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业是很奇怪的行业,要做的事情,既没有做过">市场研究,也没有出过试行版,唯独拍完了才知道什么样。而在独立电影市场,淘汰率更是高。对于一个没有试营业就出现的新产品,想在初步阶段就设计好营销和广告战略,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一般电影在开始阶段不会浪费太多资源。
插排:如果一个电影产品想要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必须存在一个比较成功的资产,然后进一步透过其他渠道兑现电影产品潜在的IP价值。一般情况下,独立电影就很难去用更多的渠道。如果一个独立电影产品想要用游戏平台进行第二次叙述,除非它已经是一个非常强的品牌,否则很难进行多种类型产品的销售。
多终端时代
电影院会慢慢消失吗?在欧美等院线市场成熟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对影院的生存前途提出质疑。“主要的挑战是人人都可以用iphone等一些新的终端来看电影。” InterTitle电影公司总裁大卫·格尔森指出。
“发行放映一部电影,之前25%的收入是来自于票房,但是这完全不够市场营销的开支,另外75%的收入是可以透过其他渠道赚取的。现在的电影产业它的盈利幅度只能拿票价的一半,另外一半是电影院要收的。DVD有80%是给电影厂电影拍摄公司的。” Sheridans律师事务所资深媒体律师詹姆斯·凯表示。
“尽管盈利幅度有所压力,但是DVD还是最好的一个市场突破口,直接出DVD是用来指电影拍的比较差,不用走电影院这个圈子。有些其实不如直接换到广播电视台做成广播剧。”
在德国,有一个专门为手机平台设计的肥皂剧,可以直接下载观看。在影院和别人一起在大屏幕看电影,跟自己手拿小屏幕看肥皂剧,感觉自然不一样。平台各有优势,如何使用这些不同的终端?
“在拍故事的时候,还是要用最好的方式把它拍摄出来,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的媒介。有一些人可能是从小的银幕而不是到影院里去看,只考虑到大屏幕的话就有一点愚蠢了。”BBC 电影公司执行制片人乔·奥本海默指出。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能只看一个不看另外一个。
英国Casarotto Ramsay & Associates事务所影视经纪人表示了相同的看法:“从经济角度上来看,专门拍给一个媒体平台不一定划算,因为这是一种自我束缚,限制了潜在的观众和受众。整体来讲,拍一个电视节目或者一部电影最好适合所有的银幕观看,包括电影院、家庭影院等。”
一个电影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有意义吗?“我觉得肯定的是,比如科幻电影,如果通过游戏演绎,能够提供一种互动,会让大家有更多的融入性。”乔·奥本海默告诉记者。
尽管附加的产品更多了,但是对制片人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有需求就有供给,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公司可以进行选择,比如有些是专门给各种小平台设计内容,有些是专门给PSP或者给iphone和IPAD设计游戏。
选什么样的题材
拍摄电影的第一阶段就是题材的选择。现在很多电影故事的内容都是书的延伸,也就是在原有的内容品牌上进行博学或是利用。BBC电影公司的几部著名电影比如《简爱》、《MARILYN》等都是来自经典小说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