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UN)下属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sation)日前警告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例如自动大批量注册域名的“域名尝试”(domain tasting),给商标的所有者带来了一个令人烦恼的新型“域名抢注(cybersquatting)”威胁。
该机构表示,域名抢注行为正从抢注单个网址(其目的往往是将它们转售给商标所有者,以期从中牟利),转向旨在创造广告收入的大规模网址注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弗朗西斯·居里(Francis Gurry)表示:“域名注册体系最近的发展助长了这些行为,威胁到了商标所有者的利益,并在消费者中造成了混淆。”
“域名易手的速度,以及追踪这些大批量自动注册的难度,给商标所有者防范域名抢注带来了挑战。”
居里特别指出了两类新现象:一是使用电脑软件自动注册到期域名,随后将其“停放”在门户网站上,来吸引“按点击数付费”(pay-per-click)的广告;二是免费注册选择,用户可以拥有5天的“尝试”期(即试用期)。
互联网出现这些新发展的原因是,新的域名注册机构大量增加,此外,为了给过于拥挤的.com域名减压,人们创造了.info和.biz等新的通用顶级域名(gTLDs)。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称,全世界现已注册的1.2亿个网址中,从事域名买卖和“停放”业务的公司持有其中相当大的部分。
此外,每月都有数千万域名被人临时注册“尝试”,而只有那些创造巨大流量的域名才得以保留。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代理注册域名服务的发展尤为担心。尽管通过代理进行域名注册的原因之一是防止接收垃圾邮件,但该组织指出,通用顶级域名的抢注仲裁体系需要公布网站所有者的身份。
居里表示,仲裁体系刚刚开始对互联网新的进展做出回应。根据规定,如果抢注域名者并不拥有某商标,而且正在恶意使用这个商标,那么他用这个商标注册的域名将被剥夺。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中心去年收到的一宗涉及网址自动注册的案例中,仲裁小组表示,如果没有事先对第三方权利进行调查,则可以被定为存有恶意。
200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接到了逾1800宗域名抢注仲裁申请,较2005年增加了四分之一。自1999年成立以来,该组织共解决了9400宗案例,其中84%的案件最终将域名判给了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