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企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引发业内外大量关注,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互联网思维”则被视为这些互联网巨头成功背后的必然逻辑,在诸多互联网产品的成功案例中,“小米手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小米思维”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业界研究的对象。
但日前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在2014年中国酒业论坛上抛出的假如小米做酒的“三个一”的理论(即:只做一种酒,只赚一块钱,每年卖到一亿瓶)却在白酒行业引发轩然大波,虽然不乏酒仙网郝鸿峰等大佬支持,但却引发业内更多数人士的质疑,原因在于小米模式固然有其成功之处,但毕竟电子产品与传统白酒产品相去甚远,小米模式无法在白酒行业移植成功。
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观点的根本矛盾点并非仅在于“电子产品”与“白酒产品”上的差异,这是两种思维的区别:一种是典型的运作互联网产品的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是其核心;一种是背负太多历史包袱、太过依赖传统渠道的传统工业思维,重渠道、轻客户,重销售、轻服务,重关系、轻文化是其真实写照。两种思维方式在其各自的生态环境下本无交集,有各自存在的合理性。要不是白酒行业遭遇拐点,要不是互联网电商侵袭传统行业,两种思维也不会发生如此激烈的碰撞。
我相信黎万强所谓“只做一种酒,只赚一块钱,每年卖到一亿瓶”的言论只是表达的一种思维方式而非具体的操作步骤。作为操盘高手,如果他真的去做酒,还不至于刻舟求剑似的拿运作小米的那套模式来生搬硬套,酒业人士大可不必揪住一点而大作文章。
今天的白酒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如今白酒行业所处的环境已今非昔比,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环境。这是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躺着也中枪的时代,你分不清你的竞争对手会来自哪里。中石油的竞争对手不是中石化,而是特斯拉;中国电信的竞争对手不是中国联通,而是腾讯;电台的竞争对手竟然也不是电视和报纸,而是打车软件!传统白酒企业的竞争对手可能真的不是另外一个白酒品牌,而是像小米一样的互联网企业。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很难说酒仙网就是一个传统的酒类经销商,而中酒网也更加像一个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行业的开放与快速迭代是传统白酒行业无法想象的,而这种无法想象的开放与迭代正在向白酒行业袭来。不管是以酒仙网为代表的酒类B2C的快速成长,还是以中酒网、1919酒类连锁为代表的酒类O2O的诞生,无不引发传统酒企和酒商的阵阵惊呼:狼来了!尽管酒仙网和中酒网们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模式的发展,这些酒类电商都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商,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模样。
互联网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应对变化最根本工具则是思维方式的变化。
即便下一个黄金十年再次到来,之前运作酒类产品的成功模式也绝非一成不变。白酒行业现在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存在政策影响、产能过剩、标准缺失、消费者信任危机的时期,更是一个消费者换代、消费需求升级、产品信息透明、竞争环境更加开放的时代。为了应对这个时代,白酒行业所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需要升级,需要向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互联网行业学习,而不仅仅是纠结于某人某句话的瑕疵而因噎废食。
最后我想说的是,小米模式做白酒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白酒行业一定会出现类似小米的成功的快品牌,而且其运作方式,一定是区别于以往的、具有鲜明互联网思维的操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