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描述:敏捷体验设计师具备的5种思维模式. |
我们有个香港的设计师哥们,整体穿着裙裤,Nike Airforce的珍藏版,一开口就是:满他力体(Mentality)我打算给翻成思维模式。他的意思是,设计师需要不太一样的思维模式。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一个敏捷体验设计师需要些什么样的思维模式?
共情Empathy
共情的话题曾经在这篇博客中提到,核心观点是你得明白,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基本没有为自己设计的可能,而你所面对的未来用户,可能跟你想的完全不同。
共情设计(Empathic Design)广泛用于广告或者工业设计领域,例如下面这张David Bowie的宣传海报,这位上世纪80年代的摇滚符号性人物涂抹非洲土著油彩,有着强烈跟随效应。
而在商业领域,共情设计充分体现在为目标消费者所处环境的专门定制,例如在菲律宾,东芝电视机的销量不足,是因为菲律宾人通常喜欢在客厅里看电视,睡觉前又把电视搬到卧室睡前继续看,减轻电视机重量以及增加把手的坚固和舒适度便使销量立刻反弹,这就是共情的设计。
而共情本身是成本巨大的,如果不在四大会计所工作过,就不知道他们的显示器大部分都是竖置并两个并排,更不会知道他们讨厌分页;如果没来过中国的菜市场,就不知道讲价这件事情是生活方式,不能讲价的百思买就不会那么快输给苏宁国美;如果没有在中国传统社区成长,就不会知道中国曾经的小区是没有咖啡店、便利店、后院义卖会这种东西,风靡世界的CityVille在中国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
花一年的时间做用户调研越来越难发生,除去可以被固化的实践(不在这里展开)还更多靠知识补全,而知识可以来自于文化的间接传播,或来自于直接的生命体验,前者我指读书,后者我指旅行。
放下那些教程或者所谓的用户体验设计的经典,读文化、历史、游记、和风俗史,有一些东西,积攒多了就能发酵,孕育出共情;看看这个世界,就呆呆地看着,看人的着装,争吵的样子,每个细节和动作,也许有天都能让你绘声绘色地跟你的客户描绘他们所在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客户和你才能挖掘出消费者真正的需要。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