牌传播比较深(相对于电视那种十秒钟广告而言),但坏处是见效慢。利用blog来促进销量,有点痴人说梦。
但利用blog来促进用户量是可能的。比如我在blog上推荐某种网络免费服务,会让我的读者们也去试用一下。不过,我以为,利用侧边栏的widget是更好的促进用户量的方式。我始终认为,blog的侧边栏是广告的黄金地段。
但更关键的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管理上的需要。
传媒经济学中的管理分支,其实更象是管理者心理学。我愿意花费一点笔墨来解释一下。
A品牌,品牌总监是张三,品牌经理是李四。李四和鄙人是很好的朋友,他也很认同我的blog营销观点,愿意花费一点成本来做一场blog品牌公关活动。我鼓动了一帮blogger来写一些关于这个品牌的日志,这些blogger不能算是很知名的blog,大部分的人,其阅读群体大致在1000人左右。假定这些blogger总数是100人,这次的传播覆盖量理论上,10万人是底数。
到了月底,李四述职报告上说,本月工作是发动了一场blog品牌营销活动,花费成本2万元。张三看到后,就把李四叫到办公室:请问李经理,你发动的这场活动在哪里?我看不到啊。
李四答:是这个blog,是那个blog。
张三一脸的不悦。这都是些什么家伙,我从来没听说过。你为什么不利用一下更有号召力的媒介?
李四说:这不是很经济实惠嘛!而且,传播深度很深的。这些blog的读者们天天读这些blog,很有号召力的。
张三开始皱眉了。心里问候了一下李四的母亲,说:你如何证明这些blog很有号召力?
李四指着那些rss订阅图标说:看,他们的订阅数都有500人左右。每天的访问IP也有500个啊。
张三更生气了。什么破订阅数?什么意思?我不明白。但在下属的面前,这个问题一问显得有点弱智。至于每天访问IP500个?鬼扯罢,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些blog的存在。
结论点一:让一个人承认他从来没听说过的东西的价值,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张三表达的方式是:对不起,我们的品牌是很优秀的,我们也有很多的公关营销预算。我不需要李经理帮我省钱。2万块,少是比较少,但如果没有效果,等于没有。20万,多是比较多,但如果有效果,那就是值回票价。
李四默然。从今往后,他永远的选择网络媒体是:新浪。因为当他的上司张三看到新浪高高漂浮的banner时,这个世界,就安静了。而我,从此和李四一起是喝喝小酒,看看女孩子以外,就再无共同的话题。
结论点二:blog营销这种口碑营销的方式,缺少一眼能发现的实证,让品牌总监们看到。广告这个行业,天然就是个忽悠行业。忽悠都忽悠不好,玩广告是很危险的。
blog营销的背景完全不同。套用一句不太适当的话,就是参与者们没有“集体的记忆”。大家都知道新浪首页的banner会被人看到。这就是集体记忆。究竟多少人能看到,这不是重点。而blog们?
在这个blog上投一个广告,哪怕只要100块,品牌总监们乐意吗?
ItTalks?哪个傻冒啊,给他钱?我疯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