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奥委会推出的迎奥运动员口号是“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而在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看来,这个口号显然也是对正在日益流行的“知识达人”的最好诠释。
“全世界的网民大约有10亿人,如果再加上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社会关系、网络知名度以及计算能力等,这个群体将迅速凝聚成为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美国《商业周刊》如此评价这一现象。
而在中国,如果要看看这些网民能有多大的能量,看看百度的“知道”你就知道了。
截至2007年6月,上线两年的百度知道一共为中国用户解决了超过1700万个问题,其中50.7%为知识类问题,约26%为生活类问题。
目前而言,百度知道平均每天解决大约5万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吸引着约3个用户来参与互动。而根据Alexa流量统计,每天有超过1000万用户访问百度“知道”,“知道”占据了百度总访问量的5%,已成为百度流量的重要来源。
这样的效果,正是百度想要达到的。而如何因势利导将之产业化是所有互联网人关心的话题,百度公司产品副总裁俞军接受了《财经时报》的专访,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财经时报》:在百度之前,也有很多互联网工作做过类似于“知道”这样的产品,为什么人们最后记住的是“知道”?
俞军:其实最主要因为这个产品本身它跟搜索引擎就是有一个天然的结合点。所以就是说由搜索引擎公司来做“知道”产品特别合适,它和网页搜索引擎本身互相互补。网页搜索本身能够推动“知道”,然后“知道”反过来能使网页搜索的体验变得更好。
《财经时报》:百度知道近期发布了《中国人知识搜索行为研究报告》,目的何在?
俞军:百度公司一直很重视对用户使用习惯的理解和分析,这也是百度公司推出的产品总能比竞争对手更有生命力的原因。百度更了解中国网民的用户需求,推出的产品也更加符合网民使用习惯。
百度研究和整理了网民的搜索行为,发布报告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透过报告本身,告诉网民关于中国人在问与答方面的偏好、行为特征等,让更多人深刻认识自己。
《财经时报》:有人把“百度知道”看作A型(回答,即Answer),把K68等悬赏类平台看作B型(竞标),基于信息交易的平台(C2C)看作C型,百度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俞军:网民已经在生产和创新的环节崭露头角。他们的力量不是万能的,但却是绝不可被忽略的。
我们很容易将其联想到开源软件的开发。互联网出现以来,Linux等开源软件正是通过网络,由散布在全世界各地的贡献者们共同维护和研发。开源先锋人物EricRaymond曾以“大教堂与集市”的比喻,来对照这种“闲散”而自由的生产形式与专有软件之间的差别。
而对于类似知道平台的流行我认为是一个好事,网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自然就需要不同层次的服务满足它们。我相信它们都有存在的价值。
《财经时报》:那盈利呢?比如百度的“知道”目前设计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样的?
俞军:做了这么久互联网,我们认为对于互联网的盈利要顺势而为,不能强求,有了美誉度,企业会帮助我们设计盈利模式的。现在已经有不少大企业主动找到我们,希望承担某一类问题的回答任务。比如工商银行,它把一部分咨询服务的工作放到了“知道”上。
《财经时报》:现在很多人在提“搜索+商务”的模式,作为搜索领域最早的探索者如何看待搜索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俞军:这是百度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相信这不会是一个短期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两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生产者如何不经过中间环节,把自己的信息,直接、准确地投向目标客户;二是消费者如何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准确地找到目标厂商。
前者要看网上广告做到什么程度,后者要看搜索引擎做到什么程度。
而搜索引擎的体验是一个综合的东西,就是一个用户对你有好感他就会来用你。但是可能因为对你某一方面的恶感他就会离开。而当一个行业成长为一个庞大的行业之后,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特征已经很难区别,这时唯一能够体现差异的就是细节。如果说百度公司能在搜索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在用户的细节体验上有优势。
俞军:百度公司产品副总裁,199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2001年5月加入百度,历任产品市场经理,2002年7月任高级经理,2003年11月任产品市场总监,2005年9月任首席产品架构师,2006年11月兼任百度产品委员会主席,2007年1月出任产品副总裁,是百度众多面向用户的产品的设计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