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9 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十年前的这天乔布斯发布了足以影响人类社会的产品 iPhone ;十年后,微信选择在这天,推出了期待以久的小程序。为了致敬乔布斯,张小龙当天还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写着“ 2007.1.9 ”并配有 9 张 iPhone 一代发布图的信息。在微信的强大影响力及国内媒体的渲染下,小程序以一种自带“杀死一切 App ”光环的姿态出现,无论是互联网从业者还是普通用户都在谈论着小程序该怎么玩,小程序能替代掉哪些 App 。
小程序上线当天确实引发了大量的关注,短短一天内便有数千个小程序上线,平台开发者累积达 20 万,这种增长迅速是前所未有的,甚至连当初苹果推出 AppStore 时都不曾有过,于是有分析人士称,乔布斯开创的 App 时代或将在中国被小程序终结。
然而现实往往没有想象的美好,在小程序发布一周后,我们却看到一些公司开始离它而去。比如“得到”小程序已经下线,而“今日头条 lite ”小程序在放弃运营多天后,于 1 月 16 日才恢复运营,但仍只有“推荐”和“视频”两个选项,无法进行搜索,功能有限。另外,罗辑思维的罗振宇也在微信中透露,决定不做微信小程序。
就在前几天,证监会又紧急下发书面通知,要求基金公司暂停有交易功能的小程序,只允许产品页面展示的功能存在。据悉,“银华赢在定投”、“广发基智理财”、“建信基金+”、“华夏基金通”四个小程序已经下线。
目前还没有相关数据表明已经有多少企业放弃了小程序,但整体上看短短一周企业对小程序的热情已经有所降温。
除了企业外,用户对小程序的热情也在慢慢消退。一个关于微信小程序的“非典型调查”显示,约 19% 的用户还没有关注到小程序,有 67% 的用户只在微信小程序上线时体验过一两次,有 6% 的用户大概每周会用一次,只有约 8% 的用户在坚持每天都用小程序。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典型调查”,调查的样本极其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反应出用户的心声。
小程序之所以会高开低走,与微信的策略有着莫大的关系。张小龙一直强调微信是一款用完即走的应用,小程序也继承了这一理念,因此并没有给小程序一个显眼的入口,甚至连集中的展示平台都没有。用户需要搜索才能找到相应的小程序,并且还只能进行精确查找,差一个字都无法搜索到,这就使得企业无法有效地获得入口,而用户则需要推荐或主动搜索才能找到相关应用,也极大地增加了用户的获取成本。
另外,小程序本身的体验有些不尽人意。比如许多应用的小程序版本在功能上都遭到了阉割,一些购物类小程序只有简单的搜索和订单功能,完全不符合用户网络购物的习惯;大部分资讯类的小程序只有浏览新闻选项,无法分享和评论;而打车类应用的小程序只有一个填写目的地的界面,没有不同打车业务的分类,更没有个人页面。
除了应用功能不够完善外,小程序在设计上还存在许多不合理和 BUG 的问题。比如将小程序置于聊天顶部,就无法撤销,这种不可逆的使用体验大大降低了小程序的安装率。而一些需要使用定位的小程序,如果不允许使用定位会导致界面反复弹出、小程序无法退出、无法返回微信等问题,用户只能强制关闭微信来解决。
整体上看,微信小程序无论是在基本功能,还是交互体验上都无法和原生 App 媲美,这也是许多用户在用过一两次小程序后,最终还是默默地将自己删除的 App 安装了回来。小程序或许能替代一些低频的、功能相对简单的 App , 但对于那些复杂的、高频使用的 App ,小程序目前还不具备竞争力,想要替代它们更是不可能。
其实,从定位来看小程序本身就比较适合一些功能简单的应用,用户无须安装、用完即走、无须卸载,这继承了微信这款大应用的理念。而从布局来看,它更适合一些需要配合线下使用的应用场景,比如一些商铺可以通过扫码让用户参与活动。
换句话说,获取流量和入口并不是小程序要做的事情,而它真正的目的是连接线下服务。这些年,微信通过“红包”这一社交+支付的功能,完成了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的培育,也让微信完美地从社交转向了支付市场,有业内信息透露,微信在 2016 年线下支付市场已经反超了支付宝。因此,对于微信来说,小程序承载了它占领线下的野心。也正是如此,支付宝才如此慌张地跟进了小程序。
小程序对于商家来说无疑是件好事情,不但降低了开发成本,还节约的推广成本;但对于一些体量较大的公司来说,它们还是会把重心放在原生 App 上,小程序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对于用户来说,一些轻量级的生活类小程序确实能方便不少,但如果在意体验和功能的用户还是会选择原生 App 。
这种尴尬局面也将决定小程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替代 AppStore 。事实上,在一款应用内再造一个应用生态,这本身就是一件不符合常规逻辑的事情,几年前的FaceBook React Native和Google Progressive Web App 都证明了这点。
杀死 App ,还是被 App 杀死,让时间来揭晓答案。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