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智慧地球”概念提出后,“智慧城市”发展模式逐渐风靡全球,并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100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建成,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化将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3倍。而我国“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达5,000亿元,且撬动了近2万亿产业机会。现阶段,从建设实际效果来看,国内智慧城市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领域取得较多实在成果。
然而,尽管过去几年,智慧城市市场蛋糕不断扩大,但分给AV行业的份额似乎有限。对此,深圳迪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客户部副总裁张圣做出解释:“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智能化子系统非常多,但前一阶段主要集中在信息采集前端建设,因此智能化设备供应商(尤其安防厂商)与系统集成商以及运营商占据了主要话语权。”
那么,在智慧城市建设大潮中,AV企业是不是只能当个配角甚至跑龙套?
进入大数据分析时代
在智慧城市基础建设阶段,我们关注的更多是基础前端的建设。比如视频监控系统,从“看得见”的标清摄像机到“看得清”的高清摄像机,这一阶段对管理平台的要求更多是能看、能控、能调取录像。但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系统规模越来越大,透过前端采集到的数据量日趋庞大,但如此庞大的存储数据中掺杂着有效的、无效的各种信息,智慧城市的本质是需要把信息为人所有,如果仅仅是采集存储信息,便与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
于是,智慧城市建设对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整合前端感知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公安、交通、城市服务、产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化运营管理。
“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智慧城市建设开始迈入大数据时代。用户的需求从过去关注智能化系统建设转向数据的可视化应用。”迪威视讯张圣举例说到,比如一个平安城市项目,过去用户关心的是前端布点和图像联网。“一个城市需要多少布点,在哪些位置安装摄像机,能否获取高质量的图像质量作为事后调阅取证。”但进入大数据分析时代,智慧城市的可视化就不再是这样简单粗暴,而是要像人的大脑中枢一样,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系统评估分析后利用“激光可视化+”数据平台以图像形式呈现在决策人面前,科学直观地指挥人的决策行为。
以迪威视讯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综合服务运营商,近年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尤其是智慧城市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据张圣介绍,过去的指挥中心都很简单,在真正遇到突发事件时很难在短时间调配资源,但新一代的可视化平台就将城市运行体征中的静态和动态数据经由数据中心处理之后,再以图像或视频的信息呈现在显示终端上,为领导提供最及时、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方便决策人在第一时间准确界定突发事件的等级,以形成精准快速的应急方案。
现阶段,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和智能化对政府决策、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乃至城镇化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推动着智慧城市建设一步步走向纵深。
理解用户需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十三五”期间的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对于AV企业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手握大数据可视化分析这张王牌或更有助于抢占市场先机。可这对于一直以提供显示终端为主要盈利模式的AV厂商来讲,并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再向你的用户宣称你的设备采用到多么先进的编解码压缩算法,可以实现多高的分辨率、呈现多大画面尺寸,那么就有点LOW了。因为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能否超预期地解决其需求。”张圣举例到,激光显示技术具备众多优势,色域空间大、光源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但它终究只是作为显示单元的一个光源设备,只有将其融合入到大数据平台中,与控制中心的大数据分析系统、中控系统、扩音系统、照明系统等智能化系统融合应用,才能体现其真实价值。
当然,系统整合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要能将系统整合成一个具有大数据分析功能的平台,最根本的就是要能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智慧城市的主要用户群体是政府部门,比如公安、交通、消防、城管,这些部门的业务流程都完全不一样。“比如电力、银行部门更多的是关注数据,公安、交通部门更多关注图片、视频,不同的需求对软件的处理能力要求差别较大。”如果对用户的业务需求没有深入的了解,就更谈不上为用户搭建适合他们业务需求的大数据平台。
张圣提到,目前迪威视讯的四大业务方向包括智慧城市、激光显示、云数据中心和视频通讯,这些业务之间看似独立,却相互交错。“十五年来,迪威视讯一直致力于视频相关的产业。从最早的视频通讯,到后来的智慧城市、激光显示、云数据中心,所有的业务方向都顺应行业需求、基于行业应用角度来思考,而不是为了卖产品而做产品。”
得益于对不同行业用户需求的深入了解,迪威视讯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抓住产业变革的机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与设备制造商不一样,我们的关注点在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上,”张圣补充道,“比如如何结合城市特色做顶层设计,如何搭建“城市管理+城市产业+城市民生”三位一体平台,都是建立在对用户的理解上。”
正是源于对用户需求的精准理解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让迪威视讯由一家视频通讯研发型企业脱胎换骨,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商。如今,通过多年来的努力,迪威视讯已经初步完成了面向智慧城市领域的数据综合服务能力的构建、应用技术的储备及专业人才的积累,形成了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能力,在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揽子服务方面,拥有显著的行业领先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作为产品和系统设计的方向,这一模式又倒逼了企业的产品创新,颠覆了企业只负责生产产品卖向市场这种本末倒置的传统。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就是所有产品、技术、集成的方向都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企业配备专业的人员团队、开发团队、售前支持,以及到后期的施工、运行,将产品嵌入到软件平台中去,将平台作为一个载体,把过去的孤岛一个个连接起来,最终实现1+1大于2的价值最大化。
更直白地说,不同厂家之间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在数据分析能力上,而数据分析则是由用户需求的理解来进行。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公司往往都经历了长期的业务磨合沉淀,它们懂得如何给政府提供服务,如何提供超预期的服务,对行业需求的理解程度将直接体现为企业最核心的优势。
认清自身优势,整合,整合,整合!
那么,面对每个行业的用户的独特需求,一家企业能否各个领域通吃?迪威视讯采取了不同的针对策略,比如公司认为投影机产品太为单薄,很难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于是提出了“激光可视化+”概念,一方面,向大型的系统集成商提供硬件,并配合他们提供一些产品理念和用户需求,将自己对用户的理解和产品优势整合到工程投影机中;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在室内应用中对用户需求掌握的透彻性,与激光投影机在户外应用的理念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包括投影、融合、VR&AR内容、场景、管理、控制、灯光音响、会议于一体的可视化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从前台到后端,从平台管理到应用呈现的完全可视化方案。
张圣强调,大数据时代,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一家独大,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在融合的时代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硬件技术强的厂商可以借助系统整合能力强的集成商,平台商可以利用自己的用户资源优势,整合技术和产品。企业需要抱着开放的心态,理解行业趋势、用户想法,使自身业务在系统大平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