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难解悖论:隐私与货币化怎样才能两全?

人生的乐趣在于不确定性。如果大数据作为一种技术,在未来统治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那么我们每个人将都是赤身裸体的连皮肤可能都要是失去了!

我们将进入一个确定的、可预测的世界。这是我在昨天参加完百度BIG Talk第三期《大数据开启大未来》的科技对话活动之后,最为直接的想法。来自美国的彭特兰教授是这次对话的灵魂人物,此君名声在外,不只是因为他自己自身是MIT媒体实验室的负责人,在大数据领域属于一流的学者,他的学生也都是人中翘楚,其中就包括谷歌眼镜的发明人。

去之前,稍微做了点功课。因为我始终对大数据技术那种宣称的无所不能持有怀疑和谨慎的态度。因为我认为过度的技术浸入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并非完全利好。尤其可穿戴产品,人类的所思所想所行,都变得越来越透明。以至于很多商人在欢呼,传统的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终于可以寿终正寝,在他们看来,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不再是黑盒子。

“个人的数据资产不能交给商业公司”

因此,我比较关注彭特兰教授有关隐私方面的演讲。因为在大数据统治的数字化社会,我并不认为做一名数字透明化的顾客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彭特兰教授在演讲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我认为值得整个社会深思,他说我们不应该把个人的数据交给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在彭特兰教授的观点中,他认为作为个人而言,在大数据时代,应该具有四种权力:

1)被通知权:能够明确的知晓自己的数据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会被采集

2)知情同意权:个人明确的知道数据将会被如何利用,并且必须经由本人同意

3)审核:在这里主要是指政府法律机构负责审核

4)撤销权:个人随时可以销毁自己的个人数据资产。

通俗的说,就是彭特兰教授称之为“数据上的新决议”三原则:你有权利拥有你的数据、你有权利掌握数据的使用、你有权利摧毁或者贡献你的数据。

所以在他的解决方案中,他提出了一个可信网络的概念,借用的是SWIFT(环球银行电信协会)在全球银行间建设的银行间通信和实时清算系统。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开放个人数据商店”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这是一个唯一的存储个人数据的地方,在面对外部访问请求的时候,给出的最终答案,而不是数据本身。

当然,运营和管理这样的一个个人数据商店,并非简单和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起来更是几无可能。在这里面既涉及到各国政府管理和服务本国公民的问题,也涉及到全球的国际公司巨头们的巨大商业利益问题。所以笔者对彭特兰教授的这个开放个人数据商店能否真正解决个人的数据隐私保护持有保留态度。

教授的理想是个人的数据资产不能交给商业公司。

如何合理的货币化自己的个人数据资产

但是冷酷的现实则是,除了商业公司对我们的个人数据资产抱有浓厚的兴趣之外,恐怕很难找到一个跳出五行外不在佛门中的人和机构,对此持有持续的兴趣和动力。(当然,政府机构也对此抱有极强的兴趣,但是那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对于个人而言,更为现实的问题,则是如何合理的货币化自己的个人数据资产的问题。这一点,彭特兰教授在演讲中,也有提及。他指出,建立一种机制,鼓励人们分享和贡献数据,既能给自己,也能给他人和整个社会带来好处。

对此,我深表同意。比如如果每个司机人都愿意实时的分享自己驾驶车辆的速度、位置、刹车、加速的情况,这样整个城市的路网,都实现了动态的监控和运营,或许对于改善所有司机的出行效率都有好处。

但是重要的问题是,要有足够的经济激励,刺激个人在信任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有意愿分享自己的数据。显然,有机构或者组织愿意直接出资购买个人的这些数据是一种最为直接的商业模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第三方付费的模式则更为普遍。

不过有次带来的新问题则是,如果人们知道自己的数据能够给自己带来收益,则可能会影响其有意识的偏离正常的行为模式,从而使得数据的真实性又产生新的问题。这一点,其实在目前互联网世界中,第三方付费的商业模式中,案例比比皆是,虚假繁荣的数据由利益而生。

不过,有激励的机制,显然整体绩效要高于没有激励的机制,这一点,我认为是大数据时代,如果向获得完整和真实的数据,所必须考虑的一点。

目前来了,大数据的出现还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提高营销的效果,改善我们的交通、环境、健康、城市的境况。但是随着生物科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我们的世界或许将不可避免的进入一个“全数据化”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任何不可数据化的东西,都将与不存在一样。

在这样的世界,将是由大数据统治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是一串二进制编码,透明而简单,一切都是确定的,都是可预测的,都是按部就班的,你喜欢吗?反正我不喜欢,没有不确定性的人生能有多大意思呢?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4-09-02

时间: 2024-10-23 07:24:15

大数据的难解悖论:隐私与货币化怎样才能两全?的相关文章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来了 个人隐私常常“被裸奔”

当一个人很懂你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种共鸣的幸福,但是当你在他(她)面前毫无秘密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有一种裸奔的尴尬?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网购族发现,自己的上网记录.消费偏好等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9799.html">个人隐私信息,已被商家层层转卖榨干用尽,常常会有种"被裸奔"的尴尬. 因好奇,被"棺材"困扰一个月 7月19日下午,一位名为"不知道叫什么就叫春的陈红军&quo

大数据时代更加注重个人隐私

近日,谷歌因侵犯数据隐私在法国被罚,理由是未整改其跟踪并储存用户信息的违法行为.此事要回溯到2012年3月,谷歌启用新的数据收集方案,修改了隐私政策,通过YouTube.Gmail等服务收集数据并整合在一起.虽然谷歌称此举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但法国国家信息自由委员会(CNIL)认为谷歌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够透明,用户既不知道这些数据会被怎样处理,也不知道谷歌处理其个人数据信息的目的,而且用户别无选择. 最终,谷歌被CNIL处罚15万欧元,虽然跟谷歌的收入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但此判罚将

大数据时代, 加强医疗隐私保护

代表委员面对面 医疗卫生行业每天都产生大量医疗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是对医疗过程的客观记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数据挖掘而辅助临床决策.指导临床.随着卫生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区域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医疗数据已经进入名副其实的大数据时代.如何加强医疗大数据背景下的隐私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政协副主席.苏北人民医院院长王静成说. "不可否认,移动医疗给患者看病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它面临的问题也很麻烦,为了使移动医疗健康发展,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亟需国家

大数据征信与个人隐私保护

大数据征信是指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征信模型及算法,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整合和挖掘,多维度刻画信用主体的违约率和信用状况,形成对信用主体的信用评价.大数据征信的核心是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征信活动中,强调处理数据的数量大.刻画信用的维度广.信用状况的动态呈现.交互性等特点.从运行机制上看,大数据征信主要是对征信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存储.分析和结果输出,对信用风险进行实时.动态的跟踪和管理,注重对弱相关.非结构化和多维度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相关分析,力图客观.准确.全面.动态地呈现信息主体的信

大数据时代怎么保护个人隐私

岳彩周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是用户关注的焦点,要切实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全国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一份题为"加快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建议案中的这番表述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个人隐私正在归零,想开点吧!"1999年,时任Sun公司CEO的斯科特·麦克尼利的感叹言犹在耳."有网友这样说."我们已经陷入了大数据时代"透明人"的尴尬之中."另一位网友如是感慨. 1隐私

大数据落地难 Hadoop要“负责”!

大数据落地难,业内对此广有共识."我们在全球有7900家用户,在亚太有1000家以上的用户,在中国有150家用户,这些用户的应用都是落地的."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553.html">Splunk 中国区销售总监侯海龙说. 侯海龙表示,为什么大数据应用落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Hadoop,用户对于开源总有兴趣亲自尝试一下.但无论Map/Reduce,还是YARN都不是那么简单易用,数据建模就像一座山,横亘

白宫的大数据报告:5个隐私关注点

报告说,大数据提出了严肃的隐私问题以待解决,宜早不宜晚. 大数据的潜力是无穷的-可能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坏处.一份描述大数据的变革特质的白宫新报告深入地探究了与数据相关的隐私和安全主题. 关键的关注点:大数据正在创造大量的隐私主题需要及时处理,宜早不宜晚. 该报告的引文说到:"本报告一个显着的发现是大数据分析将个人信息用于供房.信贷.雇用.健康.教育和商场购物,有潜力使长期存在的公民权利保护黯然失色.美国人与数据的关系,她(他)们的机会和潜力将得以扩展而不是消减". 报告讨论了一系列有关

大数据工程师成稀缺资源 拥有怎样的学识才能胜任

大数据发展如火如荼势不可挡,IT公司们也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和大数据扯上关系,才显得自己有水平,但大数据并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想做好大数据,就要有个优秀的大数据工程师,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来影响企业的商业决策. 这群人在国外被叫做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这个头衔最早由D.J.Pati和Jeff Hammerbacher于2008年提出,他们后来分别成为了领英(LinkedIn)和Facebook数据科学团队的负责人.而数据科学家这个职位目前也已经在美国传统的电信.零售.金融.制造.

大数据+云计算使安全、隐私成悖论

斯诺登事件一方面让一贯热衷自我标榜的美国政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也让民众对于网络信息通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话题再度升温. 我们无力对国家的安全问题去做讨论,这似乎更像外交事件,是各国政治家们相互博弈的过程.就连华为CEO任正非在表示不再主动拓展美国市场时也显示出了无奈--他暗示:水很深,不是我们一家民营企业可以驾驭的. 安全.隐私和便利似乎是悖论.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你不能在拥有100%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拥有100%隐私和100%便利."(You can not 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