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支付业务正处于发展
前期,未来几年内仍处于投入期,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新型的合作模式和竞争模式一定会出现,并形成产业规模
关于移动支付风潮袭来的猜测长时间都停留在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停滞阶段。然而2011年的最后一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同时拿到第三方支付的牌照,是否预示着移动支付在国内将迎来实质性的进展。众多相关利益方摩拳擦掌,期待在这巨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令人垂涎的前景
13亿的人口基数,2.2亿的移动手机支付用户,单纯这些数字就足以令人疯狂。并据业内专家的分析,在2012年和2013年我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有望达1000亿元和1500亿元。对于这一块肥肉,包括谷歌、苹果、诺基亚,HTC在内的国内外智能手机超级厂商们都已把“移动支付”列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社会各界对于手机支付业务的期待已久,这也是在信息时代下又一次的浪潮。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秘书长、工信部电子信息中心副主任刘献军就表示,中国移动支付业务正处于发展前期,未来几年内仍处于投入期,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新型的合作模式和竞争模式一定会出现,并形成产业规模。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发展重心停留在线下购物近场支付的低水平阶段,在未来的移动支付市场,随着技术的突破有着不可估算的能量。
中国移动方面表示,移动支付将是公司未来的“蓝海”领域,计划创造100亿元规模,目前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数已经达到7.5亿户,庞大的用户群成为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巨大潜在市场。同时,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和3G网络应用的日益成熟和移动支付方式的逐渐推广是近年来移动支付在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也是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中国银联等加大对移动支付业务布局的重要原因。
群雄逐鹿
从2008年开始,中国移动便开始关注第三方支付,并尝试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遂于去年6月份正式成立了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目前,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手机支付,可以实现手机上的远程支付;第二类是手机钱包。
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用户可通过该支付客户端在手机上使用中国移动提供的综合性移动支付服务,如缴话费、收付款、生活缴费、订单支付等。同时中国移动在推出手机支付钱包以后,推出了很多应用。去年,该业务已经覆盖了40多个城市,上半年交易额接近了1亿元,月交易额达到了4000万元以上,用户规模也已达到了4000万。
中国电信也于去年3月成立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业务涵盖移动支付、固网支付及积分支付等领域。其中“翼支付”是目前中国电信主推的手机支付业务,从去年5月开始,京城百姓即可通过一张特殊的射频手机UIM卡,将中国电信的3G移动通信功能和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功能有机融合在这张手机卡上,只需携带手机就可以轻松实现刷卡乘坐公交、地铁;商家刷卡消费、网点电子钱包充值、手机空中电子钱包充值等服务。
中国联通的手机支付业务早在2010年底便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个城市正式商用。2011年4月,中国联通支付公司获得营业执照,去年12月,该公司获得了国内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收单等支付业务。
同时在移动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公司更是急先锋。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1.67亿,使用率提升至32.5%。
支付企业在手机支付的全面布局,也带动了手机在线支付用户的增长。截至2011年12月,手机在线支付用户达到3058万,占手机网民的8.6%。支付宝成立了无限支付领域联盟,标志着支付宝在无线支付领域完成纵横布局,意味着支付宝移动互联网支付开放战略正式启动。快钱CEO关国光也表示,公司已经制定了移动支付业务的规划,但是手机支付普及将仍需要几年时间,需要汇集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才能加速在终端各领域的渗透。
安全仍是关键
有关谷歌钱包的漏洞可以导致用户被窃的消息,已经在互联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关于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关心的焦点。对于新的支付方式“支付安全”的质疑声音从未间断过,在年轻人中间面对如此快捷、简单、方便的支付方式依然有人持保守的态度,其中最大顾虑就是安全问题。很多人担心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将间接导致交易失败,而如果手机不慎丢失后,很容易被他人利用,造成盗用机主名义完成相关支付,最终会严重威胁到用户的财产安全。除此之外,国内移动手机支付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各家运营商关门建立自己的运行体系,相互之间并不兼容,这也无形中也增加了安全的隐患。
为了防范丢失、被抢等不安全因素对客户可能造成的损失,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就规定了最高消费限额不能超过1000元,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财产受损失的风险。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副院长杨明刚就此建议,手机支付业务在推广普及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让广大的手机用户了解手机支付的优越性和安全性;其次,商场超市需要配备能够支持手机支付的相关确认或识别设备;第三、银行系统针对无线支付业务模块或接口进行相应的改造升级;另外,手机支付作为一种效率更高的支付手段,要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保证手机用户的账户和输入的密码信息不被截取或窃取,或应采用科学的身份验证和识别系统,保证账户内信息的安全。因为只有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除此之外的方可顺理成章的实现。
(责任编辑: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