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设计的未来在哪里?

与过去相比,一切似乎都在超速发展。我们正在目睹世界的瞬息发展,正利用像Google和维基百科这些前所未有方式来获取信息。所有情况让我们不禁自问,网页设计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虽然预知未来并非易事,但是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大致的意见,并且预测事情发展的走向。就目前设计界的演变趋势来看,我们开始看到未来道路的光明前景和新创意的涌现。我们这些设计者中谁紧随这些趋势,谁就能脱颖而出,并且成为科技新时代的霸主。

用户体验的增长

随着社交媒体一代的增长,我们正看到比过去多得多的网络用户。从前的网页都是静态页面,以静态的数据文本和图片为基础。如今,我们看到一个标准的网页应用也要整合更多的复杂的内容和表单。

这一点反映在网络用户参与度的增加上。现在比过去有更多方面需要人们与网页互动。社交网站、博客评论、在线聊天,还有照片分享网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未来的网页将支持用户更进一步的增加互动。我们可以设想用户创造属于自己风格和概念的网页是因为他们想掌控网站是如何创建的。如今,大多数的浏览器都可以支持各种各样的字体大小和字体样式。那我们什么时候能让用户掌握调整网页大小的能力,和为难读文本标记上色的能力?

大部分人都同意这个规范的转变会带来一种有力的双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更多的用户访问并为网页做出贡献,网页设计者们只需要很少的交互,艺术家们能够专注在更喜爱的事物上——艺术!

云计算的上升

作为专职网页设计者,我们都很熟悉网站托管服务商。一些很棒,一些就比较困难,但不管怎样,每一个在线的网站都要求一定形式的托管。最普通的就是在一台真实的或者虚拟的服务器上租借空间,这些服务器有可能在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

随着云计算的增多,而且越来越普遍,我们将会看到网页“在云中”托管。这意味服务器集群将会保存网站信息,并且在后台运行程序,而访问者将会因访问速度的提升而受益。

对于产品的设计来说,这也为更强的新工具提供了空间。毫无疑问基于这些强有力计算能力,开发者会很快地创造出基于浏览器的Photoshop或者类似Illustrator的工具。在这十年时间,这个过程将第一次颠覆整个网页设计产业。

动态表单的价值

我们已经看到了Ajax表单在动态验证你的密码或者Email地址是否正确的时候起到的奇妙作用,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是,这是后台的发展需要创造这样的功能。利用开源脚本比如jQuery,创造出来这些效果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

因此,在下一代网页里填写表单将会有多简单呢?我能想象,注册的过程要比我们现在看到的简单得多。人们登陆谷歌或是脸谱账户的时候,甚至能够自动将他们的个人资料填入到网页的空白输入框中。

这个过程带给交互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将不需要登陆页面。随着Oauth逐渐被认可,许多应用都提供了通过Facebook Connect和Twitter Connect来创建用户资料页面。这种方式极为简便,因为不需要在其他服务器上保存密码,并且可以只需要很少的点击就可以登录一个网站。

动态网页设计的趋势是通过尽可能的连接你所有的账户,来允许更进一步的定制。我们可以想象的是,更多的HTML或者JavaScript的属性将被创造出来,与这些数据一起工作,并且应用于网页的应用上。

令人更感兴趣的是CSS在接下来的几年将如何发展。CSS 3的规范已经具有获得成功的迹象,因为多数浏览器都将支持新的选择器。但我们离利用代码来创建动态的图片或者颜色渐近还有多远?

这是设计产业最令人激动的一段时间,到处都可以看到新发明,每个月都有一些新东西被创造出来或者投入使用。势头还会继续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将看到数字技术向前做了一次巨大的跳跃。

请留心最近那些讨论未来网页走向的文章,要准确预测5年内我们能看到的网页设计的定位还是很不容易的,但只要我们进入2011年第一季度,我们就能快速清晰的发现这个走向。

【编辑推荐】

时间: 2024-10-27 20:24:54

Web设计的未来在哪里?的相关文章

Web设计的未来:网页响应式设计路在何方?

作者Tom Ewer认为在多数情况下,网页并非需要响应式设计.虽然移动设备将成为未来上网的主要渠道,但并不是所有网站都应该使用像是设计,也许分类进行选择.在文中列举5点证明响应式设计的弊端或是差强人意的方面,并形容其有一个"免费通行证",总是避过批评和建议. Facebook设计总监KateAronowitz:"我们开发产品首先考虑移动端,其次是桌面端." Adobe CTO Kevin Lynch:"移动设计转型甚至超过PC革命." 2014年

面向未来的全方位Web设计:渐进增强

原文:Understanding Progressive Enhancement作者:Aaron Gustafson翻译:http://lifesinger.org/ 从1994年开始,Web开发社区就敲响了 优雅降级(Graceful Degradation) 的鼓声.这个概念来自工程世界,其核心理念是给最新最强大的浏览器全套餐式的体验,而给那些不幸还在使用Netscape 4的可怜人们只留些残羹冷炙般的基本功能.毫无疑问,这发挥了作用.但是它并不很符合Tim Berners-Lee(译注:万

面向未来Web设计:内容与外层分离 渐进增强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现在终端设备种类繁多对WEB设计提出更多要求 是时候考虑针对未来,设计出体验友好的Web了.现在终端设备种类繁多,如台式机.笔记本.上网本.平板电脑.多功能手机.智能手机等等,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我们的工作流程.标准及基础设施正在触及它们所能承受的极限.这个相互联通的时代不断创造着新的挑战,同时也酝酿着巨大的机会. 谁也无法预知,在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如果有人说可以创造出永不过时的事物,这又将是多么愚蠢的事啊.虽然我们无法提

从国外网站获悉未来web设计的发展趋势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不得不承认国外的web设计水平远远的走在国内业内人士的前面,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并且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web设计未来有八种趋势,并且在国外的网站中已经非常明显,国内也在不断引进,我想这篇文章应该值得国内网站设计师的思考. 单页面 走不寻常之路 从用户角度来说,他们习惯了在一个页面中使用鼠标不断滚动的访问模式,所以曾经不受用户

响应式Web设计:通过响应式的设计开发方式

文章描述:案例学习 响应式网站的产品需求和设计流程详解. 今次的译文中,我们继续响应式Web设计方面的话题.前面的几篇相关文章以概念诠释.方法说明为主,本篇则围绕一个实际网站案例展开,从需求.流程.步骤细节等方面描述了响应式设计在项目中的实践方式. 本篇的部分内容要点会与之前几篇产生交集:我们会在这些地方提供相应文章的入口,便于深入参考阅读.接下来进入正文. 根据DailyTech的统计,到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将会超过桌面用户.除了智能手机之外,使用平板电脑甚至是电视机进行上网的用户

WEB设计经验 -来自microsoft.com设计主管

web|设计 作为设计主管,Peter Stern 已经领导 microsoft.com 重新设计了主页并且开发了五个不同的交互工具,这些工具被用于下载中心.产品目录.配置文件中心. 搜索 和注册等联机功能. 他为几个内部工具设计了用户界面,并且正致力于创建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的下一代主页. 从头衔上,您可能认为我主要关心的是 microsoft.com Web 站点几千个网页的版面设计.的确,这些确实是我所关注的.视觉上的吸引力是重要的,但是这仅仅是工作的一小部分.而最终的目的是确保整个站点运

WEB设计经验 -来自微软设计主管

web|设计|微软 从头衔上,您可能认为我主要关心的是 microsoft.com Web 站点几千个网页的版面设计.的确,这些确实是我所关注的.视觉上的吸引力是重要的,但是这仅仅是工作的一小部分.而最终的目的是确保整个站点运转正常. 我的意思是,人们通常在访问 microsoft.com 时,并未将它当作艺术作品来赞赏.而是为了获得有关产品的信息,或者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咨询,或是阅读有关开发商的期刊.所以网站的设计应该尽量清楚和有条理,以便他们能够容易地找到所需信息. 设计站点 在进行 Web

Web设计核心问题1:什么是Web设计(4)

web|设计|问题  1.8 形式和功能的平衡 Web站点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形式和功能的平衡.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很多设计者坚持认为事物的形式应符合它的功能.考虑到形式是Web金字塔的基础之一,而功能是另外的基础之一.形式不好的功能是令人厌烦的.站点可能运行得很好,但不能激发用户的灵感.与之相反,如果形式富有表现力,功能有限,用户则会感到失望.形式和功能之间需要一个清晰且连续的关系.简单地说,站点的形式应直接与它的意图相关,如果站点是商业性的,它的外观可能非常绚丽,并且有相当份量的多媒体内容,如果

响应式Web设计的概念,应该怎样做响应式Web设计

文章描述:什么是响应式Web设计?怎样进行? 开始第一篇.老规矩,先无聊的谈论天气一类的话题.十一长假,天气也终于开始有些秋天的味道,坐在屋里甚至觉得需要热咖啡.话说两年前也是在国庆假期里开始做Joomla文档翻译的:长假好时光,总会可以抽出一两天,安静的窝在家里做做博客.学做些新东西,简直没有比这更舒心的事情. 说正事儿.准备在近期的几篇里集中翻译学习一下"响应式Web设计"的相关话题,包括概念.实践方式.案例及观点讨论等方面.相比于从前做的文档译文,这些文章篇幅要长的多(甚至要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