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炳皓 就在投资方、用户、观察家和分析师对中国互联网都多少产生了一点审美疲劳的时候,开心网创始人程炳皓再一次证明了在这片土地上依然可能诞生奇迹。在一年的时间里,开心网宣布拥有了2700万活跃用户、接下了近10家“回头客”的广告单。最关键的是,开心网(kaixin001.com)几乎成为多数白领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MSN、QQ甚至是用搜索引擎和上门户网站看新闻一样。 一年前,开心网还只有10万不到的用户,有人问程炳皓为什么叫“开心网”,程炳皓说“开心就好”;一年后,开心网于5月20日状告千橡“开心网”不正当竞争。有人问程炳皓到底要干什么,他说,我只要开心网这个名字。 “不觉得域名和网站名字有什么关系” 在互联网的圈子里有一种人专门以注册域名赚钱,行话叫做“玉米(域名)贩子”,也叫“玉米虫”。这些人大多是触网较早的玩家,几乎是凭借着一种天生的直觉,他们用极小的代价海量注册域名,囤在手里,等着某一天有某个期待着成功的创业者或者得到风险投资的幸运儿找到自己,用几百倍甚至几千几万倍的价格把某个“玉米”买走。 中国的“玉米圈”里最成功的当数265老板蔡文胜,最不成功的当数时下开心网的老板程炳皓。 程炳皓的“不成功”和一个叫做傅政军的人有关。早在程炳皓的kaixin001.com创办之前,kaixin.com这个域名就被某人注册了。所以在程炳皓想明白“开心就好”这个道理,开始着手准备做开心网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域名在别人手里捏着,没办法只能注册了kaixin001.com。 据传闻,傅政军当时花了3.5万美元买下这个域名,曾经找到程炳皓希望能以这个域名入股,要1.5%的股份,但程炳皓没同意。去年10月份,千橡掌门人陈一舟用大约20万美元的价格把kaixin.com买走。 “当时没钱,买不起,没办法。”程炳皓显然不愿多谈这段故事,“就是没办法,那时候风险投资还没进来,而且我到现在都不觉得域名和网站名字有什么关系。就像现在你去注册一个xinlang.com的域名没问题,但是如果你也叫新浪,页面设置和新浪做得一模一样,恐怕不行。所以我起诉完全不是针对域名,我只希望让用户清楚,开心网只有一个。” “模仿无错,请勿抄袭” 开心网的成功和美国著名的SNS网站(社交网站)facebook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两家公司都是凭借口碑传播迅速吸引大量用户,然后几乎在一夜之间成名。在美国,比facebook更早进入SNS领域的公司很多,就像在中国比程炳皓先做SNS的创业者也很多一样。 再加上开心网最早火起来的两个组件“争车位”和“朋友买卖”都多少脱胎于facebook。很多人都认为,程炳皓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学facebook学得更彻底”。 程炳皓说,有这样看法的人,很可能都不知道facebook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中文版。 “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在facebook中文版没有人用?”程炳皓说,“开心网不是做游戏的,也不是凭两个像是游戏的组件成功的,让开心成功的只是‘开心’这种精神,这才是开心最大的创新。如果说模仿应该被指责,那QQ山寨了MSN、淘宝山寨了eBay、百度山寨了google,中国就没有创新的互联网公司,就剩山寨了。” 程炳皓说,“模仿”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可是如果把模仿进化成抄袭,甚至恶意抄袭,那就有点让人接受不了。 在开心网针对千橡的起诉书中说,千橡在网站名称、域名的主要部分、网站的服务功能、服务对象甚至服务内容都和自己基本相同,首页的设计风格也和开心网极其相似,这已经构成不正当竞争。 “问题的根本还是品牌和名称,而不是网页和功能。即便千橡的开心网输了官司,把网页改得不同,完全不一样,但是一样还是叫开心网,程炳皓一样毫无办法。”知名IT社区TECHWEB创始人祝志军说,“服务功能、对象和内容不能是某个互联网公司专属的权利,否则,世界上只有一个门户、一个搜索、一个BBS。如果这个说法成立,腾讯可以告遍所有互联网公司,或者所有互联网公司告腾讯。” “与千橡仍有沟通” 虽然很早之前就听说技术员出身的程炳皓不善言辞,甚至在面对媒体时多少还会有些紧张,但在采访开始后不到5分钟,这位开心网(kaixin001.com)老板就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另外一面。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话题时,程炳皓更愿意听,不过一旦话题进入到他所能掌控的领域,程炳皓瞬间就变得侃侃而谈,头脑冷静逻辑严密。 记者:最近你和千橡集团的那场官司闹得满城风雨,但其实我们知道千橡的kaixin.com在去年9月份就上线了,为什么到现在你才决定起诉? 程炳皓:这只是因为我们的团队不太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开心网本来是一个技术团队做起来的事情,从心理上说,我们还是不太习惯法律这样的方式。其实双方一直都有沟通,但是我们发现对方没有积极的反馈,所以最后才选择了这种方式。 记者:听说之前千橡曾经开出很高的价钱想要收购你们,但是你没卖? 程炳皓:我和陈一舟之前并不认识,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他说希望找我聊一聊,谈一谈资本层的合作。当时是在2008年8月或者9月记不清了,那时候开心网的用户已经很多了,在北京和上海已经覆盖了白领人群。在后来可能他觉得难以达到目的,就买了kaixin.com这个域名。其实在他买这个域名之后,我们双方都依然有沟通。 记者:对于官司的进展,有什么可以披露的吗? 程炳皓:我们既然做这个事情,肯定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具体的细节我不方便讲,但现在其实有很多人误会了我们的意思。开心网核心的述求和域名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开心网”这个名字。当时做开心网的时候,我就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去做一个非常知名的商品。法律对于知名品牌商标是有保护的。至于怎么去证明,我想一定会有很多办法。最关键的是我们把开心网做成了一个知名的网站,从法律上来说,我们的努力、我们为此所付出的劳动和智慧应该是会受到保护的。 记者:有传言说你起诉是因为在运营方面感受到来自广告客户的压力,也有人说你起诉是因为受到了投资方的压力,是这样吗? 程炳皓:没有这样的事情。开心网到现在有两笔融资,第一笔花得确实很快,都买服务器了,第二笔融资的谈判很顺利。其实投资方对收入并没有什么压力,我们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记者:开心网不是中国第一个SNS网站,在你之前有很多人投入到这个领域当中。但似乎从结果导向来看,他们成功的速度都没有你快,甚至可以说他们都不如你成功。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程炳皓:的确很多人都做得比我早。我没有资格判断他们成功不成功,我所了解的只是开心网。在开心网之前,所有人做SNS都是把目光聚焦到一群人身上,比如学生。但是开心网想做的实际上是一种状态,就是一种开心的状态,这是最本质的不同。 记者:我们注意到开心网上的植入式广告开始越来越多。在经营层面上你的进展如何? 程炳皓:公司现在一共只有50多个人,技术占了一大半。只有两个销售员,算上我自己有3个人在做销售支持。现在还没有到把商业化全面铺开的时候,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只和最好的广告公司、最好的客户合作,做最成功的案例,把每一张单子都做出新意来,并且通过这些单子让用户的体验得到改善。现在我们的客户大部分都是回头客,大家想的事情都是怎么把一个合作做得更有意思,还没有到全面铺开的时候。 “开心粉丝”最初来自新浪 程炳皓离开新浪的时候,正好是新浪“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网络广告上来”的战略开始执行后不久。 那是在2006年,新浪停掉了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爱问”,这让负责这一产品的程炳皓充满了挫折感。因为在2004年4月他开始正式负责这个部门的时候,百度已经几乎垄断了中国搜索市场。 “那段时间让我感觉人生有太多没有办法掌握的事情。”程炳皓说,“活在当下,开心才是最重要,最应该珍惜的。” 于是程炳皓把大部分积蓄投入到自己从小就喜欢的技术开发和网站上,2008年3月,开心网开通。“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帮助更多人开心一点,这就是开心网最早的初衷。” “开心网的第一批用户基本上都是我在新浪10年的同事和朋友。”程炳皓说,“当时跟他们说,我做了这个东西,来玩玩看?” 祝志军就是在那个时候接到程炳皓邀请的,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内迅速成为开心网上最有钱的奴隶主。但是祝志军说,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太忙,几乎一年都没有再上过开心网。这样的情况在很多“老新浪人”那里很普遍,当然也有至今依然在开心网上玩得不亦乐乎的,其中甚至不乏新浪的某些高层,至今依然是开心网“菜园”组件的忠实拥趸。 但有消息显示,新浪、搜狐甚至腾讯都将在近期推出自己的SNS服务。新浪的产品叫作新浪朋友,搜狐叫作白社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在一些“看上去很火但是依然不赚钱”的新兴互联网应用服务领域里,一旦拥有巨大用户资源的门户网站介入,垂直类的先行者们都将处境尴尬,比如当初的博客。 “警惕还是有的,自信也有。”程炳皓说,“开心网不同于网页游戏,我们提供的乐趣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互动。开心网的核心是你和你的朋友们,在这个基础上提供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创造的是一种互动的方式。最终吸引你的,只是你在开心上的朋友们,以及这些朋友们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开心。” 程炳皓 1998年 进入新浪网 2003年—2004年 任新浪无线技术副总经理 2004年—2007年 任新浪企业服务副总经理,爱问总负责人 2007年—2008年 任新浪研发中心主管 2008年2月 自新浪网离职,1个月后创办开心网(kaixin001.com)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彭梧
程炳皓:只要开心网这个名字模仿无错请勿抄袭
时间: 2024-09-18 16:40:55
程炳皓:只要开心网这个名字模仿无错请勿抄袭的相关文章
陈一舟与程炳皓 真假开心网能否一笑泯恩仇?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拥有原千橡开心网的陈一舟最近比较有"风度",在被判决停止使用"开心网"名称并赔40万后,声称与拥有开心网的程炳皓"相逢一笑泯恩仇",不过程炳皓在今天回应"做企业如做人,言行应一致",此"恩仇"能否一笑而泯之,我看未必. 一.陈一舟:一笑泯恩仇
开心网CEO程炳皓:开心网将尝试社区和电商结合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11月28日消息,"垂直化.实用化.移动化,将是未来社会化网络的三大发展趋势.如果找到合适的角度切入,这些领域将成为社会化网络的新蓝海."11月25日,在<创业家>主办的黑马沙龙分享会上,开心网CEO程炳皓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化网络未来的看法. 程炳皓表示,"十年前我们说,传统企业会互联网化,现在我们觉得整个互联网都会社交化.社
程炳皓:开心网定位不是网页游戏公司
开心网总经理程炳皓本周二就媒体报道的"用户高价卖号逃离开心"回应说,开心网主要提供的服务并不是网页游戏,而是现实社交网络在虚拟世界的延伸,因此"用户对于游戏组件的疲劳可以理解",但"游戏组件并不是吸引用户留在开心网的原因". 交易账号容易泄露隐私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帮助开心网在初期迅速蹿红的两个组件"争车位"."朋友买卖"如今已经很难再吸引用户,甚至有用户"玩到顶级"之后感觉无聊,高价在
开心网程炳皓:用户反馈是前进动力
说到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开心网,年轻人几乎无人不知.然而,"开心之父"程炳皓却是个在生活中再低调不过的人.戴着眼镜,微微佝偻着背,穿一件蓝白条纹衬衫,脖子上还挂着胸牌--毫无CEO的霸气和锐利,更像个不善社交的工程师. 帮助更多人开心一点,这就是程炳皓创办开心网的初衷,"'开心'这两个字,还有另一个意思.你想开心吗?想就打开你的心.打开你的心,你就快乐了.我觉得'开心'这个词,很好地浓缩和概括了我们理想中的人生状态." 为了户口放弃高中 也许说来很多人不信,这位当下互
开心网CEO程炳皓:移动社交是开心网未来重点
"选择与腾讯合作,是基于我和马化腾之间的共识:社交化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开放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近日"腾讯战略投资开心网"一事,开心网CEO程炳皓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是说. 对此,业界分析称,腾讯与开心的牵手,无疑让曾经风靡一时的"偷菜"专业户有了更大的靠山,开心网的白领用户与腾讯QQ的二.三线城市的网民重合交织在一起,这使国内SNS社区网站看到了未来的曙光. 程炳皓透露,开心网与腾讯此次交易完成后,开心网管理团队仍然为公司最大
开心网CEO程炳皓谈SNS发展减缓原因
开心网CEO程炳皓新浪科技讯 5月23日上午消息,Facebook上市引发了新一轮对SNS的关注,曾作为国内SNS黑马的开心网近几年颇为沉寂,在谈及SNS发展速度减缓原因时,程炳皓 认为国内SNS行业遇到产品周期性问题.与Facebook大受追捧不同,国内SNS却逐渐被电商和移动互联网概念取代.但程炳皓对上述情况并不认同,他认为SNS与电商.移动互联网有融合趋势,而国内SNS从火热进入到平稳阶段,主要原因还是产品周期性问题,"需要更好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对于SNS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程
程炳皓:做团购被烧钱吓退 和马化腾几顿饭敲定合作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一度被业界称为"互联网最神秘CEO".过去两年中低调成为媒体绝缘体的开心网CEO程炳皓日前抵沪,首度接受了晚报记者的专访,回应外界疑问. 城头变幻大王旗似乎是互联网行业的无情铁律,面对以微博为首的SNS新敌来袭,从2008年开始红极一时.风头无二的开心网开始面临用户分流的尴尬,而过去一年中转型微博.进军团购等战略也相继碰壁,引发业界唏嘘. IT技
程炳皓透露选人标准:人格成熟有学习协作能力
12月1日消息,在今日举行的创业邦年会上,开心网CEO程炳皓表示,公司发展的秘诀主要靠团队.他透露了开心网的选人标准,除了人格成熟,要看三个方面,人品好,有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程炳皓表示,三年来,公司团队发展"先慢后快":"在公司成立的一年半时间里只有大概50名员工,这50名员工是我们精挑细选遵循非常严格的标准,从2010年初100人到年末的300人,但是整个公司还是保持比较好的管理和文化状态." "2008年3月,我们推出开心网,在2008年3月网站发
开心网创始人程炳皓:创业很神圣赚钱不着急
开心网的神奇崛起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个意外,包括程炳皓本人.如果不是在新浪碰到一堵沉重的门,他可能永远也打不开开心网这扇窗. 但并非每一个遭遇 "此路不通"的人,都能迅速走出一条宽敞大道,尤其是,当你选择的不是无人之境,而是一条已经拥挤的街. 背负着 "模仿者"."后来者"的名声,开心网在短短17个月内吸纳了4500万注册用户,日登录人数达1200万,紧随百度.腾讯.新浪.淘宝这些已在互联网业耕耘多年的大佬,跻身Alexa全球网站流量监测排名的中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