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凯出走之后,爱立信将会怎样?

咱们中国有句俗语,“地球少了谁都一样转”。但对2010年之后的爱立信而言,总裁兼思文凯(Carl-Henric Svanberg)的离开,可能会让处于更激烈竞争中的这家电信公司,面临方向上的风险。  和很多其他媒体记者类似,我和爱立信也有了好些年的接触,这段时间差不多就从思文凯就任爱立信CEO开始。  对思文凯的印象  爱立信市场绅士的竞争风格和与人为善的企业文化,不仅让媒体对其有好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媒体人的心态——至少我个人是如此的。在过去的6年多时间里,我和其他很多记者一道,多次采访过思文凯——闫跃龙在他的博文中,曾经提到过思文凯的心路历程,有很多次(其实是几乎每一次),我们是一道采访思文凯的。  我记得第一次思文凯面对中国媒体,是2003年11月份,那时候杨迈还在世。思文凯那时候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还很实在——因为刚刚从传统行业转过来的缘故,真的是有什么说什么。在回答爱立信的亏损问题时,思文凯的“诚实”让人印象深刻,他说,爱立信亏损的问题,在于爱立信的效率还不够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很多部门在职能上存在重复。  我最后一次采访思文凯,是2009年2月份,在青岛——老闫已经干起了“拉皮条的生意”,没有机会一起采访了,采访的时候孙杰贤就坐在我旁边。思文凯也已经很“油滑”了,在回答公司业务状况是,他说,公司还有很好的现金流,大约300亿人民币左右——很少有公司的领导人在谈现金流时,用人民币的,因为这样能让数字显得更多一些。  其他采访思文凯的地点也很多,北京、上海、广州、东京、斯德哥尔摩等等,不同的环境下,思文凯的状态也不同。记得在爱立信总部斯德哥尔摩采访他时,他显得很疲惫。我私下对陈晓林说,怎么好像倒时差的不是我们,而是他。陈晓林保持他一贯的笑容,以及一贯的少言寡语。  思文凯的成绩  有个网络媒体做了个专题,关于思文凯的离职,说思文凯的离职,是因为投资人对管理层的不满——这是一个典型的“蒙点击率”的报道。而这个专题的策划编辑,要么是对爱立信一窍不通,要么就是别有险恶用心。  文章引用了一个分析师的一段评说,“卫翰思的当选意味着爱立信董事会认为业务发展良好。由于卫翰思了解财务,投资者也会他的任命感到满意。”我只能说,这个分析师也是狗屁不通,既不了解卫翰思,也不了解爱立信的历史——估计这个分析师,也就是个刚入行的雏儿。  上周思文凯要走的消息出来之后,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股市的股价没什么变化,每股还维持在76瑞典克朗左右,市值大概在310亿美元。2008年,爱立信的营业额约为270亿美元。思文凯2003年4月8日正式就职爱立信CEO的,爱立信股价已经降低到4瑞典克朗,年营业额只有120亿美元。股价没有变化,不是说思文凯的离开,对爱立信没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是思文凯治理了六年的爱立信,现在处于一个稳定的循环之中。  把企业做到这个地步,其实是不简单的。正如闫跃龙所言,思文凯这几年,老的很快。而且,思文凯从爱立信获得的报酬,也不是特别高。我看到的数字是,2008年思文凯从爱立信获得的报酬为2040万瑞典克朗,相当于160万英镑,260万美元左右。  对比一下,联想去年的销售额164亿美元,差不多是爱立信的一半,利润更是亏损2.26亿美元。而且,PC市场的利润率,和通信行业几乎是没得比的。但是联想前任CEO,连工作带离职补偿,高达1760万美元;杨元庆接任CEO,也有720万美元。联想在向香港证交所提交的报告中称,希望推行“正规、透明度高及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政策。”  对比思文凯的薪水,联想的绩效基础如何确定的,看不太懂。  回过来说,思文凯从柯德川手中接过爱立信的时候,是饱受质疑的。那时候,包括我本人,都看不懂爱立信的做法;通信行业的人说话有时候挺恶毒的,当阿尔卡特和朗讯传闻要合并时,诺基亚的一个领导说,“两只羊加起来,很难成为一匹狼。”而思文凯到爱立信之后,竞争对手当时最常用、最通俗的揶揄是,“爱立信找了个锁匠来管电信企业了。”  在思文凯之前,爱立信习惯了内部提拔的做法。柯德川刚刚接过爱立信的时候,被称为“爱立信在移动系统领域最懂业务的人”,但柯德川将爱立信公司管的是一塌糊涂——这和他的才能关系不大,是他碰到了互联网的大泡泡,所以柯德川在面对媒体时,都自叹生不逢时,这个CEO当的时机不对。  柯德川为思文凯做了很多铺垫性的工作,例如和索尼的合资、大规模裁员等等,这都是思文凯上任后不久(大概是半年左右吧),爱立信重新回到赢利局面的理由之一。但思文凯对企业的管理才华,才是更重要的本质——他因此得到了一个“吝啬”的称呼,善意的说法是“吝啬高手”,有些人则直接说他是“吝啬鬼”。  如今,当价格称为电信行业竞争中很重要的因素的时候,尤其是华为、中兴迅速起来的时候,爱立信没有被打弱,而是稳住了市场,就已经很能说明思文凯的能力了。特别是对比看看ALU、NSN,以及倒掉的北电,爱立信的股东们,应该是不会不满意的。  思文凯的几次收购  这几年,电信行业不太好混。  中国军团的价格战很厉害。从“腰斩价”到“地板价”,再到“地狱价”,弄的个别国际厂商在公开场合说,华为这样搞,就没得玩了。  爱立信这个时候,还能做到挺含蓄的,确实不简单。在丢掉了泰国的单子之后,爱立信不像北美公司那样,小家子气地气急败坏,就点评了一句说,“华为这样做,改写了通信行业市场的游戏规则”。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评论的时候,不禁笑了,爱立信的绅士风格,有时候还挺幽默的,连丢了单子之后也不愿改。  因为不好混,所以合并就开始了,大家都希望通过合并来瘦身、缩减成本,但很多时候结果并不像预想那样美好,合并之后,瘦身还没有开始,市场份额先缩了水。阿尔卡特和朗讯的合并如此,诺基亚西门子的合并也是如此。不过最近诺西抄底北电资产,还算个划算的生意。阿尔卡特和朗讯合并之后,
中国市场比较特殊,后来阿朗又收购了北电UMTS部门。我和上海贝尔的朋友们开玩笑说,你们公司的新名字应该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朗讯中国北电UMTS”,大家听了都乐,结果后来新名字出来了,就剩下上海贝尔,其他的都消失了。  外界一直认为爱立信作为瑞典公司,在收购上过于保守,实际上并非如此。思文凯作为董事会和管理层都能参与的人,如果想要主导收购,还是有很大的话语空间的;而且思文凯在早前其实酷爱“收购游戏”,他在Assa Abloy集团掌权期间,大大小小的收购45次,使得公司股价翻了16倍,当然,这也成就了他的业绩和口碑。  这几年,爱立信也有收购,总体上,算是成功的,马可尼、Redback,都对爱立信业务有较好的补充。尤其对比其他公司的大手笔合并,思文凯的这种补充式收购,更显得精明。  马可尼的收购,至少给爱立信带来以下好处:首先是自己的产品线,在光领域直接进入到核心圈;其次是打击了竞争对手华为,让马可尼成为华为国际化收购中的一个经典失败案例;第三便是讨好了傲慢的英国人,这或多或少让更多英国人知道了,爱立信有个思文凯,他收购了英国曾经的巨无霸马可尼。  Redback的收购,使得爱立信的网络边缘和多媒体部署的力量加强了。对Redback的收购,完全颠覆了外界对思文凯只懂企业管理不懂电信的认知——所谓成功企业领导者,便是判断价值,包括收购的价值,思文凯这方面确实挺让人佩服的。  在我看来,只有两个瑕疵,是作为非通信行业出身的思文凯,所没有考虑到的:第一个是马可尼买贵了;第二个是没有在更早时间就收购Juniper——Juniper最初是爱立信发起成立的,如今在运营商核心路由上,比Cisco还吃香,爱立信放弃Juniper,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它在固网方面的劣势,会进一步明显。  思文凯为何去BP  我写这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讨论这个问题:“思文凯为何去BP?”老实说,当前一些胡编乱造的文章,实在让人看了生气。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看,爱立信和BP有什么不同。最常规的行业差别就不用说了,因为早期思文凯同样是从另外一个领域跳到电信行业的。对于这样一个层次的管理者来说,行业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业务的管理。  一些基本情况是:  爱立信2008年的营业额270亿美元,市值310亿美元。2008年全球500强中排名289位(中国电信刚好是288位),员工7.8万人。BP的情况如何呢?2008年BP的总收入为3670.53亿美元,全球500强中排名第四,员工9.2万人。  企业员工规模相当的企业,营业额和利润上,石油公司要比电信行业更加“暴利”。  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养老,对思文凯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思文凯一定要说,他是去成就另一番事业的,我们也没有什么话说。在爱立信工作,或者说在电信行业当领导人,确实太累了,就见人满天飞、满地球跑,却不见人回家。  而且,以英国石油的规模和赢利状况,去做董事长而不是CEO,至少不会那么累人。据说思文凯也会部分涉及到企业管理中,现在他人还没有去,BP的CEO已经对他表示欢迎了。  BP的CEO挣的其实也比杨元庆挣的少。我看到的数据是,2008年,首席执行官Hayward的报酬总数为250.9万英镑,可转换期权为33.6万英镑(66136股),另外还有845319股在2010年之后可兑换。按照2008年的水平,甚至更多一些,思文凯在BP当董事长,能挣的钱不一定太多。现在的水平是,2008年,现任董事长Peter Sutherland的报酬是60万英镑,2007年则是51.7万英镑。(联想柳传志对比起来还行,2007年和2008年分别是64.6万美元、59.9万美元。)但思文凯并不缺钱,据说没有去爱立信之前,他的收入就已经是全瑞典国内排位第四的巨富了。思文凯有栋古老的别墅在一个小镇上,但自从做了爱立信的CEO之后,能到别墅享受生活的时间,几乎等于零。他还有豪华游艇,做了爱立信CEO之后,也没有时间去玩了。  而以57岁的年龄去BP,思文凯既能从容地以董事长的身份管理公司(并非具体业务,那是CEO的事),也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何乐而不为?  所以,说思文凯离开爱立信,是投资人不满意,纯粹胡扯。  作为职业经理人,或者说职业企业家,思文凯选择更大规模的公司,理所当然。爱立信在瑞典不算最大的公司,而BP的规模就不可同日而语了。除了前文我提到的,2008年BP的总收入为3670.53亿美元;另外一个数字,能看出BP对所有企业领导者的诱惑有多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GDP排名中,瑞典为4845.5亿美元(全球第22位);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出版的《世界概况》中,该数字为5129亿美元(全球第21位)。  这说明,BP的年营业额,较瑞典整个国家的年收入,比例在75%左右。去这样规模的企业做董事长、或者做CEO,都已经算是职业经理人的巅峰局面了。所以才会有英国媒体在报道时候,直接说的是:一个瑞典人,要来BP了。在英国人看来,瑞典还是小国。  爱立信的下一棒  我个人接触卫翰思并不是特别多,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最多见过四五次面,正面采访,可能只有一两次。  卫翰思接到权杖的优势和原因,很明显:  1. 在爱立信呆的时间够久;  2. 在爱立信换的岗位够多,呆的国家也够多;  3. 从基层业务做起,一直做到高级副总裁,现在做接班人,合乎情理。  至于那个老外分析师说的“由于卫翰思了解财务,投资者也会他的任命感到满意”,纯属鬼扯。卫翰思一直以来,也是做业务的,后来是因为爱立信的首席财务官突然离职了,卫翰思才接替了他的位置,在这之前,卫翰思对财务的了解,估计也就在如何保持区域市场,或者业务部门不亏损上。  卫翰思做爱立信服务部门总经理时,电信服务部门的业绩相当不错——但我不认为,有些原因,不可忽视:  1. 当时爱立信看到电信服务的价值,并强力推动这块业务,上升到战略高度,并不惜为此重组整个公司业务,很多原先收入颇丰的业务,划归到了电信服务部门;  2. 运营商为了缩减成本、更快更好的部署业务,自己做已经不行了,所以电信服务市场规模就越来越大。我个人接触,朗讯是更早谈电信服务的,但做的最好的,还是爱立信。换句话说,爱立信的电信服务,碰到了好时候,就像柯德川当初碰到了不好的时候一样。  有几个大单子,应该说是让卫翰思在爱立信树立了个人的旗子,Telstra的全网升级就是其中之一。但对于领导爱立信这样一个大公司,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领导爱立信,对抗华为的崛起威胁,卫翰思是否有足够的经验,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思文凯在领导爱立信之前,就已经证明了自己;在领导爱立信之后,实现了升华。他的离去,对爱立信,其实是一种损失。  卫翰思,则将要通过爱立信来证明自己;现在的爱立信,并不是处于历史上的最佳时期,但也是几个好阶段之一,希望卫翰思在接过这一棒之后,能够让爱立信在接力赛中,也继续跑到很好。

时间: 2024-09-30 09:38:28

思文凯出走之后,爱立信将会怎样?的相关文章

爱立信思文凯急流勇退

作者:桑菊 全球无线通信翘楚爱立信正式对外宣布,公司现任CEO思文凯将加盟英国石油,因此任命CFO卫翰思接替思文凯出任CEO,这项新的任命将于明年1月1日起生效. 随着新任命的生效,思文凯也将结束自己在爱立信并不算长久的职业生涯.但他并没有完全离开,而是转任公司董事会董事.以另外一种方式诠释自己的"爱立信情节".不过,令人庆幸的是,思文凯是带着掌声和鲜花离开的,这与他的几个曾经的对手,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为什么说思文凯是带着掌声和鲜花呢?这要从他加入爱立信的时代说起.这里说"

爱立信全球CEO思文凯将转任BP董事长

马晓芳 出乎所有人意料,今年57岁的爱立信全球CEO思文凯将离职了,他的下一站是英国石油公司(BP),职位是董事会主席. 昨天,爱立信董事会正式宣布了思文凯从2010年1月1日起离开的消息,接任他的是爱立信CFO.执行副总裁卫翰思(Hans Vestberg).不过,在爱立信的两大股东Investor及Industriv rden支持下,思文凯仍将长期保留爱立信董事会成员身份. 爱立信是全球第一大无线设备商,不过在思文凯最初接手的时候,爱立信还是个"烂摊子".思文凯于2003年4月开始

思文凯的帆船领导学

在公司一年亏损上百亿元时接手经营,思文凯利用驾驶帆船的道理,让爱立信起死回生,去年再创营收新高. 2月11日,穿过西班牙建筑大师高第的建筑和巴塞罗那混乱的车流,二三百名全球知名媒体和分析师,把全球移动通讯设备龙头爱立信(Ericsson)的发布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他们同时也是为了一个人的演讲而来. 这个人,就是全球3G技术的主要推手. 门外汉接手一年扭亏为盈 这个被<纽约时报>喻为全球最会拯救公司和降低成本的一流高手,就是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Carl-HenricSvanberg).

思文凯称电信业在社会中作用日益重要

5月13日消息,日前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爱立信"资本市场日"活动上,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Carl-Henric Svanberg)就经济危机影响下爱立信的地位和机遇以及电信业的前进方向发表了讲话.他认为,到2050年前,电信业都将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作用,宽带会成为整个社会新的高速公路,电信业将为建设可持续社会做出贡献. 思文凯说:"随着电信基础设施在当今世界的广泛应用,宽带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其实,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它将带给社会的全部影响和潜力.在未来的二.三十年

爱立信CEO思文凯:倡导以技术为驱动的气候议程

C114讯 北京时间9月27日消息,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Carl-Henric Svanberg)昨天在纽约举行的年度联合国气候变化领导人论坛上强调,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对达成和谐.有效的国际气候变化公约起着关键作用. 在面对联合国秘书长.各国首脑及商界领袖发表讲话时,思文凯介绍了ICT产业为营建21世纪低碳型基础设施所能做的贡献,并鼓励各领导人将ICT技术列入即将于今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第15次缔约方大会)的议事日程. 思文凯表示:"我们必须充分利

爱立信思文凯:信息化打造低碳社会

思文凯(Carl-Henric Svanberg) 大规模减排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经商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并要求为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投入大量资金 爱立信的领导理念就是:在发展企业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所带来的影响 这份发言,它源自一个愿景(Vision).对爱立信而言,它意味着驾驭技术去改变人们的生活:它意味着讲述一个故事--我们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Voice),承担领导者的角色,并悉心倾听观点,相互交流:它还意味着价值(Value)--我们对于利用可持续发展创造恒久价值的不变承诺.它因此得名愿景.声音

爱立信CEO思文凯跨行业跳槽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思文凯的跨行业"跳槽" 王佑 英国石油公司(下称"BP")6月底意外地宣布了一项任命. 爱立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思文凯(Carl-Henric Svanberg)将接替已经在位12年的现任董事长彼得·萨瑟兰(Peter Sutherland),3个月后会加入BP董事会.思文凯的入主也表明力拓CEO保罗·斯金纳与BP已失之交臂.但思文凯未来将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在石油价格长期萎靡.内部纷争较多的公司中,他将具备怎样的领导力来应对这些复杂的情况? 为何

思文凯跳槽爱立信换帅

本报讯(记者/巫伟)统领爱立信达6年的思文凯,将跳槽全球第四大公司英国石油出任董事长.日前,爱立信宣布任命现CFO卫翰思将接替思文凯出任公司总裁兼CEO. 思文凯曾先后在ABB公司和锁业公司任职,2003年4月8日正式就任爱立信总裁兼CEO.虽然思文凯自称对于电信行业不够专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领导爱立信走出当时的困境,并使爱立信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瑞典媒体用"卓越的沟通者和出色的领导者"和"爱立信梦想成真"来形容他的成就,而思文凯在员工中也深孚众望. 有券商

爱立信CFO卫翰思接替思文凯出任CEO

卫翰思(Hans Vestberg) 北京时间6月25日下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爱立信周四宣布,由于公司现任CEO思文凯(Carl-Henric Svanberg)将出任英国石油董事长,因此公司将任命CFO卫翰思(Hans Vestberg)接替思文凯出任CEO一职. 爱立信说,该任命将于明年1月1日生效.卫翰思自1991年加盟爱立信,曾在中国.瑞典.智力.巴西和美国等地担任多个领导职位.他从2007年起出任爱立信CFO. 爱立信董事长迈克尔·泰斯库(Michael Treschow)说:"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