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空气质量“大数据”面纱:服务信息将更“贴身”

“今天阳光特别强,臭氧超标了。”随着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发展,通过手机APP或者门户网站查阅空气质量,几乎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手握数据终端,您会不会好奇数据源头和传输过程?前阵子,媒体曝光了一些地方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重点洒扫的现象。怎样防止监测数据造假?为啥监测数据与个人直观感受存在差距?近日记者走进监测站点,揭开空气质量“大数据”的神秘面纱。

自动采样,实时分析,空气质量监测有精准范儿

随着站点增加,服务信息将更“贴身”

烈日当空,车水马龙的街边静静伫立着一座四四方方的小房子,乍一看还以为是造型独特的报刊亭。“这就是标准配置的空气监测站,大小是3米×3米。不过我们正在进行改造升级,完成后新建的站点都是3米×7米。”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主任魏强介绍道。

这个小房子,就是我们每天看到的空气质量大数据的诞生地。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微波炉大小的监测仪器从房顶至地板整齐码放。仪器上分别标识着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10、PM2.5六项污染物。

魏强指向房顶,“看到天花板附近的玻璃瓶吗?那就是我们抽取室外空气的工具。实时采得的样本被输送到与玻璃瓶相连的管子中。管道分别通向不同的仪器,监测不同的污染物指标。”

这些污染物监测数据,会实时显示在房间中央的电脑屏幕上,并随时传输至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所有设备均自动运行,专业团队一两周进行一次常规维护就够了。

北京市从1984年开始建设数据监测网络。到2012年,已有35个站点。今年,环保部门正在开展网络系统升级,预计明年将有更多的站点建成并投入运行。

北京市环保局环境监测处副处长董险峰表示,新的监测站类型更丰富,增加了农村站、山区站、工业集中区等站点。此外,还新建了垂直站,能对分层流动的大气进行垂直梯度分析,让监测变得立体。监测时,除了常规仪器,针对PM2.5单项监测的小型设备也将大规模投用,这种设备看起来像小型电表箱,布设非常方便。

“大数据基础网络的升级,让空气质量监测服务更具‘精准范儿’。”董险峰拿出手机,打开监测中心官方APP“北京空气质量发布”,指着屏幕对记者解释道,“现有35个监测站,民众可以找到距离较近的点位作参考。以后站点多了,空间分析会更精准,市民能找到离自己更近的站点,实现空气质量信息的‘贴身’服务。”

站点选址有讲究,多管齐下防数据造假

国控监测点将由国家统一运营管理,阻断人为干扰的可能

空气质量新标实行之后,百姓对监测数据还有很多不放心。有人认为,监测站往往设立在环境良好的公园等地;有些地方甚至在站点周边重点洒扫,试图“美化”监测数据。

站点选址有“猫腻”,恐怕是大家都担心的问题。对此,环境保护部监测司环境质量监测处处长肖建军表示,监测站严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选址,兼顾代表性、科学性、稳定性和维护的便利性。按照功能划分,包括评价站点、区域站点和交通站点等。评价站点反映的是空气质量的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主要依据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密度确定;区域站点反映的是污染物区域传输和影响范围,主要布设在大气传输通道上。

“有些城市在公园选点,是因为实际工作中,既要考虑城市规模、空间代表性等,还要考虑点位采样高度、运行稳定性等因素。”肖建军说,“这类站点的空气污染程度并不一定低。我们在一些城市做过统计,公园站点的污染物浓度在某些时段比其他站点高。”

为保证数据真实,国家设了几层关卡,防止人为干扰。

第一关,是数据的“一点多发”。各地监测站的数据,在对社会自动发布时,会同步传输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间不存在时间差,内容也完全一致。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告诉记者,早年间不少站点都实行人工监测,数据从产生到发布的周期长。现在所有站点都自动采集数据,并每小时对外发布,大家看到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都是最新鲜、最真实的。虽然受仪器故障影响,监测数据偶尔会有异常,但专业技术人员会在随后的审核过程中检查更正。

第二关,是远程监控。肖建军表示,在线远程质控平台囊括了现有的1436个国控监测站。一旦关键参数有异常,监控平台会自动报警,环保部门会派人检查。

董险峰以北京为例分析道,“北京每个点位都有视频监控,如果出现影响环境监测的问题,能被第一时间发现。此外,如果某一站点的数据明显异于其他点位,一般不会将其纳入统计结果,我们也会去现场核实。”

第三关,是国家每年开展的飞行检查、交叉检查等。董险峰解释,前者是在不通知当地环保部门的情况下,直接派巡视员去站点,后者是不同省市之间的互查。

“未来,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国家将上收所有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由现在的地方自管转为国家统一运维、质控和管理。”肖建军指出,这能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防止人为干扰,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谈及监测站点重点治理的问题,肖建军表示,希望地方政府能把力气用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如果只追求短期效应,不落实源头治理,就是舍本逐末。

让枯燥的数据“活起来”,缩小与百姓感受的差距

技术创新,多渠道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在监测部门看来,数据的真实度有所保证。然而不少市民却觉得,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时常和自己的感受不一致。“今天数据显示中度霾,可看这天儿怎么也是重度了吧!”“都说今年环境治理成效初显,但冬天雾霾这么重,是不是又忽悠大家呢!”

数据是干巴巴的,老百姓的感受可是活生生的,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数据与公众感受两张皮?

李云婷认为,近年来,公众对空气质量高度关注,重污染天气的直观冲击太过强烈、深刻,甚至盖过了人们对优良天气的印象。“公众感受是检验环境治理成果的重要标尺,也是支持我们工作的强大动力,希望通过努力,能让‘APEC蓝’‘阅兵蓝’常驻北京。”

“监测数据不仅为决策和执法提供重要依据,还应为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供准确信息,”肖建军说,“我们欢迎并且需要公众监督。”

为了让各方都能看到北京市35个监测站的实时数据,监测中心尝试多渠道发布,并特别注重与新媒体结合。以前,监测中心官方微博用excel表格发布数据,有网友留言表示“太死板了”。于是工作人员调整思路,采用文字、遥感图片和背景介绍等多种方式,一下子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各大媒体也开始频繁转载官方数据。“了解公众需求,才能把服务工作做到点子上。”董险峰说。

肖建军说,环保部门在积极探索与公众互动的方式,比如加大科普力度、改进信息发布方式、向公众开放监测站进行参观等。

让枯燥的数据“活起来”,缩小与百姓感受的差距,是监测部门努力的方向。不过,工作人员表示,仍有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例如,目前交通干线上的监测站只覆盖到四环以内,五环、六环以及各大高速路上都没有,而这些地方恰恰允许大货车通行。“大货车虽然不能进六环,但不代表对北京空气质量没影响。缺少站点,我们无法具体分析。今年加密布点之后,才能一探究竟。”李云婷说。

此外,加强部门联动,也极为必要。董险峰表示,今后北京需要建立部门间的监测数据共享平台,提高各类数据的使用效益。“数据不利用就是‘死’的,仅供一个单位使用是低效的。让数据‘活’起来,我们的供给才能充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20 21:42:02

揭空气质量“大数据”面纱:服务信息将更“贴身”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让媒体信息传播更人性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媒体掌握了用户的潜在需求,精准投放,让媒体信息传播更加人性化. "技"是技术,"数"是大数据.如今,"技数"推动了媒体演进的同时也改变了用户的接触习惯.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或者是VR技术,只要做新闻就要体现新闻价值.现在,人们在闲暇时间看手机APP,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新闻.而媒体通过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掌握用户的潜在需求,用协同推荐和内容精编打破信息边界,使每个用户得到自己想要的资讯.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平台共赢机制,也让更多的

海南将建政府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政务信息共享

记者从1月19日召开的2017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获悉,继2016年策划了39个大数据发展的项目之后,2017年,海南将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建成全省统一的政府大数据公共服务和开放平台,推动大数据应用发展. 2016年,海南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省政府出台了<海南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方案>,构建了近期大数据发展的框架和重点,策划了39个大项目."一院一谷一中心"(南海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南海大数据创新谷.南海丝路大数据中心)签约落地. 2017年,将继续大力发

揭开大数据面纱 加速提升企业业务价值

文章讲的是揭开大数据面纱 加速提升企业业务价值,当你还在犹豫上不上大数据时,你的竞争对手或许已经采用大数据技术获得了较高的业务增长,已经遥遥领先你的位置.大数据正潜移默化改变着一切,如果你仍然还在犹豫,未来显然将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大数据"落地"挑战 大数据对于每个人每个企业并不陌生,近几年大数据一直都是热点,无认科技巨头SAP.IBM.阿里.百度等,还是企业用户都在关注大数据,对于一种新诞生的技术而言,或许大数据需要经历炒作的这样一个过程,但在今天当我们在提起大数据时,它已经不在像过

那些无关IT的质量大数据事情

以ERP.MES.SPC等系统为代表的现代IT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在生产.质量及运营管理上都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与此同时,这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为企业积累了另外一种宝贵的财富:数据. 如今,在大数据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些问题,企业如何才能够充分挖掘出数据中隐含着的重要信息,帮助企业全面提高产品.服务乃至管理等各个维度的质量水平? 质量大数据并不是仅仅关系到IT 著名精细化管理咨询品牌微迈咨询在对大量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认为数据的采集.存储.获取.分析和展现的各个环节是

当质量大数据超出IT范围

ERP.MES.SPC这些系统作为系统中的代表为现代IT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及质量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而且,在运行的过程中,这些系统还为企业积累其了另外一种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数据.在如今大数据日益广泛应用,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要怎样才能够充分挖掘出数据中隐含着的重要信息,并且用来帮助企业全面提高服务.​产品还有管理等各个维度的质量水平? 质量大数据非仅关乎IT 有名的精细化管理咨询品牌--微迈咨询在对大量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许多人都认为数据的采集.存储.获取.分析和展现的各个环节仅仅是个

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编者按 2016年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9月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本版今日摘登部分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高度重视并善加利用新媒体 全国政协会议新闻发言人.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名誉院长 王国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我们讨论这个主题非常重要,尤其是环保领域,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越来越重要.我想围绕这个话题谈几点想法. 信息公开既是公众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环保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当今社会舆论环境.媒体

质量大数据的非IT课题

以ERP.MES.SPC等系统为代表的现代IT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生产.质量及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不仅如此,这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还为企业积累了另外一种宝贵的财富:数据.在大数据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企业如何才能够充分挖掘出数据中隐含着的重要信息,帮助企业全面提高产品.服务乃至管理等各个维度的质量水平? 质量大数据非仅关乎IT 在对大量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认为数据的采集.存储.获取.分析和展现的各个环节是个IT问题:数据的采集可以由测量仪器配合计算机软件实现,Oracle.SQL

宝德:大数据重在服务民生

数据市场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数据关系已经从简单发展到复杂:数据来源已经从数据录入转变为各种来源:从数据量已经超越了TB级到PB级.数据模型从结构化发展到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这一系的列变化催生出大数据时代.宝德认为,虽然大数据技术在短短几年间就发生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其最终优势还取决于--服务民生. 传统数据应用重在宏观把握 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数据应用,基于传统关系数据库和传统的数据挖掘,其作用在于数据的宏观的管理.比如我们在信息化建设初期,逐渐完成了金融.银行.税务.政府.社保.医疗以及国家

AdTime:开发大数据新能源助力信息消费

文章讲的是AdTime:开发大数据新能源助力信息消费,无可厚非,大数据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多,未来大到国家安全小到个人决策,都将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从很多角度上来看,大数据具备新能源的很多特征,一是可再生,可重复利用,二是清洁高效.数据资源将会逐渐成为除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之外的另一种新能源,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对信息消费领域的促进十分巨大. 如其他新能源一样,大数据本身不具备太多价值,但对这些数据进行开发与利用后,会在很多层面中发挥巨大作用.同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