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新年里第一个传统节日">就是元宵节啦。关于元宵节的民俗,东北民俗专家、辽大民俗学教授杨太称早于西方的狂欢节。元宵节由来已久,最早是先秦时期楚国人的习俗,楚国人要在这一天祭祀他们心目中主宰宇宙一切的神“太一神”。后作为楚国人的后裔,汉文帝正式下令将祭祀“太一神”的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此后,元宵节逐渐流行了起来。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上元节",这个节日与自然崇拜、月亮崇拜、天文历法都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狂欢节",而且早于西方很久。”杨太教授介绍说,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按照古代的天文历法,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头一个月圆之夜。也就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万物开始复苏的夜晚。
花好月圆“情人节”
杨太教授告诉记者,元宵节各地都有很多传统风俗活动,吃元宵、赏灯、猜灯谜、放焰火、舞狮、舞龙、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祭门、祭户、走百病等等。地区不同,风俗也不尽相同。但元宵之夜不仅寓意一家人的团圆和美,更是爱情的萌生之夜。
“元宵节其实更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不次于"七夕"。因为元宵灯会在封建的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古代封建社会,年轻女子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唯有过元宵节是例外。年轻女子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赏花灯。未婚男女们便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所以才说花好月圆嘛!”
必不可少两件事:吃元宵、闹花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很多传统活动都被人们遗忘了,像祭门、祭户、走百病等已经鲜为人知了。但是吃元宵和闹花灯还是最必不可少的两件事。
元宵也叫汤圆,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个道理。在北方叫元宵,通常是在糯米粉中“滚”出来的;在南方则叫汤圆,是包出来的。做法不同,但是都寓意团团圆圆。正月十五闹花灯,过去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彩灯开始。所以元宵节关于灯会的习俗其实是不止一天的。虽然现代都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但过“十五”人们还是会逛灯市的。 本报记者 陈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