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是第67个国际民航日,早晨8点半,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百余名青年志愿者聚集在民航局一楼大厅,民航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军将“民航青年志愿行动”的红旗授予志愿者旗手,标志着以“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为主题的民航青年志愿行动正式开始。
李军在授旗仪式上勉励志愿者们:“党团共建,创先争优,为民服务,走向基层。大家要高擎这个旗帜,代表机关的党员及青年同志,到首都机场,到任务最繁忙的T3航站楼去执行任务,体察基层的情况,贡献一份力量。”
随后,来自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民航报社出版社、民航医学中心(总医院)、飞行校验中心团委,民航局机关服务局团委,清算中心、信息中心、航空运输协会团支部,局机关第一、二团支部的志愿者们赶赴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据了解,由于近期大雾天气造成部分航班延误和取消,大量旅客滞留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T3),为减轻基层的工作负担,同时为贯彻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指导意见》,推进民航局机关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机关青年干部职工了解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拓宽工作视野,激发青年开展志愿活动的热情,全国民航团委与航空安全办公室联合主办、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团委承办了此次民航青年干部志愿服务活动。
问询台是个不容易的地方
活动这天,由于连续几天大雾造成的航班延误,让许多旅客滞留在航站楼里,这忙坏了机场的问询人员,也让刚刚上岗的志愿者们经受了考验。
在候机楼流动服务的志愿者们很多都肩负了发放《航空安全知识宣传册》的任务,这本小册子是由航空安全办公室精心编写的,有趣的漫画加上简洁的语言,解答了很多旅客关于飞行的困惑。但在开始发放的时候,志愿者们还是遇到些小挫折。“发手册的时候被人拒绝真是尴尬,很多人看都不看就把我们直接推开了。”来自华北局的两名志愿者有些郁闷。不过,很快他们又鼓足勇气,继续上阵,诚心换来了成绩,有些闲暇坐在椅子上的旅客都开始认真看手册了,有人还上来主动索取。
下午的2层B口是个突发情况最多的地方。各种状况让问询台总被3、4个人围着,有时候又会突然增加到十多人。14时左右,一位大姐推着大号手推车赶到问询台,胸前还背着一个大约2个月的婴儿,焦急地说着很难被理解的普通话。她手推车里的2个行李箱基本可以被看作柜子,剩下的行李又摞在“柜子”上。
民航局运输司和国际司的志愿者赶忙去帮忙,原来她从美国来的飞机延误,下一段到福州的航班也延误,她带着这个小孩,又和朋友走散,只能自己推着这堆山一样的行李。尽管经过沟通,机场已经在找人帮她办理后面的手续,可是大姐还是一脸焦急。两位志愿者便一直陪着她,帮她翻译,帮她宽心,等到服务大使赶到,这位大姐才放松了面部肌肉,不停笑着和志愿者再见。
“按道理很多旅客都直接可以在隔离区里面转机的,但很多都走错又走出来了。”运输司的张璇说,尽管作为旅客的时候她也常帮大家指路,但做志愿者还真是头一回,集中帮这么多的旅客提供服务,压力还是有的。
话头还没放下,一位穿着短袖的外国人又急急地跑了来,国际司的杨蔚忙赶去询问。他是从澳洲来,不知为什么和他同行的旅行团都没到,也没有了导游的联系方式,关键是还没准备厚衣服。志愿者经过一阵紧张的沟通和协调,终于帮他找到解决的办法。
机场里的第一次义诊
来自民航总医院的志愿者则在机场里做起了义诊,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向旅客的义诊,台子就设在T3航站楼4层主问询台的东侧,正对着6号大门。“不到1小时,我们接诊的旅客就有十多位了,有一阵还排起了长队。”来自民航总医院的宋哲全说,他们为这次义诊准备了血压计、听诊器和一个内容丰富的急救箱。
上午11点,一对母女踉跄着来到义诊台,60岁左右的母亲头冒虚汗眼睛紧闭,她们要坐下午1点半的飞机去罗马旅行,而母亲在到机场后突然就发病了。有人忙去搀扶,有人开始量血压,有人在准备氧气瓶,还有人急着去借轮椅。轮椅到了,血压还在量,环境太吵,这位母亲的血压又太低,一直量不到准确的数据。摘下血压计,挂上氧气瓶,医生们急忙送这位旅客赶到设在机场2楼的一个医疗急救站。整个过程10分钟不到。
经过急救站医生的护理,这位旅客慢慢退了虚汗,血压也开始上升,据急救站的董主任介绍,T3里设有5个这样的急救站,每天接诊的旅客都在100人左右。这一天,民航总医院的义诊台就接诊了近50名旅客,有急诊也有外伤,不过大部分还是血压问题。“我们为38名旅客量了血压,有5、6个的血压都偏高,还有些在临界值上。他们大都有高血压,坐飞机前不放心就来量一下。”因为是第一次的义诊,志愿者们没想到机场内的旅客状况竟这么复杂,“希望旅客们在坐飞机前还是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旅行前一定要注意休息。”宋哲全说。
大巴站台上的“花式”引路法
T3的机场大巴班车点设在一层,有通向市里的12个站台和省际的6个站台,出租车则设在地下一层,很多旅客在这里都会找不到方向。
“你看起来好忙啊。”“嗯,刚才指错了,还是跑一下说得清。”来自校验中心的韩康不好意思地笑,他和另两名飞行员都是校验中心的新员工,这也是他们第一次面对旅客。“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中关村啊,先等会吧,那个车刚过去,20分钟一班。”“您去南站啊,就上前面那辆车。”只要有旅客站在身边,他们就会主动去询问,对他们的采访几乎两句话就会被打断一次。
这些小伙站在候机楼门外,风挺硬,不过他们跑来跑去也顾不得冷了。“我们飞的都是刚建好的机场,第一次到生产一线来,体验了才觉得他们的工作挺不容易的。”来自飞行校验中心的刘星说。
而在大巴站台的另一边,来自民航大巴公司的志愿者们就显得从容些。“要说指引旅客乘坐大巴,谁更了解,肯定是我们嘛。”来自通力公司的白岳说,“上午有交通管制,原来停在内道的班车都改停在外道了,我们就主动指引还在内道等的旅客去新的站点。我回去就向领导反映,以后再有勤务的时候就在原来的站点设一个牌子,指示旅客去临时站点等车。”
两个女志愿者也在站点忙着指引,她们说旅客问询比较多的就是出租车在哪里,尤其是外国人。“只要他能说一个TAXI就行,我们直接带他下去就好了。”女孩们笑着,这一天各种语言她们都领教过了。
“基层的工作真的很辛苦,要处理的问题也比预想的复杂,真的应该多到生产一线来体验和服务。”在一天的服务结束后,这是大家最多的体会,而作为这次活动组织者的全国民航团委,也决定将这项志愿服务工作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