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7年iPhone发布开始算起,智能手机引领的移动互联网已经走了七年时间,许多人和钱都投了进去,活下来的不多,长成巨人的更少,PC时代的巨头一番挣扎后依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混的不错,单看BAT三家的话,腾讯有明显的优势。为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因为手机天生就是用于人与人的沟通的。
有这么一种说法,互联网公司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连接人与信息:搜索引擎类公司,比如Google和百度
连接人与人:社交类,比如腾讯和Facebook
连接人与商品:电商类,比如阿里和Amazon
BAT正好分属三类,各自在本领域很威风,有互相进攻,但是渗透到核心领域很难。
在PC转智能手机的过程中,最原初的变化是设备本身。PC最开始是为工作和生产准备的,是一台生产力优先的设备,之后加入了很多娱乐化的元素,但是核心不会变,大部分人离不开PC,是因为工作需要,在PC上消费的时间,最重要的那部分也是在工作。
同样的,手机最开始是为同其他人沟通和联系而生的,大哥大,Nokia,或者iPhone,你离不开手机,最大的可能是因为你担心联系不上他人或者反过来,担心跟世界脱节。
智能手机加入了很多传统手机没有的东西,更像是一个便携计算终端,但是最初的核心是抹不掉的。现在,很多智能手机用户都不用电话和短信了,但是,他们的很多时间还是用在IM或者其他社交工具上,干的事情一样:同其他人联系。
所以,在这次设备的变迁印发的变革中,连接人与人的互联网公司会更有优势,不单是腾讯,近几年其他IM公司也是火遍全球。
为何Facebook在这次转型中似乎没踩到点呢?瞎猜一个,可能因为它做的不是IM,而手机天然适合IM。
关于设备最初的特性是如何影响以后发展的,我在和路遥讨论时想到一个例子。现在很多人做智能电视,我的判断是电视最初的娱乐和家庭元素,决定了在电视上是不适合做阅读、普通聊天以及社交的(亲人沟通可以)。事实上,我们仔细想了想,想不出一个在后来的发展中抛弃了最初特性的产品。
设备的变迁影响很大,下一代设备会是什么呢?到那时,谁又能抢占先机?我们来不负责任的猜想一下。
作为下一代大规模普及的计算设备,它需要满足这么几个条件:
能够更完美的解决现有设备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种问题需要是普世性的,每人都会碰到,
解决这类问题之后,人会对这款设备产生极强的依赖和黏性
由于我现在主要看新硬件和虚拟货币,拿着锤子眼里自然到处是钉子。我预测,一款进阶版的Google Glass,可能会是下一代设备,姑且叫它iGlass。
iGlass的核心竞争力是对你的了解,不光是你的数字及物理信息和状态,还有你同外部世界的各种联系数据,这些它都能记录收集并“理解”,然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动为你提供帮助,像一个完美的机器人秘书。
同现在的计算设备相比,iGlass是一直待命,自主判断并在合适的时机主动给你帮助,人机交互方式会同现在完全翻转过来。现在你想吃饭了,打开手机查询餐馆,订餐付账;到那时,iGlass会在你饿之前已经帮你订好了三家你最爱的餐馆,你只需决定去哪一家,其他的都不用操心。如果你有选择困难症,iGlass还会直接给出最优解,“走,去吃中八楼。”
iGlass是有原型的,现在的Google Now算是软件端的毛坯了,配备Android Wear的Moto 360也有那么一点沾边。
当然也仅仅是沾了点边。需要解决的问题真的还有很多,简单列几条:
电池、功耗、存储和网络。
深度学习能力,决定了这款设备能否顺利自然的通过各类传感器捕捉你周围的所有信息,并加以分析理解。
传感器方面,深度摄像头的发展可能是关键之一,决定了这款设备能否像人眼一样去观察世界。
对照上面我列出来的三个条件,你会发现iGlass完全符合。它已经很接近“人类的外置大脑”的概念了,但是又还没有越俎代庖的危险,同PC、手机的定位其实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通过计算设备帮助人类在现代社会更好的生活。
假设我猜中了,iGlass时代哪一类公司会更有优势呢?
连接人与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