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调和油成分缺乏国家标准多数产品未标明比例

中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人的食谱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时候拿着油桶去粮店打油是不少80后的珍贵回忆。如今,中国人购买食用油都爱去超市。五花八门的品牌,各色花样的品种,却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  多数调和油未标明具体成分引消费者担忧  在中国各大超市里,各种食用油总是摆满了整整一面货架,五六十种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大豆油、花生油、橄榄油,当然,占据半壁江山的还是调和油。出人意料的是,消费者对调和油却心存疑虑。  消费者:不吃调和油,就吃花生油,偶尔吃玉米油。  消费者:我从来不吃调和油,我吃压榨的,因为调和油他们都说是乱七八糟的油搁一块。  消费者:掺的东西不知道,不清楚。  很多消费者对调和油的不太相信主要源于对调和油具体成分的不太清楚。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的调和油成分少的有两三种,多的有七八种,除了少部分品牌,大多数调和油只标注了成分有那些,却并没有说明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让消费者一头雾水。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花生油跟什么调和的,另一个成分也有标注,比如占到20%或者30%,你是玉米油还是大豆油都要对它的名称和它的含量进行明示,如果不明示的话,消费者可能就不知道里边是什么跟什么调和在一起的,因为油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生产厂商称调和油成分比例是商业机密  为什么这么多生产厂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不标注调和油的成分呢?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呢?某大型食用油生产厂家表示,调和油的成分比例是一种商业机密,怎么可能堂而皇之的印在标签上呢?  生产厂家:它自己不标注它的具体配料,因为百分之几的比例可能是属于各个公司内部的一个机密,不像花生油就纯正的一种油。调和油,食用调和油是哪个公司它的比例都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去市场上看一下,其他品牌的也有一些调和油比例,它那个比例都是没有标注的。不是说不能标,上面也没有标准要求说是必须要标。  “国家没有要求!”这才是关键。既然我国并没有要求标注出调和油具体成分和比例的规定,那么把所有成分标注出来似乎有些费力不讨好的意思。  商家不公布调和油成分比例 实为利益最大化  生产厂家以商业机密为由头拒绝透露具体配方,在专家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借口,其中暗含的是对利润的追求,说到底还是一个“钱”字。  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调和油品种繁多,花生调和油,葵花籽调和油,玉米调和油,橄榄调和油还有深海鱼油调和油。在某品牌深海鱼油调和油的标注里,记者发现深海鱼油成分只占了1.8%。这不足2%的添加成分给整个产品命名合适吗?董金狮认为不合适。  董金狮:我们一般要求这样,你主体名称是什么的话,你在里边原料就要占主体。原料成本一般不得低于50%的,否则的话你不能随便起一个名称,用辅料做主料的名称这样有误导消费的嫌疑。  商家之所以如此作为,还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同样是5升装,这种深海鱼油调和油的价格就比普通调和油贵出了十几块钱。这十几块钱就是消费者为几十毫升深海鱼油买的单。其它品种的调和油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在各类调和油中,大豆油添加的量最多,接下来是花生油和芝麻油,但是很多商品被冠以花生调和油后档次和身价都高了不少。董金狮透露其实在今年实施的《预包装食品通则》里明确规定,产品成分明示需要从高到低排序。  董金狮:国家对食品预包装标签里边也有规定,就是你在你的包装标签上必须明示这些信息,而且对它的主要成份都要进行标注含量,而且一般标准是从含量高到含量低,按照这样一个降序来进行标注。  专家建议消费者选择单一成分的食用油  调和油成分雾里看花,消费者不放心也就在情理之中。缺乏相关的国家的标准,对于消费者的确有失公平。消费者究竟该选择花生油、大豆油这样单一品种的食用油还是几种成分在一起的调和油呢?营养专家给出建议,在不知道调和油具体成分的情况下,还是吃单一成分的食用油更好一些。  营养专家:不是说这一种油完全可以满足咱们人体需要,因为咱们人体需要脂肪酸有一定比例的。建议大家在选择油的时候,不要一种油一直吃下去不便,可以换着来,今天吃这种,明天吃那种。可以买一些小桶的油,现在吃橄榄油,吃完可以吃玉米油,然后再吃葵花子油,这样各种脂肪酸摄入就可以比较均衡了。

时间: 2024-10-24 01:38:20

食用调和油成分缺乏国家标准多数产品未标明比例的相关文章

联发科利润仅次于高通但缺乏高端产品

C114讯 北京时间10月13日早间消息(常山)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指出,联发科(MediaTek)在手机芯片市场的份额为20%,利润仅次于高通:但联发科缺乏高端芯片产品 必须发掘新增长机会. Strategy Analytics手机元器件技术研究服务发布最新分析报告"MediaTek 能否突围进入全球市场?" 联发科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建立其在手机基带芯片市场的可靠地位:目前,其超过60%的总收入来自于手机芯片市场.在2004至2008年期间,联发科无线

多家电商平台出售含违禁成分“海娜花”的产品

摘要: 纯植物概念的海娜花染发剂可谓是红极一时,曾在不少电视台播放大量产品广告.但是此后有不少媒体都曝出海娜花在中国属于违禁成分,禁止被添加到染发剂等产品中,各地区的药监 纯植物概念的海娜花染发剂可谓是红极一时,曾在不少电视台播放大量产品广告.但是此后有不少媒体都曝出海娜花在中国属于违禁成分,禁止被添加到染发剂等产品中,各地区的药监局也曾对市面上的相关产品进行清理.但是,有消费者注意到,在淘宝.天猫.京东.亚马逊等各大电商平台中仍有大量海娜花系列产品在销售,完全处于无监管的状态. 经亿邦动力网核

记者调查:化妆品成分"玩概念"美容功效"难考评"

蚕丝蛋白.丝素.水解蚕丝--美容化妆品新奇成分名目繁多,但记者调查发现 "美丽元素"真假无法检测 化妆品成分名目繁多,但检测及监管仍有空白. 羊城晚报记者 朱文海 摄(资料图) "天然蚕丝提取,与人体肌肤亲和性特强的'蚕丝蛋白酶',能很好地渗入肌肤底层.深度滋润.快速修护--"这是化妆品老品牌"百××"35g净白亮肤隔离霜对其重要成分"蚕丝蛋白"的宣传描述.不过,广州市质检院国家化妆品检验中心的专家向羊城晚报记者明确表示,由于

惠普生14年骗局真相:原料来源产品产地成谜

8年前,广州野马生物保健品公司(下称"广州野马")生产的"天天素",导致日本一名女大学生死亡,以及其他99例不良反应投诉.成立于1999年的野马公司在此事件后销声匿迹,但其创始人姚宏安并没有就此淡出保健品行业.相反,他注册了更多公司,创立了更多品牌,越做越大.在2010年官方公布的膳食营养补充剂企业(非直销)排名中,姚宏安创办的"大保龙"等品牌销售额排名第二,仅次于A股上市公司汤臣倍健.姚宏安团队的核心人士Y先生,向理财周报记者揭开了姚宏安的底牌

用户体验设计:从爱情三角理论看用户和产品关系

文章描述:和用户谈恋爱--爱情三角理论与用户黏性. 在用户访谈中,我们并不满足于知晓用户对产品功能的需求.我们更想探索用户对微博的感性认识,因此会去询问用户眼中的微博是怎样的. 我们希望微博在用户眼中是新鲜有趣的,是温暖愉悦的,是值得信赖的:我们希望用户可以在这里分享他/她的快乐和悲伤,可以建立他/她的圈子:我们希望和用户一同经历一同成长,全方位地融入他/她的生活. 听上去,这有点像是谈恋爱的感觉.恋爱时,我们会感到和恋人在一起时是温暖的.愉悦的:我们总能从对方身上发现无穷的魅力:愿意信任.依赖

宏明双新近期获注资引川企再次对风投充满期待

目前看来,宏明双新只是屈指可数的幸运者,还有大量的类宏明双新仍然需要自力更生或者说靠天吃饭.尽管类宏明双新对有转暖迹象风投再次充满期待. 个案难说全局皆大欢喜 5月的天府之国开始闷热难耐,但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上下下心情却很清爽.一直专注模具领域的宏明双新,新近获得了新加坡某机构的投资,亟须发展资金的宏明双新"让公司上市"的路线逐渐清晰起来:近期就将上报上市申报材料. "已经整妥帖,打算尽快上报材料."搬迁新办公室很累人,谈到上市,宏明双新一负责人仿佛已经

用户体验设计:产品工程师和WEB前端工程师

我敢打赌,在中国,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的,以网站为主营业务的或者把网站很看重的公司,没有Web前端工程师和产品工程师这两个职位,甚至有些有点规模的公司也可能没有这个职位,当然,这不能包括像alibaba,sina,163这样的公司,只是指中小型公司而言.如果你们公司有,请给我留言告诉我你们公司的规模和相关的信息. 做得好一点的公司,一般是项目经理/部门主管+投资方(项目管理中的投资方,实际上就是老板,反正就是决定你要做什么并给你钱的人)来承担产品工程师的角色,由美工来承担Web前端工程师的角色,特别

良好用户体验产品设计的10点感受和实践经验

如何通过设计使产品达成良好的用户体验呢?很显然,这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事情,尤其在今天,用户体验这个词被严重滥用,我们更要思考如何通过设计实质性的影响产品的体验质量,而非其他.设计师需要更多的关注产品,研究用户,理解和适应企业文化,从而通过设计过程.行为来影响产品的体验质量.以下是我实践积累和思考中感受较深的10点,聊以抛砖引玉.与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影响,有所改变.改善协作.流程,让各个团队的优势资源聚合,产生对产品强大的推动力量. 1.为用户设计产品,产品即体

视觉设计该如何赋予产品个性?

  最近经常被问到"设计如何赋予产品性格","如何通过分析确定哪种视觉风格更合适"等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我很高兴,因为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更高层次的设计问题,而不是局限于设计技巧.审美等表层问题. 恰巧过去的半年,我也在研究品牌设计相关的方法.一是因为发现行业对品牌设计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设计结果却没有太大的改善(行业内有个怪象:会使用方法论的设计师作品质量不见得好;设计质量好的又不见得会正确使用方法论.很多设计师因此排斥方法论);二是因为我们在做的是B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