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面部识别应用FindFace:匿名时代的终结?

将来也许有一天,任何一个手机机主都能识别你的身份。比如某天你坐在一个咖啡馆里,眼角余光瞥见一个陌生人把手机对着你的方向,第二天你就收到了一封邮件,发信人说他在咖啡馆里偶然看到了你,希望和你约会。你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他是怎么知道你的邮箱的,更不用说他是怎么知道你是谁的。

面部识别技术正在高速发展,一系列新的初创公司已经涌入了这个领域,它们常常把“识别大街上陌生人身份”当作一个广告噱头。但在俄罗斯,这已经成为了现实。

两个月前,俄罗斯初创公司FindFace推出的一个应用。你想知道某个路人是谁吗?只要有他的面部照片就行了。FindFace可以把照片和Vkontakte(类似于Facebook的俄罗斯社交网络,简称VK)的个人资料照片进行匹配,从而找到此人的资料。该公司的创始人吹嘘说,这个应用可以帮你“和陌生人建立友谊”。但是很明显,这里面存在巨大的隐私风险。

这个应用推出之后,很多新闻媒体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类似的应用是否会在美国出现吗?但真正的威胁并不是FindFace这样的应用利用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数据。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应用可能会利用其他数不清的照片库里的数据,比如学校档案、公司员工名单,客户列表等等。

FindFace的杀伤力

FindFace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你把某个陌生人的照片拍下来,将照片上传到这个应用,然后这个应用就会在VK里搜索图片,把它觉得看起来很相似的照片发回给你。 FindFace的面部识别算法水平是世界一流的,由一个名为NTech实验室的公司提供,它最近还在华盛顿大学参加了一个国际大赛,与谷歌的面部识别算法同台竞技——但这种技术本身并不新鲜。Facebook每天都在进行这样的搜索,尽管它使用的数据集有所不同。FindFace能对隐私构成如此巨大的威胁,真正的创新是在数据库方面。

当你在Facebook上传照片的时候,Facebook只会把照片中的一张张面孔和你朋友的脸进行对比。 但 FindFace就不一样了,它会搜索VK上所有的个人资料照片。VK是俄语世界中人气最高的社交网站,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因此每次有人将照片上传到FindFace的时候,FindFace就会把这张照片和一个包含了VK所有成员的数据库进行匹配。一旦匹配成功,它就会找到对方的VK个人资料,从而找到名字和联系方式。

所有的VK个人资料图片都是公开的,所以,如果你想不让这个数据库找到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删除你的个人资料。这也就是说,俄罗斯人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离开VK,改用一个比较冷门的社交网络,问题是这样你就看不到VK上朋友的各种更新、照片和消息了。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认命,任由别人把你的脸编入索引,进行搜索。

FindFace的数据库极有可能是用爬虫从VK抓取的,或者通过该公司的应用编程接口API逐一下载的。对于Facebook、Twitter和谷歌这样的大型网站来说,这种抓取数据的行为着实令人恼火,所以这些网站会在服务条款中禁止“自动收集数据”,它们还加强了隐私设置,采取了有力的保护措施,如果你加载页面的速度太快,数量太多(这种行为很像是爬虫),这些网站就会自动限制或切断你的访问。

Facebook可以采取的对策

这并不意味着Facebook非常安全。在Facebook上,你无法向陌生人隐藏自己个人资料,而这本来应该是抵挡FindFace抓取资料的一道基本防线。最起码,Facebook用户应该可以向朋友显示一张照片,向陌生人显示另外一张照片。如果有需要,Facebook用户还应该可以把这幅照片的分辨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给FindFace的面部识别算法制造障碍。此外,Facebook甚至应该提供降低照片灰度、进行模糊处理的功能,进一步阻断面部识别技术所需要的信息。

Facebook还有能力提供另外一个强大的隐私功能。它可以使用自己的面部识别功能,看看其他人的个人资料照片是否和你的很相似(你是否在Facebook上有一个“双胞胎”)。如果是这样,FindFace的算法就比较难以精确识别你了。如果你的长相确实独一无二,Facebook就需要把你的照片进行模糊处理,降低你照片的分辨率。

Facebook之所以有能力提供这样一些隐私保护措施,根源在于它不是一个开放的网站,而是一个有围墙的花园。它能够控制个人资料图片这样的内容,获得这些内容的唯一办法就是必须遵守Facebook的规则,接受它在速率等方面的限制。不幸的是,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图片不在任何人的控制之下。

谷歌还会按兵不动吗?

在谷歌上搜一下自己的名字试试,说不定会看到熟悉的面孔。谷歌并没有悄悄地从Facebook抓取这些图片,它的爬虫大军在数以百万计的公共网站上收集图片,把它们链接到页面的关键字上,其中也包括你的名字在内。由于这些爬虫从很多不同的地方抓取信息,每个地方都只抓一点点,所以没有任何一个网站有必要像Facebook限制爬虫访问那样限制谷歌。事实上,大多数网站都对谷歌的爬虫青眼有加,因为这样一来,自己的内容才能在谷歌上被搜到。

目前,你搜索图片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描述图片的关键字。在谷歌上,你确实可以用图片来搜索图片,但这个过程并不涉及面部识别技术——在谷歌上,你无法像在FindFace上那样搜索相似的面孔。事实上,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提到面部识别技术时说过,这是“唯一一个谷歌已经实现,但是在考虑了一阵之后,我们决定停止开发的技术。”

但是抓取网页、建立一个照片数据库,这并不是谷歌大型搜索引擎独享的领地。虽然从目前来看,要在全网级别上模仿FindFace仍然缺乏技术上的可行性,但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这就会成为现实。NIST的专家说,面部识别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存储和处理的成本也在日益下降。如果一家创业公司的道德感没那么强,写一个网络爬虫,建立一个数据库,推出一个互联网级别的面部识别搜索引擎(谷歌至今不愿这么做)并不是难如登天的事情。如果这个功能成为了未来社交媒体的必备功能,那么像谷歌这样的公司还会继续按兵不动吗?

无所遁形的世界

互联网不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一个巨大的面部识别数据库,但是这种技术已经有人在小范围内使用了。 2011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亚历山德罗·艾奎斯提(Alessandro Acquisti)下载了该校在Facebook上的每个成员的个人资料照片,然后用志愿者的网络摄像头照片来进行匹配。他发现,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识别出几乎三分之一的志愿者的身份,找到他们的Facebook个人主页。那已经是五年之前的事了,如今这种技术的成功率肯定会比当时高得多。 (当然这几年来Facebook也加强了保护措施。)

在公司、大学或城市这样的级别上,FindFace之类的应用确实可以让你无可遁形。这些在线目录和数据库的条目数量在十万以内,可能不会触发反爬虫措施,眼下它们就是面部识别技术可以利用的宝库。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遥远,但俄罗斯VK用户现在面对的两难困境有可能降临在每个人头上。直接删除网上的个人资料并不是小事一桩。而且网上有很多照片是别人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上传的。比如你参加了社区的游泳赛,主办方没有知会你们就直接把比赛照片贴在了网上……

也许有一天,匿名时代将会终结。你不再是人群中一张无法辨认的面孔,网络世界中永远不会再有你的藏身之所。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30 22:19:05

俄罗斯面部识别应用FindFace:匿名时代的终结?的相关文章

精英博客时代的终结

博客 Keso离开Donews,显得有些突然,但不出乎意料之外.精英博客的衰落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如果非要一个标签,今天可以看作精英博客时代的终结.     这几年,博客从个人网站,发展到门户的核心业务,风风雨雨,互联网几年仿佛数十载,blog译名网志.部落格.部落.博客的你争我抢,到陈一舟以老板身份在Donews发布"博客"正名,博客作为blog的中文翻译之争算是基本尘埃落定.     作为精英博客时代的英雄,方兴东赢得了"博客"译名,却输掉了"博客&q

中国互联网音乐“免费时代”即将终结

中国多个门户网站29日在首页刊登关于各大唱片公司正与音乐网站商议推出音乐下载收费制度的报道,引发各界关注: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互联网音乐"免费时代"即将终结? 对于中国5亿多网民中的很多人而言,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喜欢的歌曲到电脑和手机上播放已近乎一种习惯.在人气颇高的百度音乐网站,时下最热门的韩国动感歌曲<江南style>位于新歌排行榜首,被网友播放超过1700万次.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目前华纳.环球和索尼三大国际唱片公司正与国内各大音乐网站商议推出下载收费制度,但唱片公司并未

富士康缺工传言背后廉价劳动力时代宣告终结

富士康缺工传言背后 廉价劳动力时代宣告终结 春节刚过,深圳富士康缺工五万人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其母公司鸿海的股价随即走低.很快鸿海便出来辟谣,称"富士康招工现场有数千人轮候",同时以"特急件"的方式向台湾当地媒体发布新闻稿,强调"集团并无缺工问题",深圳富士康的招工更"人多爆棚". 或者,富士康缺工的消息只是一个传言,但是这个传言能够流布,已经说明缺工传言背后有着某种值得思考的问题. "80后"工人与&quo

微语:陈彤告别新浪,门户总编辑时代将终结?

DoNews 10月22日消息(记者 余维维)微语,整合微博红人最热信息,以为读者带来新鲜.丰富的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9854.html">行业资讯. 22日,新浪总编辑陈彤个人微博确认,陈彤已向公司递交辞呈,正式辞去新浪公司相关管理职务.随后,新浪发出内部邮件回应称,公司已正式批准其辞职申请,陈彤离职后仍将担任新浪发展顾问. 以下为DoNews收集的部分观点: 互联网信徒王冠雄:网络新闻内容不再为王 新浪总编陈彤辞职!他为新浪在

2017全民直播时代的终结还是来了?

互联网时代,总是能够催生出各种名目繁多的浪潮或者"新时代".只有在一股脑的蜂拥而上劲头过后,才能看到其本质.此前的全民做电商时代,最终是个人小店被淘汰出局,只剩下资本雄厚的品牌大鳄或成长起来的电商小品牌.而目前炒得火热的全民直播时代,也逐渐呈现出虚火过旺的一面,开始走了下坡路. 当下,全民直播时代在快速过度到经纪公司.公会等执掌"天下"的时代.后者在培养大主播上的天价投入.积累的丰富经验.垄断性的流量和粉丝数等,都将成为小主播群体发展起来的"拦路虎&quo

摩尔定律大一统时代的终结序曲

下个月,摩尔定律这一全球半导体行业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一直遵循的原则将被吹响死亡的号角,而这也意味着信息技术革命的终结. 摩尔定律是一种推测而来的经验法则: 一颗微处理器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左右将会翻倍,而这通常意味芯片性能也随之提升一倍 这项定律中所述的指数发展规律不仅在70年代~90年代的家用电脑发展史中得到了印证,而且在当今互联网.智能手机.汽车.冰箱.恒温器等等行业的发展中也不例外. 不过这一切并不是必然的:以芯片业为例,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软件开发人员都会为消费者提供对现有芯片性能

成都火锅业承诺使用一次性锅底“老油时代”或终结

中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媒体连续报道了成都市"重庆老堂客火锅"."重庆胖妈烂火锅"以及"重庆吴铭火锅"部分门店使用"老油"制售火锅底料的消息,再次搅动了整个行业的池水,同时也将火锅业沉寂已久的"公开秘密"暴露在公众面前. "老油"就是回收顾客吃剩的火锅底料,过滤再加工之后分离出的剩油.在过去,四川人一直认为"老油"与潲水油.

中国网络“免费音乐时代”将终结 盈利模式引探讨

中国多个门户网站29日在首页刊登关于各大唱片公司正与音乐网站商议推出音乐下载收费制度的报道,引发各界关注: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互联网音乐"免费时代"即将终结? 对于中国5亿多网民中的很多人而言,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喜欢的歌曲到电脑和手机上播放已近乎一种习惯.在人气颇高的百度音乐网站,时下最热门的韩国动感歌曲<江南style>位于新歌排行榜首,被网友播放超过1700万次.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目前华纳.环球和索尼三大国际唱片公司正与国内各大音乐网站商议推出下载收费制度,但唱片公司并未

“黑莓时代”面临终结挑战

"黑莓"手机厂商RIM公司的股价本月17日大幅下跌21%,引起外界关注.分析家认为,股价跳水的原因是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方面表现不利,在同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黑莓时代"面临终结挑战. 分析家指出,RIM是智能手机行业激烈竞争的受害者,应重新调整心态,揣摩顾客心理,用新的产品同对手竞争."黑莓"手机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上份额的下降充分反映出市场的这种变化.市场研究机构加特纳公司称,"黑莓"手机在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