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哪家企业最能代表这个“独角兽时代”,那一定是Slack公司。
另一方面,这家公司也很容易被视为当今“科技泡沫”的例证。Slack公司的同名产品上线仅仅八个月,它的估值就已超过10亿美元。这怎么可能呢?硅谷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但同时,Slack也说明市场上存在着一个多大的商机。自从推出以来,Slack的营业额平均每星期增长7%——这基本上是很多大公司希望达到的年化增长速度。每周它都会新增好几千名付费用户。该公司目前拥有100名员工,每月的运营成本只有10万美元。当然,这家公司现在还不满一周岁,但按这个势头,它无疑将增长为一家大公司。
这就是为什么它会这么快地估值达到10亿美元。
整个夏天,Slack公司的CEO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都没有理会风投们发来的询价。到了9月,巴特菲尔德决定花一周时间召开投资人会议,“看看情况怎么样。”Slack于去年2月正式上线,该公司大约一年前刚刚关掉了一款没有引起市场反响的游戏产品。作为一款针对办公室员工的协作工具,Slack一经推出就立即获得了成功。到了4月,Slack的初期成功已经帮助公司成功拉来了4280万美元的融资,使公司的估值达到2.5亿美元。
这一消息使Slack迅速在投资圈火了起来。风投家们发现,他们投资的许多公司都迅速采用了Slack的产品。每周发给Slack公司,要求向其投资的电子邮件已经增长到了10封之多。有些电子邮件来自巴特菲尔德认识的投资人(巴特菲尔德此前还与人共同创办过一度大热的照片分享网站Flickr,该网站于2005年被雅虎收购),但大多数还是来自完全陌生的投资人。但他们都抱着一个相同的目的:希望巴特菲尔德接受他们的投资。
Slack公司并不需要新投资,但巴特菲尔德决定“试试水”,因为他认为这个来钱快、估值高的时代可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也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只掉下来了一只靴子,还有另一只靴子没有掉下来。我在2008年损失了一大笔钱,而且我发现当时的融资环境收紧了。现在我意识到了这种循环。你很难说(估值泡沫)已经到了顶峰,但我们显然离谷底非常远。”
巴特菲尔德决定继续融资,还有另一个貌似不十分理性的原因:他想获得10亿美元的估值。如果Slack得不到10亿美元估值,他宁可一分钱也不融。他表示,作为一个符号,10亿美元具有一种无形的意义,它意味着“当人们一谈起这个,就会提到我们。”
他解释说:“这当然只是一个心理上的门槛,但它对有些客户的确是有帮助的。当我们与一家财富500强企业就服务合同进行谈判,比如谈到三年以后的合同条款,如果他们知道我们是一家估值很高,财力雄厚的公司,那将会大有助益。”
10亿美元估值对于招揽人才也很有用。“有些员工不愿冒太大风险,比如有些在谷歌和Facebook等大公司工作的人,他们有孩子,要还房贷。如果他们知道我们是一家估值10亿的大公司,对来这里工作会更有信心。”
不过,这10亿美元估值是否基于某种真实的度量指标?投资者是否统计过数据、分析过表格或公开文件?答案是没有。巴特菲尔德表示:“有些方法可以相当精确地根据稳定的业务计算出未来现金流的价值。但很显然,那种办法并不适合我们。”换句话说,Slack增长得太快了,没法用那种预测算法计算估值。最近的公开声明显示,已经有4.5万个团队、36.5万名付费用户每天在使用Slack的服务。巴特菲尔德称:“除了节假日,每一天都在创造纪录,每个星期二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星期二。”
所以说,Slack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能吸引客户、招揽人才的10亿美元估值呢?巴特菲尔德承认,Slack有相当一部分的增长要归功于它的估值。他说:“你必须要选择一个数字,而10亿肯定要比8亿好,因为它对潜在客户、员工和媒体来说都是一个心理上的门槛。”
Slack公司很轻易地就说服投资者同意了10亿美元的估值。巴特菲尔德只想融资1亿美元,但各方承诺给他的投资达到2亿美元,最终这轮融资以1.2亿美元告终。在获得这笔资金三个月后,Slack公司的客户、营收和用户都翻了一番。巴特菲尔德认为,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这些指标还将再翻一番。
巴特菲尔德表示,目前Slack公司只花掉了大约1%的融资额。他相信,即便经济再次恶化,Slack公司也会安然无恙。他表示:“我们基本能够抵御任何风暴。如果Slack公司真的陷入了麻烦,除非是行星撞地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