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25—28日在山东青岛举行,各省市在展示自己拳头农产品的同时,也向外界传达出了农业企业发展的新动向。记者在走访广东展区企业时感受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格外火热,接受采访的近九成企业都有自己的电商团队,有的企业网上销售额已占到了销售额的三成以上。
这一现象非广东省独有,在展会期间举行的“2014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近些年来涉农网站已达4万多家,农产品 电子商务 年交易额已超过500亿元。
农企网上布局远不止网店
与此前一届农交会相比,这一次参展的广东农业企业更加注重包装与宣介,对网上销售的概念也更加强化。记者随机走访的十余家企业基本上都组建了自己的电商团队,其中有一些企业更是进行了线上、线下渠道布局,其发展思路已远非“开网店”这么简单。
“我们网上的产品销售占比已超过了整个销售量的30%。”高州市丰盛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盛”)电商销售部门的负责人何达为拿着公司的荔枝肉和龙眼干向记者介绍说。该公司已走出了自营网点的局限,“在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我们自己经营过网店,但随着网上销售的量不断增大,公司发现不如通过授权的方式,把电商渠道交给更加专业的第三方团队运作。我们也一次性覆盖多个平台,提升市场占有率。”凭借着此前自营网店培育的市场影响,丰盛在天猫、一号店、京东等平台上很快找到了经销商。合同约定,这些网点将可享受丰盛方面的铺货支持,不得在店内销售其他同类产品。
何达为向记者表示,公司现在将视线放在了寻找大型经销商而非零售渠道上,“我们通过经销商来控制市场,而让这些经销商所运作的网店去做与消费者打交道的事情,大家各取所需。”这种大规模的网络铺货过程,也让丰盛收益颇丰,公司方面表示有了网络渠道,天天都可进行展销,但线上做活动的成本相比线下要低10%。
相比之下,广东省望家欢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望家欢”)副总裁于彪所谋划的网络图景就更为广阔了,这家自有生产基地和供应渠道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打造的“万家耕社”网上平台在月底便可上线。
“人人都知道电商是发展趋势,所以我们也不能缺位。不过与其他仅仅握有网上资源的企业不同,我们已经有了近30万亩左右合作基地,400多辆常温、冷藏车辆组成的运输团队,还有一批集团客户。在这样的背景下,再进行线上、线下资源的打通,相信会更有优势。”于彪向记者表示,“万家耕社”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网上农产品消费平台,消费者只要提前一天下单,订购满一定的量就能享受送货服务。
“我们在广深市场份额不小,希望也能让自己的电商品牌为消费者所熟知。为方便线下配送,我们也在筹措线下布点,为今后可能的O2O模式打前站。”于彪说。
农产品电商仍处摸索期
随着电商大潮滚滚来袭,全国各地农业企业都在积极应对。在农交会期间举办的2014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随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目前全国涉农网站已达4万多家,12316服务热线已覆盖全国1/3以上的农户,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正在10个省(市)22个县有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取得突破,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和区域试验工程在北京等8省(区、市)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农产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已超过500亿元。
不过,陈晓华指出,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先进发达国家及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基础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统筹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需要下决心尽快解决。
在广大农业企业看来,农产品电商也仍处于抢滩登陆期,在未来5年到10年时间或都无法占到主流地位。广东中兴绿丰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绿丰”)的多位销售经理就表示,公司于2013年底开始全面布局淘宝、天猫、宝苞、苏宁等平台,或自营网点或进行授权经营,“做大促的时候一天上千盒的柠檬冻干片都能卖掉,感觉非常旺。”其中一位销售人员表示,不做促销的时候,销量就显得一般,而对公司的利润贡献也还没有体现出来,“下一步还要继续进行市场开拓,这的确需要时间。”
而若干家米业公司的老板则头疼地表示,像大米这种重量很大、价格却难提高的农产品要走电商渠道还真是有问题。“人家都是买得越多越可以减运费,我们不行啊,一袋大米几十上百斤,赚的钱也没多少。你如果买个上千斤,我的运费都不知道要花多少,太不划算了。”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表示,从目前来看,并非所有的农产品都找到了自己的电商渠道,“我们现在做网店主要就是做一个窗口效应,但销售还是主要走线下,不是所有商品都适合做电商。”
要解决这一问题,绝非一方努力即可完成,国家层面的鼓励至关重要。陈晓华强调,未来要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农产品进城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下乡双向流动的模式。据他介绍,到2020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将努力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取得突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新局面,相信届时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基础将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