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产品设计思考

为什么需要CRM

随市场的成熟,客户在企业价值网络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整个社会从物资匮乏时代进入物资过剩时代。30年前,各种产品都限量供应,买东西不止要钱,还需要靠各种各样的票。据知乎一篇回答中说:在那个时代,所有百货商店营业员守则第一条是“严禁打骂顾客”。由此可见一斑。

而现在,1000元买一个兼具颜值和各项风口上功能的大屏手机;2000块买一台50寸的液晶电视;3000块就能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事实上,除了房产行业这样的奇葩,很多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已经变成买方市场。

互联网的兴起,更加剧了这个趋势,根据Ben Thompson的聚合理论,任何消费级市场的价值链条都由三部分组成:供应、渠道和消费者。在前互联网时代,纵向竞争往往体现在对渠道的控制上。如报纸与内容的绑定。电视台对广电网络和视听资源的垄断、出版商对于作者资源的把控等。而互联网让信息的传播成本降到几乎为零,消解了供应者+渠道的优势。由于上游供应可以大规模聚拢,消费者被企业视为更重要的一方重视起来。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Google、Amazon、Netflix这类通过良好用户体验利用用户,聚集内容商的商业模式取代了过去的报纸、出版商、电视台,获得成功。

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越来越重要,举房产中介行业的例子:假设现在有家中介的夫妻店,那么这家店管理自己的客户仅仅需要一台电脑,在excel记录下每个客户联系方式、需要的房子就可以了;再设想这家门店老板经营有方,市场行情也不错,经过不断扩张到变成有10家门店的中介公司,如果没有系统;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场景:一个客户到A门店告诉甲经纪人要某某房子,B门店乙经纪人有这套房子;但是甲不知道乙有自己客户需要的房子的信息。如果甲是个负责任的经纪人,所以他需要一个门店一个门店打电话、问询,最终询问到乙,乙提供信息给甲,甲再告知客户;如果这是个不负责任的经纪人,他可能发现自己手上没有客户需要的房源就直接把客户晾在那里;而作为他的老板并不清楚这个客户被白白在这个经纪人手里浪费掉,因为老板的精力是有限的,甚至连认全所有自己的员工都很困难;如果发现老板终于发现这个经纪人不靠谱,将其开除,那随着这个经纪人的离开,那些本属于公司的客户资源都会被带走。

CRM系统的三层属性

上面说了为什么需要CRM系统,这里再聊聊CRM系统对销售的三层属性:

第一层属性:工具

起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的作用

让销售和管理者看到名下的客户基本信息,并能够进行增删改查。即客户基础信息管理:编辑包括人口学、社会学、意向产品等维度的客户信息;

减少销售的记忆、计算负担,即将产品信息结构化、方便销售查找为客户推荐;提供贷款计算器、税费计算器等工具,减少销售手算的麻烦;

提供跟进备注功能,让销售录入客户跟进纪要;

第二层属性:助理

提供客户跟进的备忘与建议

当销售开始进行客户拜访时,提醒销售拜访时间;为销售推荐客户感兴趣的产品;

日常跟进时,根据客户特征和跟进进度,对异常的客户进行提醒;举个例子,在房产销售领域,成交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有房产中介公司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出了一个客户转化漏斗模型:网上看房 –> 一看(实地看房) –> 二看(第二次跟随销售看房) -> 复看(第二次看同一套房子) -> 成交。并计算出各环节的客户正常停留时间。以这个模型为基础,如果一个客户在一个环节停留时间过长,则提醒销售跟进异常客户。

第三层属性:管理顾问

包括:制定客户分配制度、客户跟进制度,如:

通过对客户的分类、评级(根据客户行为轨迹及跟进中积累的数据);对于低意向度客户通过机械召回(短信、站内信等方式)对高意向度客户进行人工召回(进行标记)。

根据销售成交特点与客户关键特征,进行更精准客户分配,以提升成交概率;根据客户特征设定跟进规则,对不满足跟进规则的销售,强制流转手中的客户;根据销售能力设定私海池大小以及分配客户的量;

包括提供销售管理决策参考,如:

市场分析:市场热点在哪里;客户最爱买价格段的车?哪个地区的客户最爱买车?比起上个月哪个价格段成交占比增加最多?比起上个月哪个地区客户成交占比下降最大?

成交分析:成交特点是什么;转化率怎么样?复购率如何?在我们成交结构中哪个价格段最多?在我们成交结构中哪个区域成交最多?

销售分析:个人、团队特点;在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上:哪些团队/个人最高、哪些团队/个人最差、哪些团队/个人上升最快?和上个月对比有哪些变化?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8-01 16:12:53

CRM产品设计思考的相关文章

互联网产品设计:从工作的权限角度思考

文章描述: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方法-权限定位. 整体的信息树结构,是一个最全的信息体系.而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他们在需要获得信息的内容上会有不同的需求. 1.销售部 – 销售人员 最少信息获取者.销售人员需要的信息,只是需要预见客户的潜在需求即可.连带客户已有的需求订单,通知客服人员作相应的推广.联系. 2.代练部-代练人员 代练人员需要的信息只是根据订单,对生产进行分配:随时反应生产进度.问题,最终交付产出.此时系统的流程已经满足需求,但对于代练人员,还需要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的需求: 对于多个订单的合

成功产品设计:周边产品的思考

文章描述:产品设计原则之六--完善产品的周边服务和配套设施. 根据自己日常工作对产品设计的理解,做了产品设计原则系列的五篇文章.原本打算记录下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同时分享出来,共有这方面需要的人进行探讨.没想到多篇被csdn推荐到首页,同时被很多网站转载,倍感荣耀之至.本想就写那五篇作为一个系列,后来在产品的运行和开发中遇到了一系列的事情,我加以反思,决定追加这么一篇,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篇.当然以后如果还有在产品设计方面的感想,只能作为这个系列的补充篇了. 微软在市面上占有很大的市场,很多时候我们

用户行动轨迹的产品设计:关于用户行动轨迹设计的思考

文章描述:用户行动轨迹设计杂思.   最近关于LBS是否有泡沫的争论此起彼伏,尤其是对Color模式质疑,甚至传出了国内某某基于Foursquare签到模式的LBS公司要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毋庸置疑的是,LBS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应用之一,LBS业务模式尚处于探索期.不管现在众多的Foursquare.Color.Kuipp们的模式多么不靠谱,其中有多少的泡沫成分,并不代表LBS本身没有美好的未来,当然未来LBS的成功肯定不单纯只依赖于签到.弹性社交.问答等几个简单模式.     在LBS应用中

产品经理经验分享:成功的产品设计经验与思考

文章描述:我把这12条,打乱原有的顺序,重新整理为两个部分,有利于阅读和思考. 最近 知乎上有人问到: 俞军 提出的有关产品经理提出的12条军规,你赞同多少? 我把这12条,打乱原有的顺序,重新整理为两个部分,有利于阅读和思考: 产品观 1.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发现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用户体验是一

资讯类产品阅读列表的交互设计思考

列表的交互设计思考-资讯app 思考"> 列表,定义为:以表格为容器,装载着文字或图表的一种形式.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大部分都有其各自样式的列表,有些成为产品的主体,有些则为其他页面的辅助.列表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用户快速浏览.扫描,从中选择出自己想要"费力"点击并"费时"去仔细阅读的内容. 与传统阅读平台比较,阅读列表就像是实体书中的目录.小说的目录简洁:标题+页码;杂志的目录则相对丰富:标题.副标题.图片.摘要.页码,精致的排版,有些甚至还包括

产品设计中关于群体智慧的一些思考

关于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在Web 2.0时代已经被大家炒得热火朝天,例如那一堆所谓去中心化.User-Generated-0Content(UGC)的Web2.0站点们:Video.SNS.Wiki.Blog.Digg.Twitter.BBS.IM.RSS,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对用户搜索行为.点击流的聚合处理,Amazon.淘宝这样的电子商务网站的推荐系统.点评系统也都可以归入群体智慧的范畴. 关于群体智慧的话题太大,这里主要从产品设计层面思考一下对群

数据产品设计的3个方法论

写这篇小文主要是因为这几年总是阴错阳差地与数据打着不大不小的交道,也是想总结一下自己对数据产品的一些思考和认识,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何谓数据产品 按照惯例,第一次听说数据产品这个词,毫不犹豫的百度之,搜索出现了三个比较有意思的结果.其一是虎嗅网的老读悟发表的<数据产品经理的前世今生>,其二是 "最新招聘信息6136条_数据产品经理",基本属于杭州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其三是innovate511的最新微博显示"做数据挖掘研究,如果做应用产品没有

深聊APPLE WATCH平台认知与产品设计

  编者按:超多干货!今天腾讯同学@C7210 这篇良心万字长文,从平台认知.产品形态及设计模式三个层面分析Apple Watch,是目前看到的分析最透彻的 Apple Watch 文章 >>> 时至今日,Apple Watch已然高调进入我们的视野,却仍未正式进入我们的世界,绝大多数人的信息来源仍限于Apple官方的介绍.大家有期许,有探索,也有失望.持负面态度者的普遍看法是,"这些事情在iPhone上都能做-手机屏幕那么大,看起来更爽用起来更舒服-令人心塞的续航能力仅支持5

6套APP构建我的产品设计工作流

  工具有很多,适合不同的人,作为设计师,我的日常就是接受并讨论需求.拆解任务.设计流程与界面.制作原型和动效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每天工作中必用的六套工具,它们满足了我几乎所有的工作诉求,并且效果拔群. 界面与流程设计:Sketch + Axure + Xmind 日常工作中,核心的设计产出就依赖这三款 App 了. 在需求梳理阶段,会利用 Xmind 绘制脑图和流程图,明确所有的设计节点并呈现出来. Xmind 免费版功能足够强大,支持各种样式的图表,并且上手门槛也很低,稍加学习就可以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