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银行业当初能够主动去拥抱网络与数字化时代,那就没有 马云 的机会。但如今,虽然马云“不想革银行的命”,但他绝对有叫板银行的本钱:阿里巴巴的企业资源、淘宝网的个人资源、支付宝和余额宝。银行成立“打马办”的传说,已经透露出银行业对未来巨大挑战和机遇的判断。不过,这不是一场生死较量,而是要让银行与马云携手,改革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提供崭新的、全球一流的金融服务。
最近,坊间盛传各银行已相继成立“打马办”。“打马办”的传闻,缘于马云曾经的高调放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句话让银行业如听惊雷,引起了高度警觉,纷纷研讨对策。
事实上,“打马办”这样的机构或部门并不真实存在,而只是一种调侃而已,但调侃被盛传,其背景值得关注。
中国的中小企业已达5000万家,其中大部分无法获得银行贷款,面临着融资难的老问题,银行也在天天喊服务中小企业,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是由银行“嫌贫爱富”的本性所决定的,自银行诞生那一天开始便是如此,因此不能怪银行不“地道”。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它要挣钱,它要防范风险,而给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最大,经营成本最高,你怎么让它真心实意地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但无数的中小企业因无资金支持而望洋兴叹,最终死在资金枯竭的节点上。这或许是马云向银行叫板的真正缘由所在,因为马云自己就是从这样的困境中走过来的,有着切肤之痛。
“不想革银行的命”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难题。马云期待着未来中小企业融资就像网络购物一样方便,而这种方便正是马云构建的阿里巴巴模式。
其实,马云的金融梦早已经开始。
2007年6月,阿里巴巴正式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命名为“阿里贷款”。
2009年后,“阿里贷款”从B2B业务中拆分出来纳入阿里巴巴集团,负责集团旗下所有子公司平台的融资业务,此后更名为“阿里巴巴金融”。
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贷款金额上限为50万元。
2011年6月,继浙江之后,阿里系在重庆设立了第二家阿里小贷。截至2012年6月末,浙江和重庆的阿里小贷以16亿元的注册资金,累计为超过12.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总额超过260亿元。
当然,这都还是传统金融,但马云的目标绝不在于此,而是在等待网络与数字金融到来的那一天。
眼下,或许是马云离不开与银行的合作,后来降低了过往的高调,只是说,“不想革银行的命”,也不想“斗地主”。“银行没办好的事,我们替银行办好,今后我们(阿里金融)把老百姓搞富了,你们(银行)把富人搞得更成功,我觉得这就是生态链中的合作”。
马云有叫板银行的本钱
那么,话又说回来,马云有向银行叫板的本钱吗?回答是肯定的。
本钱之一,早在2010年,马云在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汇报时介绍:使用阿里巴巴的中小企业有近5000万家,在国内有3700万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使用阿里巴巴进行买卖,在国外有1200万家中小企业卖家。每天有130万海外买家访问阿里巴巴国际网站,每天买家人数等同于20个广交会。一天中大概能够掌握7万家小企业状态,从这些经济的状态便可以判断小企业需要什么。这些客户资源可以变为银行的客户资源,包括存款客户和信贷客户。
本钱之二,马云的淘宝网加天猫网已经做到年度完成1万亿的交易额。现在淘宝网每一分钟卖出去的服装超过2000件。在这个巨大的市场,淘宝一天成交额已经达到27亿人民币。这个市场可以在一夜之间变为个人消费信贷市场。
本钱之三,马云的支付宝现在已经为中国的7亿注册用户提供服务,甚至可以为消费者的水费、电费、煤费进行支付,支付宝做了银行不愿意做和做不了的事情。建设银行不可能划1分钱到工商银行,这个成本太高,而马云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能迅速把1分钱从建设银行到工商银行划100次,老百姓因此不需要排队交费。马云曾说,支付宝最大的宝贵之处,是为每个年轻人、每个网上消费的人建立一套信用机制,你在网上买过什么、卖过什么都在这个信用机制内。用马云的话说,信用积累是最值钱的,这给很多银行做小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提供了保障。其实,阿里金融在信用体系的探索早在 2002年就开始了,并在2007―2010年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合作期间,就逐步建立了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数据库,及应对贷款风险的控制机制,借助平台对客户进行风控,并公布不良信用记录。后来成立的阿里小贷也以此为基础开展 “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
本钱之四,马云现在有一个产品叫“余额宝”,它利用小散户本就闲置在支付宝的小资金,转移到余额宝,用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这与集腋成裘的道理一样。虽然目前对银行的冲击很小,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它的未来却很难预料。看趋势,余额宝将来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就像中国通信业一样,马化腾的 腾讯 打破了市场垄断。银行也是,马云只是刚开始而已,将来取代银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显然,马云不仅看到了自己与银行叫板的本钱,而且更看到了网络改变银行的大趋势。“打马办”虽然只是一种调侃,但已透露出了银行业对未来巨大挑战和机遇的判断。银行业都在研究马云现象,更确切地说,是“研马办”,而不是“打马办”。
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如果银行业当初能够主动去拥抱网络与数字化时代,那就没有马云的机会。但如今,马云不仅要改变银行,而且要让传统银行消失。
当然,这不是一场生死较量,而是要让银行与马云携手,改革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提供崭新的、全球一流的金融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全社会应鼓励马云向银行叫板,以推动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