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近效应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这与俩人住处的远近有很大关系。这被称为邻近效应。那么为什么邻近性会引发好感呢?
增强亲近感
邻近性一般都会增强亲近感。住得近的人自然碰面的机会也相对频繁,重复的接触就会引发、增强相互间的好感。
强烈的相似性
人们大多选择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与自己相近的人为邻,而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相似性。
越是邻近的人,其可利用度也越高
邻居之间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便可成为好朋友,而且有很多事可以相互嘱托,有快乐可以共同分享。比如可以请邻居照看孩子或房子,家里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都可以相互照应。
认知的一贯性
与讨厌的人比邻而居,在心理上是难以忍受的。人们在交往中大多愿意接近与自己合得来、住所比较近的人。
2、吊桥效应
在美国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试验,实验者让很多男性走过一座位于高处且看上去非常不安全的吊桥之后,然后让他们和同一位女性见面,结果约有八成男性表示见到的那位女性非常有魅力,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就是有名的‘吊桥效应’,原因是大部分男性把横渡吊桥时因为紧张所致的口渴感,以及心跳加速等生理上的兴奋误认为性方面的冲动,自以为对那名女性产生了兴趣……我是把这个实验颠倒过来了,其实处在惊险、刺激和危机场景里的女人更容易赢得异性的青睐,好多美国大片里就经常使用这一招,比如飚车的时候、比如枪战的时候、比如冒险的时候,貌似娇弱的女人出现在这种另类的场景里,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像。
具体信息: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fWaZ92l3vjg1ZmZBWMeFxwDqfEHaM21B4Zjai5eLuzm8GlxinzjHrMnm5aHlvxDCQXHBb54K0wR3Ssun1smia
3、归因偏差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科学家”,具有探究事情原因的倾向。而且,在归因时,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防御倾向。如果自己成功了,找主观原因,特别是特质方面的原因,诸如能力高什么的;倘若自己失败了,找客观原因,特别是情境方面的原因,诸如运气不好、晚上休息不好、题目范围太广或者考试环境嘈杂等。反过来,对别人则没有这么厚待了,别人成功了,说是客观的情境原因,如机会好云云;倘若别人失败了,则说是主观的特质原因、诸如能力低下、只知道死啃书本之类的。这种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的责任的倾向性成为自我服务偏差。说白了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这句私塾先生以诗的语言高度浓缩了这种归因偏差,不知这是否也算是一种人性的弱点。这种归因偏差还存在于如何看待他人对你的反应之中。假如有一份作业急着要交,可你死活都做不出来,就去问学委,他却推诿说现在有点忙,并要你去问别人。这时,你会怎么想呢?是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比你学习好的多得是,丑美什么呀!”还是认为:“班委的事确实比较多,要不然他不会不帮忙的。”事实证明,尽管当时情况是学委当时确实很忙,而在这百忙之中能给你一个建议要你去问问别人,也已实属不错。但大多数人却依旧倾向于选择第一种想法,从而给自己带来了不快。这属于归因偏差的一种,即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而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
除此之外,刺激的显著性也会造成我们的归因偏差,例如,我通常认为坐飞机比坐火车危险,事实上火车发生事故的频率要比飞机高。那我们为什么还会这么认为呢?究其原因在于飞机发生事故是比较重大的事情,损失较大,因而媒体会大肆报道,使其在我们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人们又有一种倾向性即利用易进入头脑的信息去推论现实事件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会认为坐飞机要比坐火车危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