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文章已经烂了大街

本不想掺和,但没想到身边一帮从屌丝到土豪的朋友们无人不在谈起,饭桌上常常不得不被迫成为他们的听众,去听他们描述一些几乎丧尽市场常识的观点,严重影响了食欲。为了一劳永逸来解决身边这个问题,本着影视行业一贯“无处不天涯,人人可八卦”的职业精神,我们来扒一扒这件事的始末,还原“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一、“互联网思维”一词的起源:

“互联网思维”一词最早的提及者应该是李彦宏,在2011年,李彦宏在一些演讲中,就曾偶尔提到这个概念,意思是指要基于互联网的特征来思考,他的描述非常的碎片化,所以并没有引起重视。在互联网行业主要的社区网站之一“知乎”上,最早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提问,也要追溯到2011年,但当时几乎无人应答。

早晨我跟优卡网的CEO聊天,他把很多时尚杂志的内容集成到网站上,我就问他说,为什么这些时尚杂志不自己做一个网站呢?让你们去做呢?更主要的是他们没有互联网的思维,这不是一个个案,这是在任何传统领域都存在的一个现象或者一个规律。

——引用自李彦宏2011年的演讲《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三个新机会》

2012年,雷军开始频繁提及一个相关词汇——互联网思想,几年来,雷军一直试图总结出互联网企业的与众不同,并进行结构性的分析。从他的两篇文章中,可以追溯他思路的变化:2008年的 《关于互联网的两次长考》,以及2012年的《 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在2012年的每一场公开演讲中,雷军都会使用这个词,但起初小米影响力尚有限,除了众多米粉十分推崇之外,并没有引起其他人包括媒体的跟进。

2013年,随着雷军曝光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如罗振宇等自媒体人士开始频繁提及“互联网思维”(好像是从罗振宇开始“思想”又变回了“思维”),一些TMT行业的记者也开始引用这个词。

在2013年中,我们能看到“互联网思维”有如下重要曝光:

——2013年11月3日,新闻联播发布了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

——2013年11月8日,小马哥在一次发言中,以这个词为结语: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音乐、游戏、媒体、零售和金融等行业,未来互联网精神将改变每一个行业,传统企业即使还想不出怎么去结合互联网,但一定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摘自马化腾2013年“道农沙龙”发言)

行业领军人物和新闻联播的连续引用,将这个词迅速推上了风口浪尖。之后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各类媒体纷纷摇旗呐喊,各种解读日益喧嚣,一时好不热闹。

百度指数:互联网思维一词的热度变化

二、“互联网思维”一词为什么能够攀上神坛

这个词汇的走红,直接原因是一些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腾讯1000亿市值,小米估值100亿,都是美元哦,亲),从业人士开始变得越发自信,他们需要一个词汇来统一表达与传统企业的区别,用来区隔他们的身份。

仔细研究现在各种跟这个词汇有关的言论,无论是以用户为中心,增强服务,数据管理等等,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在早些年,相关的表达都曾经在一些行业,家电、快销、零售、房地产……轮替出现过,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为什么又可以热炒一次?这个就得说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了,这个要分四个阶段来说。

1. 互联网的核心本质是将信息电子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完成存储和传输。信息在变成“比特”之后,传播的效率大大增强,这个变化是龟速和光速之间的差异,因此所带给人类社会的变革也是颠覆性的。但这种变革是渐进的,因为人类对信息传播效率的需求并不一致,科研机构、军事单位对信息沟通效率的需求最为迫切,因此他们成为互联网的发明者,在他们开始了二十多年之后,互联网才真正进入民用阶段。

2. 既然互联网主要是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因此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都是在对信息进行结构性整理,并在这个基础上提供服务。简单分类一下,大概这么几项:

A. 信息交流:如通讯工具、邮箱、电子商务平台、社区等;

B. 信息娱乐:如互动游戏、音视频网站等;

C. 信息安全:如网盘、云盘或者杀毒工具等;

D. 信息计算:云计算,数据挖掘等等……

无论这些企业的定位或者描述多么的复杂,所开展的业务多么的纷乱,拨开他们的外衣,你会发现大部分企业所提供的仍然是信息服务。

3.人类活动本质上是由两种交流构成的,一种是信息流,一种是物流。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输效率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降低,同时也就影响了物质的流通。很多原本需要承载于实物上的信息交流便可以虚拟化了,胶片因为成本和实效性较差,很快就被完全整合,纸张则拥有一些先天的优势,暂时还在整合的过程中。任何承载于纸上的信息,从纸媒到货币,其实都可以做到完全无纸化,只是基于人类的习惯,以及手持信息终端还不足以提供对等的便利,未来还有待发展。

4.互联网既然是针对于信息方面的革命,那么它必然会走向物联网,也就是物体与物体间的无缝对接,以及人与物的整合,有几则新闻可参考:“A. 本田开发仅靠人脑思考即可操控机器人的BMI技术 B.首个思维操控飞行器曝光”。从Google的无人驾驶技术,再到法国的机器人NAO,以及可穿戴设备,还有远程医疗,3D打印,智能家居……通过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基于信息控制方面的技术革新,会进一步改变整个世界的生产生活方式。

啰嗦了这么多,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 未来将没有“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区别,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 』

一些从业者正因为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难免会急于表达内心的激动。2013年又是国内互联网行业收获颇丰的一年,电子商务、新媒体斩获了诸多眼球,新一届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重视更是催生了各种媒体的兴趣。我们从百度指数中可以看到,新闻联播无疑是点着这一簇火焰的关键火源。

三、“互联网思维”要不要有?

互联网技术既然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果对发展趋势没有一定的了解,企业的战略决策上就有可能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一些以信息服务为主的行业,正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冲击,在重新构建新的竞争形态。

媒体:我们经常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做一些区分,事实上媒体提供的是图文信息、影像信息编辑汇总整理发布的服务,至于到达用户的载体是纸张还是智能手机,区别真的不大。

娱乐:这方面应该体现的比较明显,多屏时代,随身视听,观众获取音乐和影像节目的途径越来越便利。

通信:这个不用说了,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在这一百来年里的变化。

金融:也是一种信息服务,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本身就是很便于虚拟化的。

零售:基于信息不对称,所形成的商品溢价空间,已经被互联网挤压,目前线下的零售行业所提供的服务正在向体验经济倾斜。

涉足信息服务的行业还有很多,就不一一枚举。这些行业浮在水面,很容易被观察到,还有一些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对信息技术同样的依赖,也正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整体的变革,但目前变化并不明显,所以常常会被忽视。

家电家居:之所以将这两者放在一起,是因为未来它们都是属于智能房屋的范畴内,彼此之间应该会在企业层面出现大的整合,google收购Nest,应该可以昭示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小米如果想真的想让格力紧张一下,只要研发一个家庭信息控制系统,未来就可以将格力所提供的空气调节服务整合在旗下了。据我所知,格力是一家对机械技术十分迷恋的公司,对智能家电的理解和能力储备,我只能说“呵呵”。

交通工具:在这个领域机械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很平稳的状态,下一步的技术突破主要是在控制系统上,Tesla带给汽车行业最大的冲击并不是在能源方面,而是在控制技术上的思路。从汽车、船舶一直到飞机,多数企业在智能和安全之间一直难以平衡,所以在控制系统数字化上的发展非常缓慢,相信下一个十年这方面会出现大的变革。

工业生产:快速成型技术中的“3D打印”试图民用之后,很快受到各种媒体的重视,实际上相关的技术已经发展了好几十年了。目前快速成型技术整体还很粗糙,不过大概能看出来,未来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便捷,信息的损耗会越来越低,整体发展的趋势正趋向于 — 设计即制造,也就是说全球的设计资源和制造资源因为互联网将比现在结合的更紧密。

城市营运:这一点应该比较好理解,城市管理与企业管理一样,其核心仍然是基于信息的反馈与处理。IBM是这个方面最积极的技术推进者,因为关系到这家企业未来几十年的生死存亡。中国在这个方面起步也不算晚,2013年8月,政府颁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信息技术和智慧城市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

以上简单举了几个例子,用来说明互联网技术虽然只是简单的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但所引发的联动反应则是覆盖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至于具体是如何影响以及趋势是怎样的,各个领域的专业论述已经很多,就不再多言。

四、“互联网思维”究竟该是什么

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人性,所以那些罗列什么便捷、参与、免费、体验等等……的文章,嗯,说的都对,但只是重复描述了企业在推广策略或者营销管理上需要关注的重点。而且有些传统企业在这些方面事实上比互联网企业做得更好,谁学习谁还不一定。

至于“互联网思维”的真正要义其实就一条:在移动互联的时代,任何环节的信息交流均会被加速,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输的效能……没了。

是不是太短了点,但是只要记住这一条就够了,因为其他所有的改变都是基于这一个前提,至于企业的经营策略究竟该做怎样更具体的考量,大体上可以从战略、营运、定位、渠道、定价五个方面来总结。

——从外至内的资源组织,以及效率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既然互联网打通了全球的信息传输,那么企业的外部资源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筛选的,从Nike在全球整合生产资源到ZARA在全球整合设计资源,从IBM当年因为外包而击溃苹果的硬件部门,再到google因为长尾而建立的广告帝国。我们能看到不仅任何硬件资源都可以全球采购,信息资源同样可以进行跨区域的组织,这就要求一家企业的管理不仅建构于企业内部,还要将标准化体系输出至外部。

但是,面对宽广的外部环境,需要整合多大范围的资源?如何更有效率的进行整合?企业最核心的能力集中在怎样的范围内?能够回答这样三个问题,才会弄明白企业的发展战略。因为外部资源是开放的,任何商业模式在信息透明的互联网时代将很快被复制,只有基于在同等商业模式上效率的竞争才会维持企业的发展。

——通过众包进行创新管理,以及从用户端建立纠错机制:

BAT(百度,阿里,腾讯)同时都是风投公司,Google、苹果也都在不断通过并购收购来进行布局,可以理解为他们都是在通过外部的众包来完成创新。人才资源是互联网时代最贵的生产资料,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做到在这个层面的垄断,因为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人才的筛选机制不是以企业的力量就可以构建的,但是信息如此发达,我们可以在全球适时跟进各项技术的发展,伺机猎食。

上世纪80、90年代,在一些资本投机心态的催动下,诞生了诸如GE,Time Warner这样大而无用的公司。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以维护持续创新为目的的中小规模并购日益增多。在通过外部并购来完成创新突破之外,互联网时代的通信便利和几十年来多元文化的交流,让各个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趋向于扁平,大企业的部门也有机会像小企业一样保持灵活性,淘宝和微信诞生的过程就是很好的例证。

至于以用户为中心,这本来就是任何企业的核心要义之一,如上文所述的那样,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用户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渠道非常通畅,企业完全可以将用户反馈囊括在纠错机制之中,形成内部创新的标准化体系,加快产品的更新周期。所以快速迭代不是制胜法宝,快速迭代背后的纠错机制才是核心武器,如果你本来就是错的,那么你迭代的越快,只会从行业里滚开的越快。

——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可以延展的竞争能力,以及创新型品牌人格: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在任何产品上所面临的选择都变得空前繁杂。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筛选商品,也可能接触过全球各地的服务。大的企业往往通过用户粘性和对信息资源的控制建立起一定的壁垒,对于一家新的企业来说,就需要通过在某个环节完成突破性的创新才能够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这个环节可能是一个非常细分和小众的市场。

为了便于企业在细分市场突破之后经营范围的多元化调整,塑造以创新能力为主的人格化品牌形象将给企业的生长带来便利。小米将针对年轻人的亲民形象带入家电领域,360从网络安全进入家庭安全,黄太吉的励志故事,雕爷的完美化偏执,阿里的颠覆者传说,这些品牌人格最终都指向创新,但策略和方法各有不同。

——信息推广渠道的多样化,以及物流向集约化转移:

当今消费者接触信息的渠道非常的分散,传统的硬广+软文+陈列的推广模式需要按照传播渠道进一步的细分。为了便于传播,利用最有效率的口碑途径,企业必须在形式感上有所突破,表现出一定的偏执。无论是海底捞,或者是小米,还是黄太吉,或者雕爷,你可以选择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研发等任何环节来表现你的偏执,体现你对用户满意度的重视。具体将哪个环节作为中心其实不重要,但只有做到形式感的绝对迥异,才具备口碑传播的价值。

与信息传播相对应的,是物流的集约化,在信息传播受到地域限制的时代,物流和信息流是同步的,一家企业需要通过仓库的层层转移,才能接触到顾客。随着图文音像信息传播效率的提高,依靠信息便可以让消费者对体验产生期待,所以物流完全可以滞后于信息,进行更加系统的分发和管理。

——多层次的定价策略,将交易从基础服务转向溢价能力更高的增值服务:

免费的背后实质上是互联网时代供应的充盈,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搜索引擎,如果只有一个通讯工具,那么他们都不会免费。从雨水,自来水,再到瓶装水,以及在沙漠上卖一杯水,价格永远是根据稀缺性而波动的。互联网行业免费如此丰富,和供应能力的充足息息相关,其他行业同样,我们是一个全球消费一体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全球供应一体化的时代。

既然基础服务难以产生很高的溢价,那么定价策略就必须要向增值服务转移。QQ解决生存问题的收入是来自于移动QQ的流量收费;宜家销售的也不是家具,而是简洁、美观以及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所以在宜家不同商品的利润差距非常明显;麦当劳在中国从售卖合家欢的聚餐场所,再到销售快餐中的“快”,卖的都不仅仅是汉堡;迪斯尼通过电影和乐园所提供的卡通形象,一年可以在全球卖掉300亿美元以上零售额的授权商品;这些都是在互联网时代供应非常充盈时,定价策略的成功案例。

五、结语

事实上因为全球各地通讯技术的发展情况不一,国内各个行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的程度也各异,因此在各个领域所体现出的竞争形势都不一样。如果落到具体行业具体产品,还得具体分析,所谓包治百病拿来就用的策略肯定是没有的。并且当一个行业里有人开始想给自己著书立传时,也就代表着这个行业似乎泡沫有些严重了,我相信不久之后会看到很多打着“互联网思维”大旗的跟风者死在沙滩上。

最后仍然想强调一下:

互联网技术是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也是最能体现信息技术价值的一环,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探讨的是信息技术带给生产生活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互联网。与其用“互联网思维”来解释面对新科技时应秉承的态度,不如用“学习型思维”来一劳永逸的指代。一家愿意学习的企业总会更容易走在行业的前列,但是仍然要告诫的是,愿意学习的同时还要善于学习,既然土豪们不差钱,去买大力丸的时候顺便给贫困地区也捐点吧。

时间: 2024-12-23 03:18:49

最近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文章已经烂了大街的相关文章

醒醒吧 别再让“互联网思维"忽悠你了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时间走入2014年.在过去的2013年里,互联网产业再一次如此热烈的渗入传统行业,并在几个不同行业催生出试水成功的领军者,有兴趣的看官可以看看2013互联网大事记中提及的故事. 每到发生产业拐点的时候,"概念"往往比模式更多更快的涌现出来.比如2013年令人哭笑不得的"互联网思维". 网络上传播最广泛的几篇有关"互联网思维"的文章,无一例外地整合着各种务虚的概念,通过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向外行人兜售一套

胖子哥的大数据之路(17):重构-基于商业本质看互联网思维

一.大佬眼中的互联网思维-从一呼百应到烂大街,岁月留声机       如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样,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互联网思维.以下是来自互联网大佬严重的互联网思维,简要介绍如下:       (1)小米雷军:互联网思维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专注就是只做一款47寸的电视,其他型号不考虑:极致就是干到你能力的极限:口碑是互联网的核心,没有口碑靠广告一点戏都没有:快

从新的角度去看互联网思维

编者按:"用户至上""专注产品""社会化媒体营销"--关于"互联网思维",我们已经听到很多这样的解读.而在听多了极客们关于这一议题发表的看法后,我想我们不妨来听听另外一种声音.这是一篇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摄影研究生写的文章,微博@宋大象. 从他的角度看来,"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一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但是,真正能够运用自如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当圈内人都在争相着解读我们所处的时代时,请各位不要忘记那

当我们谈“互联网思维”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编者按:"用户至上""专注产品""社会化媒体营销"--关于"互联网思维",我们太常听到这样的解读.在听多了极客们对这一议题发表的看法后,我们不妨来听听另一种声音.此篇投稿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摄影研究生,微博@宋大象. 在他看来,"互联网思维"是一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但真正能够运用自如的人少之又少:当圈内人都在争相解读我们所处的时代时, 请不要忘记20世纪的哲学家们--居伊·德波.让·鲍德里亚.

“考古”互联网思维:一场源自李彦宏的信息重构浪潮

面对互联网思维的浪潮,现实商业世界就是残酷,企业要想活下去,就要时刻做好被颠覆和自我颠覆的准备. 2013年,"互联网思维"以"炸鸡啤酒"般的速度成为行业热词,并大有嫁接到所有行业的趋势:30年前抡起大锤砸出"质量取胜"金不换招牌的张瑞敏,这一次挥起的是互联网迁徙与改造的重锤,推动海尔从家电制造巨头往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转型.2014年伊始,汽车大佬李书福一袭黑衣,笑容可掬地出现在"极客公园",他说,面对滚滚而来的互联网大

史上最全!互联网思维集锦

[导读]我认为的的互联网思维:1.永远要站在用户一边,而不是对立面.2.核心竞争力产品必须免费,越有竞争力的东西越必须免费.3.不要认为每个用户都会给钱,但是总有用户会给钱.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以下文章告诉你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课前秀:三个段子 第一个段子:一个没有任何餐饮行业经验的人开了一家餐馆,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成了所在商场餐厅坪效第一名;VC投资6000万,估值4亿元人民币,这家餐厅名字叫做雕爷牛腩. 这家餐馆中只有12道菜,而老板花了500万元买断了香港食神戴龙的牛腩配方:餐馆中的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

摘要: 编者按:用户至上专注产品社会化媒体营销关于互联网思维,我们太常听到这样的解读.在听多了极客们对这一议题发表的看法后,我们不妨来听听另一种声音.此篇投稿来自北京电影 编者按:"用户至上""专注产品""社会化媒体营销"--关于"互联网思维",我们太常听到这样的解读.在听多了极客们对这一议题发表的看法后,我们不妨来听听另一种声音.此篇投稿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摄影研究生,微博@宋大象. 在他看来,"互联网思维&qu

“互联网思维”我们在谈些什么?

摘要: 编者按:用户至上专注产品社会化媒体营销关于互联网思维,我们太常听到这样的解读.在听多了极客们对这一议题发表的看法后,我们不妨来听听另一种声音.此篇投稿来自北京电影 编者按:"用户至上""专注产品""社会化媒体营销"--关于"互联网思维",我们太常听到这样的解读.在听多了极客们对这一议题发表的看法后,我们不妨来听听另一种声音.此篇投稿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名摄影研究生,微博@宋大象. 在他看来,"互联网思维&qu

互联网思维是创业者的营销天堂?

[i天下网商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文/天下网商从马佳佳到黄太吉到雕爷牛腩,这些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代言人"一夜走红,瞬间引领了一大批营销跟风者,于是,用互联网思维卖肉夹馍,用互联网思维卖橙汁,做互联网思维的手机,做互联网思维的汽车,做互联网思维的豆浆店--似乎互联网思维突然变成了一句很灵验的咒语,只要对着你现在做的事情大声念几遍,就能点石成金.而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