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梁建章回归携程CEO位置后,携程正大规模转型无线端业务,携程昨日透露,在暑期旺季,携程来自无线的酒店单日交易订单比峰值已达40%,超过PC网站,接下来其还将力拓无线端。然而无线端业务的上升也让携程地面人工业务缩减,继今年1月底传出裁员数百人的消息后,日前携程再传将裁员地面营销人员。对此,携程坦言,在转型过程中,近期确实对原有地面销售渠道和电话营销部门进行了“优化”。无线订单峰值达40%在刚过去的中秋节,细心的用户会发现携程发布中秋版
携程旅行5.0客户端,推出动态打包式自由行套餐,并增加攻略社区微游记功能,这个细微变化意味着携程的基因大变,正式由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游代理商)转型MTA(mobile travel agency,移动旅游代理商)。记者采访获悉,比之携程原CEO范敏的传统模式,计算机“神童”出身的梁建章更注重科技,这也是中概股在美国市场受挫后,投资人希望梁建章回归CEO位置以科技公司新概念来包装携程以提升市值的原因。于是梁建章提出转型MTA概念。“今后预订提前的周期会越来越短,使得预订会碎片化,手机对实时性和可用性的要求会更高。从技术角度来说,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个二次创业的机会。各方面的资源调动起来后,大家都明确无线应该是主要的、未来的。”携程旅行网董事会主席兼CEO梁建章道出转型原因。携程数据显示,今年4月发布“大拇指+水泥”无线战略后,二季度携程酒店预订超过20%、单日交易额峰值更超过5000万,成为交易额最高的旅行类APP,近期酒店单日交易订单比峰值更突破40%,超过PC网站。以此推估,单日交易峰值可能较季报时提到的5000万元更多。“目前来看,半年的时间无线已达到目标上让我们有些意外,本来我们想用一年或两年超过网上。”对上述无线业绩,梁建章很是满意。公开资料显示,40%无线订单,在国内外旅游企业中,已超越位于美国在线旅游领头企业的Priceline与Expedia。不过酒店单日交易订单比峰值突破40%仅是高峰数据,还非平均常态。地面人员何去何从?在转型MTA之前,携程一直以大量传统人工操作具体业务的OTA,据悉,携程有约1万名呼叫中心人员,此前,携程耗资约2亿元在南通打造全亚洲最大呼叫中心,另外在各个城市还有大量地面营销人员。转型后,这类地面人员开始缩水。此前部分地面人员已经历了被调整的阵痛,近期,有业内消息称,携程又将进行一轮对地面人员的裁员,上次裁员部分主要为二三线城市地面销售人员,这次调整重点是地面销售和电话营销部门,此次裁员是去年年底做出战略调整的后续动作,按照方案,携程将业务重心逐步转向线上,加上年初裁员500人,携程地面销售人员已减少近千人。对此,携程方面坦言,在转型MTA的过程中,其近期确实对原有地面销售渠道和电话营销部门进行了“优化”。对涉及到的员工,携程都给予妥善安置。对愿意留下的员工都尽力安排内部转岗,同时积极在行业关联公司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对因地域等没有转岗的员工,公司根据国家规定给予合理补偿,确保员工权利。但至于涉及到的具体人数是否如上述消息所言,其表示不便透露。不过携程强调,涉及“优化”的仅是针对地面营销人员,暂不涉及呼叫中心,因呼叫中心依旧对携程有重要意义。“呼叫中心是非常有效的补充,将来预订的职能会逐步下降。当客人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网络问题、手机支付问题、意外的情况处理、紧急的机票改签等,呼叫中心是非常有效的。其职能主要是处理意外和特殊情况的服务。我们推行‘大拇指+水泥’,就是手机跟呼叫中心的结合。”梁建章指出。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分析,今年第二季度携程营业利润1.96亿元,从2011年二季度的2.68亿及2010年的2.57亿来看,近几年来携程的收入增速在下滑,净利润也在萎缩。“这说明竞争对手正瓜分市场。比如去哪儿宣布国内直销酒店签约数达5万家,艺龙也在转型无线业务。因此对携程而言,转型无线是提升公司价值、发掘新利润增长点并控制人工成本的‘一举多得’策略,但毕竟其目前整体业务大多还是靠传统模式,因此要彻底转型还需时日,且需注意对地面人员缩水过程中的风险。”
携程转型无线端陷裁员风波地面人员何去何从
时间: 2024-10-22 00:39:57
携程转型无线端陷裁员风波地面人员何去何从的相关文章
携程转型无线端再陷裁员风波:优化地面销售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乐琰 "神童"梁建章回归携程(51.03, 0.87, 1.73%)CEO位置后,携程正大规模转型无线端业务,携程昨日透露,在暑期旺季,携程来自无线的酒店单日交易订单比峰值已达40%,超过PC网站,接下来其还将力拓(49.57, 0.21, 0.43%)无线端. 然而无线端业务的上升也让携程地面人工业务缩减,继今年1月底传出裁员数百人的消息后,日前携程再传将裁员地面营销人员.对此,携程坦言,在转型过程中,近期确实对原有地面销售渠道和电话营
携程来自无线的酒店单日交易订单比峰值已达40%,超过PC端
依此推估,单日交易峰值可能会超过季报时提到的5000万人民币.据悉,梁建章重回携程后,操刀无线战略,将各部门资源倾向无线事业,在今年四月发布具体"拇指+水泥"移动战略,近期并提出"无线应用,旅游为先"的概念,实现从OTA(online travel agency)向MTA(mobile travel agency)的转变.另外,携程确定将在北京当地时间9月12日下午2点举办无线产品的发表活动,具体说明携程在无线事业的进展.
携程去哪儿再陷“马甲”之争
摘要: 一度引发口水战,又一度传出合并绯闻的携程与去哪儿昨天又开战了.携程昨日公开指责去哪儿通过大量马甲代理商等方式及技术手段给予优先排序,搜索比较平台的公正性完全丧失, 一度引发"口水战",又一度传出合并"绯闻"的携程与去哪儿昨天又"开战"了.携程昨日公开指责去哪儿通过大量"马甲"代理商等方式及技术手段给予优先排序,搜索比较平台的公正性完全丧失,携程已主动将酒店产品从去哪儿下线.去哪儿也不甘示弱,其称携程的酒店价格偏高,订单
携程下注无线业务第一单:投资航班管家
携程副总裁江浩5月29日向 记者证实,该公司已经正式与航班管家结盟,由航班管家分拆旗下专注于经济连锁酒店搜索预订应用的产品快捷酒店管家,接受 携程旅行网战略投资,共同组建合资公司.航班管家是国内首款手机商旅应用,覆盖了航旅全过程的信息查询服务和推送服务,功能涵盖了机票查询及预订.航班动态查询.酒店预定.登机口导航等.目前航班管家旗下拥有快捷酒店管家.高铁管家和连酒店等多款应用.航班管家此前便接受过两轮共计8000万美元的融资,此番携程投资金额尚不可知,知情人士 认为料在数千万元以上,若达到控股,
携程开启PC端微信支付功能 扫码即可支付
[导读]后续携程 还会将微信支付添加到携程旅游客户端,微信支付的大军日益壮大.携程开启PC端微信支付功能 扫码即可支付 腾讯科技讯(范晓东)2月19日消息, 携程旅行网于今日宣布正式开启其PC 端的微信支付服务,后续该服务将进一步延伸到携程旅行客户端.携程官方称,希望通过其网站和手机端实现微信支付功能为旅游消费群体带来全 新的支付体验.微信5.0推出微信支付以来,用户只需在微信"我的银行卡"选项中关联一张银行卡,并完成身份认证,即可将装有微信App的智能手机变成一个全能钱包,之后可购买
携程发布无线新客户端
本周,携程旅行网正式发布了全新的无线旅行服务平台携程无线3.0版iOS/Android客户端.该客户端集旅行预订.资讯.全方位增值服务于一身,其中最特别的是能实时查看前序航班动态. 据介绍,"前序航班动态"功能是应国内航班晚点频繁问题而开发.所谓前序航班,是指待飞航班的前一执飞航段的航班,比如说若某日15:00上海飞广州的待飞航班,要用的是12:00北京飞上海航段的飞机,后者就是前序航班,前序航班没到,待飞航班也无飞机可用.据调查,在国内航班出港不正常原因中,前序航班晚点总是位居第一.
携程转型大考:将组建业务三驾马车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迟有雷 2月1日,携程旅行网(下称:携程)公布了全年业绩,2012年营业收入为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而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9%. 营业利润下滑的背后,一方面是携程在价格战期间投入的管理和市场费用的增长,一方面是来自自身转型移动互联网方面的投入.截至2012年12月31日,携程全年产品开发费用为9.12亿元人民币,相比2011年增长52%. 转向移动互联网的同时,携程组建两家新公司:一是投资公司,进行产业链业务投资或者并购.另一则是旅游目的地
携程转型加大“互联网化” 在线旅游价格战愈演愈烈
目前在线旅游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昨日,携程方面宣布将扩大机票和酒店价格战的力度,第二季度航线会从3000条到5000条.至于价格战进行到何时,携程资深副总裁汤澜则表示,目前 看不到价格战结束的痕迹,未来要依市场竞争者举措而定,但携程会不惜一切跟进价格竞争.但数据显示,价格战.成本费用上升已经令携程.艺龙去年业绩下滑,随着价格战持续进行,企业的利润也将持续承压. 价格战还在持续 昨日 携程旅行网资深副总裁汤澜表示,价格战 不只对携程有利,也同步扩大了 整体在线旅游市场的份额,今年将继续保持和提升
携程发布无线应用群
9月13日,携程旅行网发布集团旗下的无线应用群产品,包括携程无线.携程特价酒店.携程旅游.驴评网.铁友等无线应用.携程CEO范敏表示,目前携程无线主动下载量已突破千万. 记者测试发现,携程无线专注于国内外机票和国内酒店.当地游的查询和预订,功能涵盖高铁查询与酒店点评,并提供前序航班等航班动态增值服务等."携程特价酒店"是一款酒店类的细分市场应用,除常规预订外,还提供惠选酒店与团购酒店两种特色产品."携程旅游"被规划成为旅客的目的地度假指南,它能通过手机定位技术判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