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增长最快的社区网站非facebook莫属了。与myspace阻止用户在社区中使用第三方服务相反,facebook推出了开放API的 F8平台,允许第三方厂商和开发人员在facebook用户档案中添加应用服务。结果引起了一股应用服务的开发热潮,Facebook负责平台业务的主管戴夫在Developer Meetup会议上表示,已经有40000多名开发人员加入了这一项目,并已经开发了约1500个应用软件。
从alexa的曲线中,可以看出,在于myspace等社区的竞争中,平台开放给facebook带来的高速增长。(蓝色的曲线代表facebook)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意和决策,令我佩服。facebook向我们诠释了同行网站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你死我活,而是可以在开放中达到了共赢的目的。一些最成功的应用软件在3 天中就获得了最多85000 名用户,而facebook也从中获得了口碑、流量和用户忠诚。
回溯中国互联网的历史,许多网站厂商都试图建造一堵虚拟的围墙,将自己的用户圈在其中,并通过提供大而全的服务来满足用户全方位的需求。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之中。从最早的瀛海威,到现在的各大门户,都是如此。精力的分散意味着资源的稀释,就难以追求面面俱到和精细化运营,使用体验得不到保证,用户又怎么能心甘情愿的留在你的围墙中呢?
以Blog服务为例,在mashup在国外如火如荼的流行之时,国内的web2.0厂商们却发现,他们提供的服务很难嵌入到主流BSP的博客模版中。大部分BSP在提供博客服务时,不尊重标准,不支持第三方服务。比如,在美国很普及的trackback引用和XML-RPC(向第三方开放发帖的接口)在中国几乎没有得到支持,大部分博客服务商也不允许用户在定制时使用javascript。大部分中国网民所接触到的主流博客服务其实都是被阉割过的,如新浪、百度等无不如此。对于用户来说,这有点像愚民政策,他们享受不了如blogger那样优秀的服务,视野被局限;而对于中国web2.0的探路者来说,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积压。互联网最吸引人的魅力在于其开放性,不客气地说,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们是在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忽略了自己的责任,却在扼杀开放和创新。
而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国web2.0网站,则只能依靠彼此间的合作来寻求共赢,比如前一段抓虾与饭否的合作。不过,我相信真正优秀的web服务是会通过口碑传播体现出其价值的,我期待着在中国网络界出现更多有胸怀和远见的领导者,像facebook那样的开放平台在中国也能够诞生出来,那时我一定为它而拍手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