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3个直辖市、6个省份、2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由东部向中西部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智慧与节能,新的商机正在孕育,据测算,未来五年,随着政府与民间投入的持续增加,智慧城市产业极有可能达到万亿规模。
智能技术惠及市民生活
晚上6时,家住杭州下沙的小刘和往常一样下班,乘上B1快速公交回家。小刘掏出手机,连接WiFi(无线热点),点击“体验4G网络”。快速浏览了奥运金牌榜,小刘打开视频网站,观看今天错过的奥运比赛,“晚高峰车上人这么多,看视频都不用缓冲,网速太给力了!”
作为6个4G规模试验网城市之一,今年6月,杭州率先启动“4G全城体验”活动,成为全国首个向公众全面开放4G网络的城市。
在杭州,拥有一张市民卡,就可享受医保、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共图书馆借书、商盟支付等“一卡通”服务。2012年,市民卡的深度运用让杭州市民尝到了“智慧城市”的甜头。而4G网络和手机终端的开放更是让杭州乘着“智慧城市”的列车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加速前行。
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使人和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以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业内专家这么定义“智慧城市”。
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副院长杨明刚指出,“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城市化进程中的传统[工业电器网-cnelc]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利用信息手段提升对城市的管理由此应运而生。”
2010年宁波市政府在国内首提建设“智慧城市”,拉开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幕。随后,南京、深圳、广州、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陆续推出相关规划或行动方案。
中国本土具有领先技术和行业优势的企业也参与其中,大大提升了“智慧城市”建设速度和实效。如,2015年宁波市政府与国内领先的城市节能一体化服务商——同方泰德就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低碳、节能领域的项目合作为基础,采用PPP、EPC商业模式,通过试点示范技术创新有序带动宁波市绿色产业全面发展。
杨明刚认为,“智慧城市”是我国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有助于解决当前众多城市病,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工程巨大面临诸多挑战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未来5年,住建部将在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部分别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从城市、城镇、城区3个层面选择若干试点城市,实现“智慧城市(镇)”建设全面提速。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经历较长时期,也面临诸多挑战。姜德峰认为,其中最突出、最难攻克的问题是体制问题。“这需要政府主导,形成一体化、协同化、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国家应该建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办法,并由各地方领导长期推动该项工作。”
建设“智慧城市”,技术研发要跟上步伐。杨明刚认为,应重视核心技术,比如“物联网”、云计算体系及数据安全保护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推进电信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一定要具备高度可行性,不能把它当成面子工程或是政绩工程。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