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网CEO张涛(资料图)
庄春晖(《东方早报》财经记者、评论员)
聊了一会儿,我问他是什么星座,“射手座。你有研究?”——没有,并且我告诉他,对他本人也没太多了解,毕竟才见过两次。场面有点冷,不如换个角度,“最痛恨自己身上哪一点?”而这个男人的回答教人莞尔,我暗想,是不是该早一点了解射手座,或者早一点认识他。
“上海经济评论”之十问大众点评网(微博)CEO张涛(未删节版):
1.在人们的印象中,大众点评网似乎总与餐饮类信息联系在一起,你认为点评在本地生活消费领域还有哪些待拓展的地方?考虑过与海外市场结合吗?
张涛:首先,大众点评网是从餐饮起家的;第二个原因,与人的生存需求有关,人的需求是从吃开始的,改善生活一般从吃开始,然后才发展到休闲享乐。收入越高的地区,餐饮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就越低,从PV(page view,页面浏览量)来看,上海地区的餐饮点评约占网站总点评量的50%~60%,成都的这一数值约为70%,再往三线城市看更是高达70%~80%。
从餐饮出发,大众点评又拓展了亲子、丽人等,酒店点评也已开展数年。旅游点评这块没有专门去做,但已有了一些对景点的点评,这里面空间还是挺大的。
在海外市场,点评已经触及港台、欧洲等地,这还是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关,出门旅行的人越来越多。这部分内容仍是以用户主动添加为主,此外,我们也会做一些支持,从国外专门的数据库公司购买信息导入,更规范一点。目前点评网没有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
2.成立近十年,你认为大众点评网还算是家创业型公司吗?如果为公司的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哪些事件你觉得可算转折?
张涛:这两、三年移动互联网和团购模式的兴起,对生活消费服务行业来说是很大的机会。从某个角度来讲,大众点评网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还是一家创业公司。就在两年多以前,我们内部有了“二次创业”的提法,从那时起公司规模也迅速扩大,创办前7年到2010年,点评网员工约500人,目前点评网有3000人,才用了两年时间。
划分阶段,到目前大概有三个:
一、2003~2005年,公司创立,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验证“通过线上用户的点评产生内容”这一模式是否行得通,然后从从上海复制到北京以及全国其它城市,从餐饮复制到其他行业。验证成功后,2005年公司开始正式引进高管团队,主要是财务、营销等领域,都是我的好朋友。
二、2006年的优惠券也算节点,后来被证明是个好的模式。这一年完成了第一轮融资,也开始做更多商业模式上的探讨。
三、2009年移动互联网兴起加上2010年出现的团购,是第三个大的节点。
3.如果资金条件允许,希望收购哪一类的公司?
张涛:目前我们正在尝试收购团队,我们没有还没有投资部,是产品负责人和CFO一起去看项目。公司有很多事情想做,但通过招聘速度太慢,人才是目前发展的瓶颈。我们希望是产品、技术强,对生活消费领域感兴趣的团队,比如开发排队、订餐等小应用的,可能对方也觉得靠这一个应用做大直至上市比较困难,那就可以加入我们一起。
收购团队规模在几人到几十人人;区间是种子期或者A轮,但不要到B轮;理想价格在几百万人民币,好的会有股份。
4.拉手网创始人吴波日前谈起大众点评网时,建议贵公司“在信息的SNS化的领域,怎样把信息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个很大的机会。”——您认为垂直点评类网站上的用户互动是否真的非常重要?抑或用户与商家之间的互动更重要?
张涛:点评网主要做的是人和商户之间的关系——给消费者信息和优惠,帮商户找到客户。人与人的关系不是点评网的核心定位,而是一个辅助手段,所以我们会跟微博、微信等已有的社交网络进行合作。不过,提供信息只是我们的切入点,今后,预约、等位、点菜等更深入一些的关系也会逐渐加入点评网。
5.请您分别点评一下:微信和微博、QQ美食、百度身边/爱乐活、淘宝本地生活/聚划算、美团拉手等作为生活消费平台的表现。
张涛:腾讯的微信的二维码不错,可以面相商家,但未来不会做太大,因为它本质是个沟通平台。新浪微博也做过微美食,也没成,因为微博的本质是信息。
QQ美食,不算成功。看上去简单,但让用户去写点评其实不容易,又没有什么好处。社区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QQ美食现在尝试跟微信合作,尝试做微信二维码,目前来看发展比较早,签约商户量不大,不知道以后会怎样,我们正在监控。
腾讯擅长做的都是与人的沟通相关的产品,QQ微信QQ邮箱等,做一个成一个。除此之外,拍拍、财付通、QQ美食旅游团购都不怎么成功。还是基因问题,流量倒过去都不管用,里面的氛围不一样。
聚划算,主要是实物类的商品团购,更多是淘宝平台上商家的营销工具。但做服务的话,没有强大的销售团队,也没有服务的基因。
百度身边,也是基因问题,它的核心在搜索,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专注。再大的公司不可能什么都做,核心的产品老板亲自盯着看,非核心的适者生存。Google够大了,社区就是做不好,一个道理。
6.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大众点评目前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如果未来可构建起壁垒,会是什么?
张涛:移动互联网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是与“位置”有关,本地生活的需求比如吃喝又是很随机的,因此,“移动”和“本地服务”有个很天然的契合关系。点评网在此类内容上,是提供的最详细的一家,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相当于把原来的优质内容通过“移动”放大了。
另一方面,由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有手机屏幕小、网速慢等限制性因素,用户做决策就更要求简单,像婚纱摄影等信息在手机上基本就用不到,所以手机客户端上默认的列表就隐藏这个类别。反之,手机客户端上会把加油站等推到前面。
谈到壁垒,我认为优质的点评内容和品牌都是我们已构筑起的壁垒。此外,用户在手机上所用的还是团购及优惠券,所以要求客户端背后有个很大的销售团队在,这一团队的建立、管理和运营,一般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
7.您在手机上最常用的应有是什么?最关注哪个领域、哪些应用?
张涛:当然是大众点评网,此外还有新浪微博、印象笔记、纽约时报、Dropbox,以及一些工具类的:默认的天气、百度和谷歌地图、招商银行、淘宝。
8.到目前为止,您的一生中,经历过什么奇特的时刻?
张涛:(思索很久)小孩出生吧。我当时在我太太身边看着、拍视频。是剖腹产,看着从妈妈肚子里拿出他来,第一时间我还担心怎么没哭没叫呢?等护士拍了他屁股,哭了,我才放心。
他身上又脏又黄,手是皱的,很难看。但是好奇特这个时候。他的眼睛已经睁开,可能看不到人,哭一会儿笑一会儿,或者,只是我感觉他对着我在笑。
9.根据您所了解的自己,您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张涛:人生是一个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过程;所以,做每件事情就尽最大努力做好,做到极致做到卓越,但明白结果并不可控制,学会享受这个过程。
顺势而为,尽人事、行天命。在做事情,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一般来讲,结果会是好的。
有时候,我有焦虑,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更快一点。但好在我们团队里都是我的同学和好朋友,有人可以商量,所以其它创业者所说的孤独感,我基本没有。
10.你身上哪个特点让自己最痛恨?
张涛:任何人的性格都是双面的,你最好的性格可能也是最不好的地方,或者说,没有一种性格有绝对的对错。
乔布斯之所以为乔布斯,他最让人痛恨的地方也让他成功。他非常专注,但他也是完美主义者,对周边所有东西都不满意;又比如政治家,非常圆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可能这样的人可靠性会弱一点;有的人有耐心,但做决策慢。
所以,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他现在在做的事情,程序员和销售的性格就不太会一样,但没有好坏。
我自己是个相对比较追求完美的人,反之,我身上有时就会显现出焦虑感,总是会不满意,对同事要求也比较高;我的性格偏急,但是像大众点评网这种模式就不能来快的,所以要求我让自己慢下来。快和慢之间需要平衡。我是射手座。
11.竞争对手最让你尊敬的一件事是什么?
张涛:他真的有在做这件事情,会叫我尊敬。
但如果竞争对手为了融资或媒体曝光故意做些什么事情,我就不尊敬他。前两年,行业里有太多的讨论融资、交易额、打广告、请明星代言,这些是表面上的热,太浮躁。现在行业冷静了很多,环境相对变好,大家都在逐渐地认真做事情。
12.你喜欢看书吗?
张涛:我算“重度看书爱好者”,每天都要看一点。心理学类的,比如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历史;人物传记;管理类的,比如创新、运营、策略;还有小说。
我留学了十几年,所以看国外的书比较多。我对基督教、犹太教有研究的兴趣。看西方历史书或西方政治体系,就会发现最终都是和宗教分不开的。
让我推荐两本书?有关创业的,有一本不错(中文译名《精益创业》),以前我们谈到创意,都以为只是拍脑袋的事情,但事实上要讲求方法论,这本书就是讲用一种方法论的方式来做产品和创新。
还有一本最近看了觉得不错,是讲肯尼迪进入越战的书,中文名名字一时不知道。(记者查询,可能是《反思肯尼迪王朝:肯尼迪、越南战争和美国的政治文化》)
13.如果给朋友推荐上海吃饭的好地方,您有什么拿手的馆子?
张涛:应该上海菜或特色的为先吧,可能去苏浙汇、海底捞或者一些日本烧烤和料理。我还喜欢进贤路上的几家上海本帮菜小馆子。
14.你喜欢上海吗,喜欢何处?
张涛:我就是上海人。上海在中国城市中整体来说,市政建设、管理、规范性、契约精神、服务精神是最好的,这两个月空气质量也不错(笑)。十几年前,上海人比较排外,现在好多了,包容性更强,不再以大城市人自居。
不满意的地方也有,我希望空气可以更好一点。
还有,上海的创新精神相对弱了一点,这可能跟上海的国企、大型外企较多有关,还有上海的“丈母娘文化”——听到对方是个创业公司的,就觉得不稳定,女儿不放心交给他。上海人求稳,生活的安逸会绑住他,改变的机会成本高,他会瞻前顾后。
回到前面聊的性格问题,最好的性格往往也是最坏的。上海人的规范性强,使得他的冒险精神弱了一点。
我希望上海市政府对创新有跟多的支持和引导,培育好氛围。
作者庄春晖授权《创事记》发表,为《大众点评张涛:十年根基与未来壁垒》一文未删节版,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