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世界瞬息万变 谷歌Facebook难保长盛不衰

北京时间3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互联网技术的世界里,一家公司从草根蜕变为巨人只在须臾间。虽然能够在一夜之间成就卓越,却没有谁能够长盛不衰。《卫报》观察家网站作者认为,即便谷歌这样的公司都难以恒久,Facebook所面临的挑战之严峻更不必说。

以下是文章全文:

几年之前,当图书数字化项目Google Books还处在谈判阶段的时候,谷歌的两位联合创始人,与一位已经在计划书上签字的大学图书馆管理员进行会谈。在谈话的过程之中,谷歌的大男孩们发现,合作者突然陷入了沉默,于是他们中的一个连忙询问原由。那位图书馆管理员回答,“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谷歌不复存在,这一切将会怎样呢?”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这位管理员坦言,“我从来没有见过两个年轻人,会看上去那样目瞪口呆:有一天谷歌灭亡的想法,似乎从来都没有在他们的脑海中出现过。”

但是,那位图书管理员是正确的,因为他必须去思考未来400年可能的情形。商业公司中,能够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少之又少。将世界的文化遗产,托付给这样一个年轻的公司,并不一定绝对明智。

相比我的那位图书管理员朋友,我们不断被现在这些企业巨头的规模、财富以及主导地位震慑。现在,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成为了这一行业的四大领军者。然而就在18年前,苹果几近灭亡,亚马逊刚刚诞生,谷歌距离出生还有3年之遥,而Facebook还要再等上9年才会出现。

从一些层面来讲,这一切似乎都证明,在科技世界里人们有可能迅速成为英雄。而苹果甚至在36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一片草根走向卓越,又从卓越跌落谷底,最后触底反弹重新成为领导者的奇迹。

这一行业的很多高管们,对这一问题都有着深刻的见解。曾经领导了英特尔11年的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有一个著名的口头禅“只有偏执狂才能够生存”。而在走向拯救世界的慈善事业之前,还在带领微软打拼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似乎也将同样的情绪写上了自己的额头。

而他们两人都是正确的:尽管英特尔、微软仍然是领先的科技公司,但是两大巨头的优势已经消失殆尽。现在,主宰移动设备处理器市场的,是ARM而非英特尔;而微软一直垄断的传统计算领域,似乎也逐渐成为了消耗性的资产。

我们可以预测,苹果无法无限期地依靠自己的iOS设备,维持巨大的利润额。同样,也很容易猜测,亚马逊的目标:成为互联网界的沃尔玛,不过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目前,谷歌的盈利商业模式出色,并且也有着巨大的技术基础设施,但是如果有朝一日,一个资源充足、全副武装、使用更好搜索技术的竞争对手出现,它的领先地位也会受到撼动。

Facebook有着超过10亿的巨大用户基数,并通过向广告商销售这些用户的信息来获得营收。不过,由于用户们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就能够获得Facebook的服务,这也就导致他们在任何时刻都可以选择离开——你可能会觉得,这家社交网络的长期耐用性,是值得怀疑的。不过很多知情人、精明的投资者并不买帐,他们显然觉得Facebook是一个安全可靠的赌注。

决定Facebook未来的有两大因素,一是网络效应的能量,二是其服务的“粘性”——也就是说,如何能够防止用户流失。当一个产品或是服务的价值,需要依赖于使用它的用户的数量时,网络效应就得以显现。一个有着100万用户的电话网络,其价值显然要比仅服务10人的系统要大得多。在科技生态系统中,网络效应是非常强大的:它也解释了,为什么微软能够统领桌面操作系统和办公系统。

在社交网络建立初期,有很多互不相同、互不兼容的网络——Friendster、Orkut、MySpace以及Facebook。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Facebook吸引了更多的用户,比竞争对手成长的更快,也就在争夺中取得了胜利。而它增长地越迅速,网络效应也就越强大,就这样Facebook一举成为了社交网络的统治者。事实上,Facebook的统治地位,已经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用户产生了这样的错觉——Facebook就是互联网。

如果你信仰网络效应,那么Facebook看上去的确像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只要人们想要社交网络,那么Facebook就会是唯一一个领导者。Facebook的用户,将会构成一个垄断市场,并且被相应地利用,而这家公司也很有可能因为垄断而受到监管。

而这个时候,“粘性”也就有了用武之地。用户承受多大剥削、利用,才会忍无可忍决定退出?尽管我们对网络效应较为了解,但是“粘性”这方面却知之甚少。瑞士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相关领域进行研究,而报告结果也引来了各方关注。

他们研究了多个社交网络服务,并试图确定是什么让它们能够反弹,是什么导致滑坡。此外,他们还使用Friendster关闭之前的数据,对这个最终失败的服务进行了一次“尸检”。决定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有两个:1. 用户的朋友平均数量。2.使用该网站的难度,是否超过了能够获得的效益。

在第一点上,Facebook的表现还能够令人满意;不过由于该公司希望从用户身上榨出更多的油水,在第二点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如果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社交帝国不能正视这个问题,长远来看,即便是网络效应的力量,也无法确保它的长盛不衰。

(责任编辑:蒙遗善)

时间: 2024-09-29 07:44:36

互联网世界瞬息万变 谷歌Facebook难保长盛不衰的相关文章

谷歌Facebook为何需要气球、无人机和火箭?

人们或许会认为,如今所有人都在使用互联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全球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能够使用互联网,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口则仍徘徊在互联网之外. 谷歌和Facebook正在策划一些计划和项目(一些人认为这些举措非常疯狂),力图让全球大多数人使用此前每天只有少数使用的东西--即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互联网.毫无疑问,谷歌和Facebook在此方面已经开展的行动将会推动更多的人被接入互联网. 支付费用 在工业化世界,多数人都知道,谷歌和Facebook为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支付费用,以便让这些人能够使用这些公

看谷歌Facebook们如何应对各国隐私监管

看谷歌Facebook们如何应对各国隐私监管12月14消息,<纽约时报>网站撰文对各国隐私法对美国主要科技公司的影响进行了评述.谷歌.Facebook.微软等科技巨头在他国面临着隐私监管机构的挑战.欧洲在隐私方面的规定最为严苛,如今有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在制定本国的隐私规则时都效仿了欧洲.对此,各个科技公司有着不同的应对之道.Facebook一再改写产品的隐私政策,微软则设法使旗下云计算服务符合欧洲严格的数据保护要求,成为迄今唯一一家获得这方面认可的美国公司:谷歌为满足欧洲法院要求赋予互联网用户

Q+带你漫步互联网世界的云端

"互联网的未来,你准备好了吗 ?" .也许有一天 你 不再需要携带厚厚的笔记本,不需要再纠结于昨晚还未完成的表格忘记保存,不需要再面对冷冰冰的操作系统.一个不再受到终端.操作系统.场景限制,覆盖丰富的应用,更加绚丽多彩.更具人格化的互联网云系统时代正在悄悄而来.腾讯全力打造的"Q+" 是基于 Windows 系统的开放式应用平台,是真正的云 互联网 OS 平台,通过它,用户可以便捷地进入互联网丰富多彩的世界,享受到第三方应用商提供的丰富的互联网应用. Q+引领操作系

未来十年,Blockchain会如何互联网世界?

摘要: 编者按:著名投资人Fred Wilson的同事Joel Monegro近日参加了纽约比特币workshop HackBit聚会,其间他们讨论了比特币式的思维方式对未来十年世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正在促成新的互联网世界 编者按:著名投资人Fred Wilson的同事Joel Monegro近日参加了纽约比特币workshop HackBit聚会,其间他们讨论了比特币式的思维方式对未来十年世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正在促成新的互联网世界结构的涌现.前不久,我们也报道了Fred Wilson的想法"

财富杂志封面:谷歌Facebook决战网络未来

摘要: 谷歌Facebook决战网络未来( 腾讯科技配图) 北京时间11月11日消息,定于今年11月21日出版的美国财经杂志<财富>将刊登封面文章,称谷歌与Facebook最近在社交网络领域展开的激烈厮杀,其 谷歌Facebook决战网络未来(腾讯科技配图) 北京时间11月11日消息,定于今年11月21日出版的美国财经杂志<财富>将刊登封面文章,称谷歌与Facebook最近在社交网络领域展开的激烈"厮杀",其实就是希望争夺互联网今后发展的霸主地位. 以下为文章全

高德:Redis深度实践,助力实现“现实与互联网世界的底图梦”

在2016杭州云栖大会的"开源数据库之Redis专场"上,高德开放平台总经理童遥带来了题为<高德经典数据库实践案例分享>精彩演讲.演讲中,他主要介绍了高德业务下的经典数据库实践案例. 以下内容根据演讲PPT及现场分享整理. 目前用户使用的高德地图,其实是C端地图,另外还有两个出口:一个是车机地图:另外一个是开放平台.开放平台就是行业合作,比如说使用打车应用或社交应用会请求高德的API,简单地说,就是SDK和API的业务. 作为互联网世界底图,目前10部手机中就有9部在使用高

微软如何挑战谷歌Facebook?重组研发团队 加快创新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北京时间1月26日消息,没有创新,只有死亡,这可能是科技产业的最高定律.微软作为一家老牌科技企业,前有对手,后有追兵.微软也清楚自己要加快创新速度.为此它重组了核心研发团队--微软研究院,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也开始评估研发项目,看哪些可以发展成商用产品.微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找到下一项突破性技术,迅速变成产品,防止谷歌Facebook领先. 来自CEO的命令 这一天,纳德拉走进了微软一位高管的寓所,无

中国地下互联网世界的冰山一角(续)

上篇<冰山一角,管窥中国互联网的地下世界>引起非议不少,本是以为尽管牵涉潜规则不少,但也都曾是屡见报端的新闻,不至到寡闻少见的地步,然而,地下毕竟是地下,我们对飞禽走兽了如指掌,却难以叫出土壤中那些昆虫的名字. 文章被人贴到知乎上,有匿名用户提出了批评,主要是两点: "1.黑客和骇客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群,混淆视听非常不专业,黑客的名声就是被这样一群不地道的写手拉低的.文中描述的实际应为 Cracker 骇客,而非 Hacker 黑客. 2.色情产业的规模虽不小,但实际上第二座山头更应

高德发布AMAP Inside战略 欲建“互联网世界底图”

7月26日,高德地图在京宣布推出AMAP Inside战略,欲把开放平台的能力.服务以及一流的技术与更多移动应用相结合,将高德地图开放平台打造成更多应用共同的"互联网世界底图". 高德地图副总裁田密介绍称,"AMAP Inside就是高德开放平台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包含地图.定位.导航.搜索.路径规划.室内地图等.通过各个第三方移动应用,高德的AMAP Inside每天为千千万万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目前,高德开放平台已服务超过30万移动应用,包括新浪微博.神州租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