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济聪
NFC是与蓝牙相似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凭借NFC功能,消费者只需刷一下手机,便可在一两秒内完成支付。手机NFC支付是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方向之一,但这种支付方式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消费者的支付行为更加便捷,节省不少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它也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易导致消费者银行卡信息泄露。
“2014年7月11日17时32分05秒,存款3000元”、“2014年7月17日09时22分13秒,取款1500元”……日前,家住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的石女士向《经济日报》记者展示了手机如何轻松读取银行芯片卡中的信息,只见她将一张装着IC芯片的银行卡贴在一部具有NFC功能并安装了支付宝插件的手机的背面,不到两秒钟,伴随一声“嘀”响,手机屏幕自动跳转到支付宝界面,石女士输入自己的支付宝密码后,手机屏幕上便立刻弹出一个“读取结果”的界面。在没有输入密码的情况下,手机竟然读出了她的银行卡号、身份证的部分数字和近10次交易记录。
“我把我爱人的卡拿来验证,同样可以读出。这意味着别人的手机也能读出我的银行卡信息。”石女士忧虑地说,“万一有人恶意地读取银行卡个人信息怎么办?”
NFC到底是什么功能?手机的这种功能会影响消费者的支付安全吗?业内专家介绍说,NFC是与蓝牙相似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具有速度快、距离短等特点。凭借NFC功能,消费者只需轻轻一刷手机,便可在1至2秒内完成支付,就像刷公交卡、公园卡一样简单、便捷。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是允许芯片卡上的某个地方写入交易信息的,但是否写信息由发卡方进行控制。至于NFC手机读取芯片卡信息,银行方面无法进行控制。只要用户打开NFC功能,又短距离接触芯片卡,就会读取芯片卡信息。”金融搜索平台融360信用卡分析师张国强说。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虽然部分银行发行的IC芯片卡可被带有NFC功能并装有支付宝插件的手机读取交易记录,但手机只有紧贴着芯片卡才能读出较为有限的电子钱包信息,并不能进行转账操作。张国强也表示,即使手机能“扫”出部分交易记录,也不会影响支付安全,因为手机钱包的客户端会通过实名制号码绑定、密码控制等一系列措施保障通讯和交易安全,银行也规定了每日支付的限额。
记者在北京、沈阳两地部分银行网点采访时发现,虽然目前NFC功能对银行卡内的账户资金相对比较安全,但仍有不少人对这一功能持谨慎甚至是怀疑的态度。
据介绍,手机NFC支付是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方向之一,国内外都有小额支付的广泛应用案例。张国强坦言,IC芯片卡可以通过近场通信技术或其他读卡器读取客户部分信息,这本身就是移动时代金融IC卡的特点,符合国际规范。
然而对消费者而言,手机NFC支付实际上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种支付方式能够使消费者的支付行为更加便捷,节省不少支付时间成本;而另一方面,它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较大,易导致消费者银行卡信息泄露。
“为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应对银行IC芯片卡的存写内容或NFC手机读取规则加以逐步规范,建立手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行业标准,保障持卡人合法权益。”银率网理财分析师毛亚斌建议说,如限制NFC手机读取哪些银行卡内容,而哪些内容不能读取;或者采取对于未绑定的银行卡读取的内容和对绑定手机的银行卡读取的内容加以区别等措施。
普通消费者也应逐步提高银行IC芯片卡使用的安全意识。“建议持卡人妥善保管好IC芯片卡,勿让其离开自己的视线,保护好自己芯片卡不被盗刷,时刻警惕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毛亚斌表示,消费者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使用专门的防磁卡包或者使用比较厚的钱包。银行卡一旦丢失应及时挂失补办,避免被盗用。
(原标题:手机NFC支付功能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