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重质量国内拼价格,公有云产品质量提升困难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市场之一,这是中国云计算公司最好的时代,也是国外云计算公司最好的时代。去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为520亿元人民币,与全球204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相比,差距很大,但差距越大,意味着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潜力越大。

如今,云计算已经成为一些科技巨头的主要营收来源,不过在看似风光的背后,他们在云业务方面的投入也是巨大的。过去12个月,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计算资本支出和资本租赁总额接近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尽管并非每一分钱都流向了各自的云业务,但是每家公司都把云业务列为了这些资金的主要投资领域,这也是为什么亚马逊、微软、谷歌在全球云计算领域能名列前茅的原因所在。

放眼国内,这几年数据中心市场需求火热,政府机构、大型企业、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帝国,以满足自身业务处理的需要。像阿里云、腾讯云、小鸟云等国内领先的云服务商动辄几亿、十几亿甚至上百亿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禁让人惊叹。

国内云计算服务商数量庞大,但为何只有这些知名的云服务商会有大量资金投入呢?众所周知,好的产品是需要多个维度进行支撑的,云计算也不例外。只有具备以下几点的云服务商,才能称得上高品质云服务商:

一、高端硬件

根据摩尔定律来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其硬件性能也会提升一倍。作为优质的云服务商,定期对自身云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提升性能是不可或缺的,毕竟新型硬件意味着技术的突破、性能的提升,只有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性能需求的云服务商,才会被更多用户选择。

二、优质网络

国内网络资源被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垄断,不论哪一家都不愿放弃自身垄断地位。首先,云服务商得有CNNIC IP地址分配联盟下发的IP地址段和AS自治域号,然后需要与各网络服务商进行协商,通过BGP协议将此段IP地址广播到移动、电信、联通等其它的网络运营商,使用BGP协议互联后网络运营商的所有骨干路由设备将会判断到数据中心IP段的最佳路由,以保证网络的高速、稳定、联通。

三、强悍技术

云服务器关注的是高性能吞吐量计算能力,关注的是在某段时间内的工作量总和。云服务器架构包含云处理器模块、网络处理模块、存储处理模块与系统模块等,如何引入低功耗管理方案完成对系统的集中冗余管理,同时优化系统设计,祛除重复硬件,这些都需要云服务商拥有强悍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团队来实现。

四、人性服务

用户选型云云产品,除了过硬的技术能力外,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也是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云计算行业而言,100倍故障赔偿、5天无理由退款、0元快速备案等服务都已经成为标配,如何凸显服务诚意,让用户上云无忧,也是云服务商应该着重考虑的。

五、资金实力

就硬件配置来看,CPU和内存决定云服务器的稳定及性能,磁盘决定存储量及读取速率;就网络带宽来看,网络决定互联互通,带宽则决定访问速度;就研发实力来看,是否能不断针对产品进行优化、质量不断提升,是否能满足用户需求推出新功能或新产品等等,以上种种都离不开云服务商大量资金的支持。

所以说,但凡能成为优质的云服务商,其硬件性能、网络质量、架构研发、技术实力、服务水平、资金数量等缺一不可,毕竟没有这些维度支持,又怎么做得出用户满意的云产品?面对市场上那些大打价格战、不断压低价格的云服务商而言,价格战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用户真的是看钱,还是云服务品质和带来的价值呢?

就像Google Cloud客户总裁Tariq Shaukat所说:“事实上,我们不需要在价格上竞争。相比价格,我们更看重价值。”相信这也是大多数用户会追捧国外云服务商的原因。希望国内众多云服务商能早日醒悟,让价格战时代过去,是时候开始专研技术、提升品质了,要不然万一哪天国家政策改变,国外云服务商涌入,到时候又该何去何从?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05-26

本文作者:佚名

时间: 2024-10-25 04:48:16

国外重质量国内拼价格,公有云产品质量提升困难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在中国“公有云”落地那么难?

[编者按]本文是在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和云服务领域有近10年经验的专业人士Lillian Shao应PingWest邀请撰写的文章.从专业的角度解析了为什么在美国和世界很多地区已经大范围普及.对创业者帮助甚大的"公有云"服务,在中国却很难落地的各个维度原因.大家可以直接联系作者本人lillianshao09@gmail.com 经常会听到大家询问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可靠的公有云服务.国际上成熟的云服务比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Rackspace等移植到中国固然是难上加难,可是,国内土

专业人士解读:为什么在中国“公有云”落地那么难?

中介交易 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编者按]本文是在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和云服务领域有近10年经验的专业人士Lillian Shao应PingWest邀请撰写的文章.从专业的角度解析了为什么在美国和世界很多地区已经大范围普及.对创业者帮助甚大的"公有云"服务,在中国却 很难落地的各个维度原因.大家可以直接联系作者本人lillianshao09@gmail.com 经常会听到大家询问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可靠的公有云服务.国际上成熟的云服务比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

Camera360:从私有云到公有云让每个人都成为艺术的捕捉者

成都除了是一个美食之都还是一个充满人文与艺术的城市,走进Camera360的办公室"Art in your hand"的标语就映入眼帘,这是间艺术公司?NO,这是一家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手机拍照应用公司. 拍照.加滤镜.上传朋友圈,这一系列动作其实戳中了很多人的小神经,在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如此发达的年代,拍照发朋友圈是太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但就是在这件小事上Camera360为了更加精细,在幕后做了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工作,尤其像使用云计算来支撑业务开展,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并且未来也将持续将

从iPhoneSE战略看公有云如何打破现状

在科技界,苹果无论技术还是产品都是霸主级别的存在,市场占有份额巨大.在云端,公有云被认为是云计算的主要形态,2016年,全球预计在公有云IT服务的花销到将达到1000亿美元.二者都有霸主的潜质,那么在战略上是否也能共通呢? IPhoneSE这步棋,难看但精准 今年的3月23日,苹果召开发布会宣布了IPhoneSE的发布,引来了一片吐槽.不少人认为库克又在炒冷饭,把5s的身和6s的阉割版心拿出来拼接在一起,就又能愉快的赚钱了:甚至有悲观者认为,库克在把苹果带向死胡同,本来被乔布斯精简的产品线又一次

新浪SAE 打造安全可靠的公有云

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云服务已经是很多企业力推的新宠儿,众多云服务商逐渐在中国市场内涌现出来.由此,我们推出了<云服务商生存法则>这一选题.<云服务商生存法则>主要通过对中国典型的IaaS.PaaS.SaaS供应商的深度采访,一方面让用户了解各大供应商的竞争优势与生存之道,促进企业对云计算应用熟悉和接受,同时,对中国的云计算市场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展现. 近期,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新浪云计算首席架构师丛磊先生,听他给我们讲讲新浪云计算在国内市场的生存之道. 新浪SAE 打造安全可靠的公

进军中国公有云市场 微软在行动

云计算的世界从来都不平静,更何况是中国云计算市场这样一片巨大的蓝海.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一直都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状态.3月26日,微软中国宣布由世纪互联负责运营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务正式商用.这是一两年前亚马逊.微软.IBM宣布进军中国公有云市场后,国内首个国际厂商本地运营的公有云服务平台宣布商业化.微软打响了2014年中国云战争的第一枪! 中国公有云市场的诱惑 中国是一个疯狂的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PC.手机.汽车等市场,而在云计算领域的巨大潜力,也让

公有云服务商获得哪些资质才算上道了?

如果从2006年亚马逊以AWS的名号,正式开始向企业提供IT基础设施服务开始计算,今天的公有云产业,仍旧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少年.然而在以速度为导向,尊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新IT时代,十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让一个襁褓中的产业走向彻底成熟.国内云市场的高速发展引来大批的国内外云服务商的"觊觎",人多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更何况云服务市场这块"当红炸子鸡"呢?但是要想在同行之间脱颖而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首先,国际上成熟的云服务比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想要在中国公有云服

联手世纪互联 微软公有云平台Windows Azure将落地中国

11月1日上午消息,多位消息人士今天透露,微软将与国内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达成合作,实现Office 365云计算办公软件.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在中国的落地.预计两家公司将很快公布这一消息. 双方合作的焦点无疑是公有云平台Windows Azure的落地,这是国外企业首次在中国获得公有云运营资质.根据国内政策,国外厂商云计算数据中心在中国落地需要牌照. Windows Azure将为外资企业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落地提供一个样板,这也预示着会有更多国际厂商将会在中国设立公有

微软与世纪互联合作:公有云与传统IDC对接

201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电监会.能源局共同发布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针对已建数据中心,鼓励企业利用云计算.绿色节能等先进技术进行整合.改造和升级. 而在2012年11月,微软宣布与国内IDC世纪互联合作,实在公有云在国内落地.尽管先于<意见>的发布,双方合作却可做为践行<意见>提倡数据中心云计算业务的一个应用案例. 根据微软与世纪互联签署的协议,微软将向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