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变了什么?
移动优先与响应式Web设计
要解释移动平台为何突然爆发,我们就要回到2006年,上一堂美国历史课。若你想象不到当年是怎样的情境,就让我跟你重新介绍一下摩托罗拉的Z3—当年大热当红的RAZR的后继者(见图1.2)。
2006年,Z3在美国是一台高端的移动电话。功能包括短信、电邮、实时通信、200万像素镜头、音乐播放器、全彩屏幕和WAP 2.0/XHTML网页浏览器;能联机至AT&T的EDGE高速数据网络。用来上网,体验完全是—糟透了。
到底有多糟?由开启浏览器到完全加载网页(页面只有几个纯文本链接),需耗时两分钟。而现在网页刷新速度都以毫秒作度量单位,可以想象等待两分钟有多么痛苦。但令人痛苦的还不只是速度,还要连击手机键盘来选字,绝不轻松,就算使用T9等智能输入法也没有太大帮助。
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一件事,从此改变了一切。2007年6月29日,史蒂夫·乔布斯召开发布会介绍首代iPhone。不论是果粉与否,都很难否认iPhone对移动网络的影响。当年只有这台手机能够流畅上网。看看AT&T 2006年至2009年的移动数据流量,就会清楚它有多受欢迎(见图1.3,当年,AT&T是iPhone的独家服务供货商)。
那个时期,AT&T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了4932%—难怪服务一直都不太稳定!用移动设备来浏览网页,是好是坏,颇为明显。
事实上,在2009年时,一台iPhone所用的数据相当于30台基本功能手机所使用的数据—难怪iPhone的数据月费计划是定额收费的。
移动平台的增长,不只是因为质量提升,也是因为价格的下调。现在就算负担不起计算机,也可以买便宜的移动设备,配以便宜的月费计划来上网。
网速更快,覆盖更广,使移动平台的发展如虎添翼。单在2010年,移动网速就提升了一倍。随着网速的增长,智能手机的数据流量也增长了1倍。这种趋势不会就此停下来。2010年至2015年,全球移动据流量将会增长26倍!
机会正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