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真的是一个已经有点臭大街的词了。
作为一个营销人,我们在帮助广告主管理预算,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的只是相信,同时不断的拿各种各样似是而非的佐证去告诉自己,这是对的。
同时,我们也不能动不动就推陈出新,而忘记传统的意义是多么重要。我们不会阻碍时代的发展进步,但是也不能替广告主活在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所以,现实点去看待问题。
我们看到了大数据这个词的被神化、被滥用。也看到了来自于营销行业自身的反弹:“大数据神马的,都是骗人的”。拜托,成熟点。大数据不是救世主、自然也不是毒药。客户也不是傻子或者神。所以我们最好可以客观的去面对问题,而不是消极的抵抗或者拿大数据当一根救命稻草去兜售成为自己的业绩。
当然,大数据确实是数字营销的趋势之一。这个我不想再过多的说明了。
但是,大数据不是唯一。大数据做营销的逻辑之一:每个人都将被记录,每个人的消费需求都将被">数据解读、归类、无论大小。因此尴尬的事情就出现了,每个人,在同一时间都拥有大于一个的消费需求,甚至这个需求有可能同时会有几十项。如果你刚买了车,在大数据里,你属于汽车保险、属于各种汽车用品、甚至属于各种金融机构等….因此最悲惨的一件事情发生了。毛利率低的品牌将会永远与你失之交臂。
这件事情现在也在发生,比如在搜索行业,关键词广告中,英语这个词被培训机构几乎“承包”了,但卖英语书的确很难有展示。为什么?毛利。一个点击对于不同的广告主,值不同的价钱、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毛利能力,对于最大的可承担市场费用也是不同的。
所以如果大数据的营销形式成为了唯一,那么只会发生如下的两个可能:1.毛利低的品牌、产品将会在几乎没有任何营销支持的情况下去进行“未知”的传播,因此,快消行业将会很悲惨。2.涨价,从毛利低变成毛利高,去争取更大的市场经费占比。
显然,这两条都是扯谈,所以停止用大数据去挑战一切。大数据只是在某一方面做到更好的工具,兼容并包才是更有现实意义的思维。营销人,拜托了,别再用极端的方法去获取注意了。我们不能用一个方法为营销带来神迹,否则这个学科就是S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