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些时日,豆瓣即将推出豆瓣旅行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豆瓣官方也在微信上推出了豆瓣旅行的公共账号,确认了这一说法。豆瓣在这个公共账号发布的唯一一条信息中对用户说道:
前些时日,豆瓣即将推出“豆瓣旅行”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豆瓣官方也在微信上推出了“豆瓣旅行”的公共账号,确认了这一说法。豆瓣在这个公共账号发布的唯一一条信息中对用户说道:
“至于这期上线有什么内容,你可以认为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我去’的复活版。”
但对于其上线时间却绝口未提。
实际上,2013年4月24日,豆瓣就在其官方博客上以一篇名为《去而复返》的文章宣布了“我去”的归来。“我去”即“我去过的地方”,是豆瓣曾在2006年8月开放的一项功能,后因为用户反应不佳而被关闭。
重新上线的“我去”保持了豆瓣一如既往的功能架构,通过“我去”,用户可以标记并分享自己“去过”、“想去”和“在这儿”的地理位置,类似于豆瓣读书、豆瓣电影中的“看过”、“想看”和“在看”功能。而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下是以“照片”、“文字”和“讨论”这三个UCG内容板块作为支撑,除此以外的功能还有“谁去过这里”、“去过这里的人还去过哪儿”以及相关的旅行豆列推荐,这显然是一个豆瓣用户极为熟悉的强调“UCG”+“社交”的功能体系。
我想,豆瓣之所以重启“我去”是因为在豆瓣的内容数据中,“旅行”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果你在豆瓣上搜索“旅行”的话会发现,与其相关的小组中有5个已经拥有超过10万个成员,在他们之后还有数个万人以上的相关小组,这些小组的主题主要分成两类:“旅行规划”和“寻找同行者”,而“我去”正巧涵盖在了这两大需求,当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游记”这个后期过程。
不过你也会发现,“我去” 并不等同于“豆瓣旅行”,它只能称得上是“旅行的一部分”。我们知道,在旅行中除了“旅行规划”、“寻找同行者”和“游记”这三个前、后期要素外,还包含旅途中的内容产出、导航、位置标记等需求。更重要的是,一个旅行产品只有将线上线下打通,才能够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例如机票酒店的预定、当地折扣信息的推送等。
在这些方面,虽然豆瓣旅行仍未上线类似功能,不过我们可以从豆瓣以往的产品架构上看出一些端倪:在“豆瓣电影”的首页中,“上映榜单”、“影评”和“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为用户提供了看电影前期的“选择”与后期的“表达”,完全类似与“我去”之于“豆瓣旅行”的作用,在这之后,它便推出了影讯页面的“购票”功能,对于用户而言,这是一个极为自然的延伸。
“豆瓣读书“中也采用了几乎相同的架构——从“新书速递”、“推荐”、“书评”到“购物车”。所以相信“豆瓣旅行”也会走上从“我去”到“机票”和“住宿”预定的道路。除此之外,豆瓣还会利用其强大的线上/线下活动能力为整个产品推波助澜。
总的来说,你会发现豆瓣重新切入旅行领域并不是受外界环境大热影响,他们也并未选择如今最流行的“Mobile First”策略,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豆瓣产品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根植于“用户数据”和“用户内容”。从UCG到产品,从线上连接线下,我相信“去而复返”的豆瓣旅行将再一次延续豆瓣的产品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