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客,一个专注CPS的代名词,简单的理解可以为:帮助商家推广商品后,获取一定的佣金作为报酬。
当然,还可以上升一个高度,从“中间页”层面去理解淘宝客。关于“中间页”,它是李彦宏于2011年百度联盟峰会上发表演讲时建议创业者“闹中取静”时提出的,原话为:“中国中间业务、读图时代和应用为王“。话题刚落不久后,蘑菇街、美丽说等读图时代的产物就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种雨后春笋的结果是必然,因为电商从模式到被市场化后,导购必定会成为一个趋势。
具体说说什么是中间页
通过一段时间的经验,我认为:中间页是自己不生产内容,但是在优中选优的聚合内容(商品)的平台,另外,中间页只对选品的品质负责,不对售后、物流、支付负责的平台,但需要监管商家,接受消费者投诉,甚至帮助消费者一起“打官司“,因为中间页的存在价值就是信誉、性价比。
而中间页的业务模式:我们可以把他简单的理解为广告内容聚合即可。而广告形式根据导购平台的规模不同,基本就是CPS、CPC、CPT、CPM。
由此,中间页业务的运转核心是懂商品,懂用户,懂商家。所以,购物帮的定位很明确,即:“懂你所需、选你所爱、与‘我’相关”。
什么才叫“懂”
我懂你的原因是,我知道你需要什么。
特惠类平台,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高性价比商品。当然,高性价比并不等于9.9包邮,而是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否符合消费者心理的价值才是重点。
例:一件纯棉T,你买29.9不一定卖得好,而买19.9没准就会很OK。为啥?因为凡客T就29,你的品质和他一样,但品牌价值不如他,谁买?另外,你的款式或许还没有他丰富。
懂商家。商家的目的无非两种,一种是赚现在的钱,一种是赚未来的钱。我喜欢和赚未来钱的商家沟通,因为特惠渠道帮助商家做的就两件事:一件是跑销量,提高店铺的单品客户体验(我一直坚信,做电商,商品只有到了客户手中才靠谱,图只是一个引子);另一件就是拉新客。
在拉新客的问题上,我交流过一些商家。
例:有位商家做女装,他们账面上有300万客户,但留存的不到2%。他问我咋整,我说没法整啊,你就以卖货为目的,迟早那只猫被干掉,有一天我一天做到3000万销售额了,我们也没法做朋友了(因为特惠迟早要成为品牌的单品特卖,才靠谱,而用户也需要这些)。
这类商家基本就是卖货的,而这些卖货的商家,当做到两三千万后,根据品类不同、定位和目的不同就会很纠结(所以很多商家纠结了,就再开一个店),但这些商家的纠结,已经不是一个导购平台可以给他解决的问题了,因为啥,你们懂得!
由此,商品销售后的客户管理,很重要,这同时也是为什么购物帮(当然,同行1折网、易购也都有这么做)要求验货的原因。因为商品不好,价格的“高性价”,等于作死了商家的客户和我平台的客户(当我们开始提高要求后,很多商家其实已经没办法跟我们做朋友了)。
结束语
对于我们来说,淘宝客只是一种业务称呼,请叫我购物帮,而不是大淘客。但不管叫啥,我们核心还是想和消费者谈一场长期的恋爱,因为我们很博爱,肩膀也很宽。而对于商家,我们很挑剔,因为她不喜欢你,我们如何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