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在采矿、冶炼、丝绸、漆器等方面,楚人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果,而老庄哲学、屈骚宋赋也成为显学。在世界范围内,从公元前6 世纪到公元前3 世纪的300 年间,东西方文化竞相争辉,完全可以把楚文化与同时期的古希腊文化并列为世界文明的代表。
楚国的青铜冶炼、铸铁、丝绸、漆器早于古希腊,许多科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在音乐艺术方面,楚人也在古希腊人之上。在哲学方面,二者各有所长。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根基在老子和庄子,而老子和庄子都是楚国人。1993 年,湖北荆门出土的竹简本《老子》甲、乙、丙3 种,受到国际汉学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家政体建设、货币制度方面,楚国则比古希腊更为完善。航海古希腊在前,车运楚人在先。古希腊人在理论科学、造船航海、体育竞技、写实艺术、建筑技术等方面要比楚人擅长。而“ 楚城汉宫”又影响了东方各国的建筑艺术风格。
可以这么说,楚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从不同方向登上了世界古文明的光辉殿堂。在这段精辟而简短楚文化所涉及内容的横纵比较中,提取象征荆楚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并非易事,但是,单从能综合体现和弘扬文化产业,提高荆楚文化产业影响力这个角度来考虑,“楚文化以编钟鸣”、“ 钟鸣楚天”等提法为标志设计所要表现的象征力和暗示力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源泉。所以,以编钟作为荆楚文化特征符号融入标志采用的“文”字基本形中成了本次文洽会标志设计的最终构想。
实际上,对本次文洽会的标志设计构想有很多,比较成熟的设计想法将近20 多个。
比如,使用在楚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凤凰作为标志的基本形,古人云:“有凤来仪”,意味着祥瑞的降临,突出楚文化;将飞舞的凤凰与“文”字有机构成,形成优美的图形,寓意荆楚文化和文洽会主题;有的以双凤结合构成“文”字,暗示文洽会“以文会友”,“以文招商”;有的想法以文化的英文“Culture”的首字母“C”与凤之形整和,用之突出文洽会主题等。
经过长时间对各种想法的反复比较和诸位业内设计专家的研究决定,以“ 文”字为基本形,以编钟作为荆楚文化的缩影,来构思本次文洽会的标志。
2 完善标志设计的思考
标志设计在完善过程中需要对其自身的符号美,特征美,凝练美,单纯美等基本艺术设计原则全面考虑,使其成为具有知识性,文化性,艺术性等有价值的视传体。
首先,需考虑编钟形态与“文”字结合。处理两者,并不是对其各自形态简单的叠加与挪用,而是对2 种符号抽象处理后巧妙整合。由以上分析,需将“文”字本身进行变形处理,这样才能将编钟形态整合进去。文字的变形处理必须有一定依据。一是选用什么字体,二是为了和编钟形态更好的结合。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辉煌的冠冕,它的线条构成虽简单,但却是“造型之造型,抽象之抽象,动静之交汇,时空之汇聚,自我之至深至微的表现”。同时,为了巧妙的将编种形态融入“ 文”字中,笔者将“ 文”字处理成中国书法中繁方篆字体,繁方篆的“文”字不仅体态优美,构成简洁,艺术性、文化性强,而且能利于整合编种形态符号。
经过对平面符号(“ 文”字)和立体符号(编钟)的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它们形体相似,人们将“文”字繁方篆外轮廓稍加弯曲处理,恰好与编钟的正面投影所形成的轮廓符号相一致。这样处理就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且融会自然。从标志的整体造型来看,不仅“ 文”字形体稳重,颇具编钟之意,明显露出文洽会的主题,达到“ 楚文化以编钟鸣”的最初构想。对标志造型的边缘处理上,加上了细微的篆刻效果,使之融进了文化艺术传播媒介、出版、印刷等,以此来寓意本次文洽会内容涉及的广度。
标志选用红色目的是为了喜迎文洽会的召开,并对其营造文化氛围,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寄予厚望。从标志的总体看上去,有仿佛是一个正要起跑的运动员,含有蓄势待发之意,对所憧憬的未来充满信心。
3 结 语
通过本次文洽会标志设计的体验,可感触到做标志设计在尊重艺术造美、审美规律的同时,还需要将本土文化蕴藏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标志生命力持久、意义深远、以简见繁、以小见大;还感触到运用中国汉字作为设计标志选用的图形题材,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和精神的传播。在国际文化交流的驱使下,人们对汉字的感知性和认知性不断加强,以汉字为主体的设计成为当今国际设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寄望从事设计的同仁,能够重视应用汉字的设计,重视体现本土文化的设计,在传达信息和大众服务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