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光伏农业存在的七大问题

从2014年底开始,“光伏农业”风生水起,成为政策鼓励的重要对象。

于是,不少企业及资本积极投身其中,并已取得不小的成绩。例如,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过四年的前期发展后,其项目已经布局全国18个省市,到去年底装机规模达到0.8GW,总规划面积5万亩,公司总资产将达到50亿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光伏农业的发展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记者在采访了不少产业及投资人士后发现,中国的光伏农业处在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商业模式的问题,标准的问题,多部门利益协调问题等等,都仍困扰着这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换句话说,光伏农业的发展还面临不少风险和陷阱。记者分析认为,以下7大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可能会由“先驱”变为“先烈”。

  问题一

莽荒发展,标准如何统一?

随着光伏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光伏农业这一新兴产业每年已达千亿元市场规模,有预测者甚至认为,未来五年,其市场规模可能达数万亿。

市场份额如此庞大的背景下,光伏农业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仍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些项目打“擦边球”,打着光伏农业的幌子却占用林业用地,以此来谋求税收优惠以及国家补贴;再如光伏和农业的各自标准繁多,两个体系相结合势必会衍生出更多新的体系。

所以,目前光伏农业亟需统一标准!正如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所言,对于成熟的细分领域,可先制定标准,对于尚不成熟的领域可先试点,逐步使标准建立起来。

光伏农业标准层级包括团体/联盟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由于光伏和农业本属两大跨界领域,加之标准制定本身的复杂性,制定光伏农业标准实属不易。

“就我国光伏农业现状而言,先制定联盟标准,再逐步推广至行业及国家标准更加现实。统一标准的制定,既需宏观框架体系建设,也需细分领域考虑,如:标准制定具体涉及到产业各项活动环节,需要据此制定要求和方法,产业链维度需要考虑光伏和哪项细分领域结合。”中国光伏农业工作委员会会长张勇在接受华夏能源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显然,光伏农业需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对电站品质和农业效益需制定更高的标准。只有在整个过程中都达到相应的标准,再加上政策和资金支援,光伏农业才能有跨越式的发展。
问题二

光伏or农业,到底谁主导谁?

据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祥根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目前农光项目在实施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轻农重光;二是政策理解、执行上的差异和可变性;三是农与光组合不合理。

在光伏农业大棚实际建设过程中,光伏板不仅要兼具棚顶覆盖材料和发电两大功能,还必须要具备均匀透光性,以确保大棚内的蔬菜等作物正常生长,不与植物争光。但实际上,一些地方将光伏板架在大棚后面,影响了棚室采光需求。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现在有不少光伏企业,在光伏大棚项目上,选用不透光组件进行间隔排布,单纯追求自己光伏组件的转换率,结果大棚里的农作物普遍出现波浪状生长情况。”

投资开发农业光伏电站,需要同时关注光伏效益和农业效益,在项目设计前期就要确定两者的主辅地位。那么在农光项目中,光伏和农业究竟谁应占主导?农、光矛盾如何化解?

记者认为,从国家的建设项目来看,光伏农业一定是在农业设施的基础上来发展光伏展业,将项目的土地收益发挥至极致。光伏农业,首先应该是发展农业,其次才是光伏,光伏农业中,光伏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当然,光伏与农业结合,是一条好的出路,其结合,不仅仅要做到1+1=2,更要做到1+1>2。

问题三

商业模式不明朗,多方利益如何协调?

近年来,国家在鼓励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也促进光伏应用不断向其他产业渗透。由于光伏和农业在土地使用上的共性和互补,业内一直在寻求两者结合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良好的商业模式。

那为什么商业模式如此重要?光伏农业的最优商业模式又是什么样的呢?

张勇向记者表示,光伏农业作为新能源+新农业的新型产业模式,要想获得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抛弃赚快钱,发补贴财等狭隘的思维模式,就必须明确农业的主体地位,抛去做光伏农业就是做光伏的思想,要把光伏农业当成一种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来看待,必须保证光伏的介入不会影响农业基本生产这条红线,确定以农业发展为主体,多种产业互相促进,以农业收益为主体,多种收益并存的发展模式,这是光伏农业发展立足之本,是不可以动摇的。

记者了解到,昌盛日电提出的模式是与地方政府共建农业光伏园区,将光伏发电业务和各地优势农作物种植结合,同时设计了孵化器功能、开展创客大赛引入商业团队。这当中光伏电站的发电收益可向银行抵押带来贷款,从而解决发展农业项目前期的资金困局,而各地农业生产优势与引入的创业团队结合,为长期发展的园区产业带来可能。

好的商业模式,是农业与光伏相结合发展,合作、发展、运营、销售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光伏企业、农民、政府不能实现多赢,自然也无法实现1+1>2。

问题四

与农争地问题如何解决?

民以食为天,土地对农民来说是最后一块精神家园,没有了土地的农民就没有了归属感,安全感。

与农征地,是光伏农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很多企业都可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手续都办完了,配额也都拿到了,就是因为土地迟迟不能落实,施工人员无法进场开工,最终导致项目流产。

在采访中,还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有些光伏农业项目虽然是以农业为出发点,看似以农业为主导,但由于农业盈利性相对较差,最终做成了单一的光伏电站,这样的光伏农业项目可持续较差,有变相征地之嫌。

谈及土地问题,光伏农业项目大多为建设在国家规定的基本农田红线内,属于不可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用地(按照国家现行政策,任何人、部门和地方政府都无权擅自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对于这一问题,怎么办?

云南省的做法有一定代表性。2015年底,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组成了联合调研组调研农用地管理情况,针对光伏用地是否属于设施农用地的问题,联合调研组给出解释: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现行政策,光伏用地属于建设用地,应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10 12:45:34

盘点光伏农业存在的七大问题的相关文章

光伏农业七大问题不解决 投资者恐“先驱”变“先烈”

从2014年底开始,"光伏农业"风生水起,成为政策鼓励的重要对象. 于是,不少企业及资本积极投身其中,并已取得不小的成绩.例如,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过四年的前期发展后,其项目已经布局全国18个省市,到去年底装机规模达到0.8GW,总规划面积5万亩,公司总资产将达到50亿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光伏农业的发展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华夏能源网记者在采访了不少产业及投资人士后发现,中国的光伏农业处在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商业模式的问题,标准的问题,多部门利益协调问题等等,都

中利集团:“光伏+农业+就业”叠加效益

中利集团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指引下,两年来,以分布式.标准化.可复制的原则,进一步创新贫困村光伏农场项目,为贫困村提供了"光伏+农业+就业"叠加效益的精准脱贫成功路径. 在包县脱贫的探索中,中利农业研究院研判农村未来发展方向,帮助贫困村建设一座0.4兆瓦以内的光伏农场,逐步实现全村农田农场化发展,将有条件的部分贫困村镇打造成美丽.特色的光伏绿色村镇.目前该集团已在江苏常熟.山东冠县.浙江湖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区推出了光伏农场示范项目.光伏农场种植水稻.麦子.牧草.中草药.

昌盛控股:“光伏+农业”领域开拓将更广泛

在今年"情人节"2月14日,上市近20年的老牌企业美达股份迎来"第二春",公司控股股东更变为昌盛控股,实际控制人由梁伟东更变为李坚之. 李坚之旗下的昌盛控股是国内从事农业光伏领域的领军者.近日,李坚之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昌盛控股是一家多元化布局的新能源投资控股公司,未来条件成熟时,不排除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对优质资产进行有效整合,增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未来12个月,昌盛控股将在合适时机继续增持美达股份. 昌盛控股瞄准A股 今年年初,美达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发

政策加码光伏农业 或成产业新兴蓝海

目前,光伏农业被视为光伏产业新兴的一片蓝海.但对于这个颇具诱人前景的领域,你又知道多少呢? 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能源局不但正式将光伏农业纳入到了光伏扶贫队列,还同时鼓励光伏发电与种植.养殖业结合,以充分利用荒山.荒坡.鱼塘.大棚等农业设施,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还有说法认为,如果在全国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光伏农业产品,其市场可达千亿元规模,在5年内可达到万亿元规模. 光伏扶贫打响攻坚战 我国的光伏扶贫已进入攻坚期.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指示要在现有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扩

光伏农业利于造血式精准扶贫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十三五"草案)提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方面,"十三五"草案则提出,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

“光伏+农业”:光伏包围农村的路径选择

关于农民的话题,大家都有千言万语,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来自农村,对于农村拥有一份抹不去的情怀.即便在城市数年,但回到故乡,瞬间就赋予了地道农民味道. 古者有四民:士民,商民,农民,工民.农民即播.殖.耕.稼者,我感觉这是农民的最接地气的解释. 广义上面的农民概念具有多维性.只有从多维角度,分从事模式来界定农民,才能使农民概念更为清晰.我们听的比较多的有粮农,果农,菜农,棉农,养殖户,专业户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农民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农业模式,挑战传统农业思维模式,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论光伏农业对光伏“十三五”的重要性

光伏农业规模化发展问题不解决,光伏"十三五"规划目标便难实现.重新审视光伏农业,不仅是个数量问题,更是一个质量问题. 国家光伏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电站建设目标是150GW,光伏电站建设的增长幅度为436%.比较其他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电站建设目标两位数的增长,436%的增幅是最高的,令光伏人振奋. 但请且慢为光伏"十三五"电站建设目标欢呼,因为它很有可能完成不了. 中国光伏总是让人意外,过去十多年,光伏加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世

盘点2015年半导体产业七大热点技术

技术的进步不但推动科技和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使行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并拥有时代特征.回顾2015,CSP.UV LED.量子点LED.石墨烯.硅衬底--都是过去一年LED产业技术发展的热点关键词. CSP CSP(Chip ScalePackage),是一种新的芯片尺寸级封装技术,封装尺寸和芯片核心尺寸基本相同,内核面积与封装面积比例约为1:1.1,凡是符合这一标准的封装都可以称之为"CSP". 因其单元面积的光通量最大化(高光密度)以及芯片与封装BOM成本最大比(低封装成本)使C

柴达木光伏+农业跨界融合新态势

"一个代表着绿色转型发展之未来,一个代表着国计民生之根基,光伏使最传统的农业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但如何真正使得光伏.农业完美融合,达到1+1>2的效果,这才是光伏企业亟需考虑的问题."这是浙江天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铭在2016年首届德令哈光热大会太阳能与农业分论坛上提出的观点. 据了解,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深居大陆腹地,具典型的中纬度高寒.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盆地内表现为干旱荒漠区,而周边山地则属高寒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